【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三单元 第33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429868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三单元 第33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三单元 第33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三单元 第33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三单元 第33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三单元 第33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三单元 第33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三单元 第33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第33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考纲要求1.文艺复兴。2.宗教改革。课标提示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2.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考点一文艺复兴考点二宗教改革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资本主义萌芽现世文化遗存人文主义思想解放神曲封建道德禁欲思想“人文主义之父”哈姆雷特考点二天主教会赎罪券德意志“九十五条论纲”虔诚的信仰国家权力教皇罗马教会人文主义巧学妙用图解历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条件概念阐释“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

2、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易错易误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易错提醒“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1)“因行称义”本质上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服务。(2)“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3)“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图示解史从“因行称义”到“因信称义”考法1文艺复兴对人性的探索和发现【考题1】 (2016河北名校模

3、拟)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忧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这表明伊拉斯谟()A.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B.宣扬新兴资产阶级的人生观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D.开启了追求理性人生的先河答案B 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根据“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可以看出:人文主义者追求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的快乐和幸福,反对基督教的神学束缚,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征(1)人文主义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集中于人文学科,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2)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

4、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4)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考法2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体现【考题2】 (2016湖北武汉模拟)有学者指出:“宗教改革克服了罗马天主教在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以及由这种对立而导致的信仰虚假和道德堕落,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这说明宗教改革()A.消除了宗教与世俗间的矛盾B.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世俗的精神

5、垄断C.建立了西欧各国的民族宗教D.实现了现实生活与宗教世界的和谐答案B 由“克服了罗马天主教以及由这种对立而导致的信仰虚假和道德堕落”及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破除了罗马天主教会在上帝和信徒之间的中介作用,故B项正确。 “因信称义”体现的人文主义色彩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学说强调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它一方面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尊重个人对信仰的理解,表达了对人的尊重。这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考法3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比较史料一神曲的形式及许多内容无法摆脱宗教的影响。甚至于书中充满了宗教神学说教,仍然披上宗教的外衣

6、。在中世纪的沼泽中跋涉过来的但丁,脚上仍然带着旧时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经踏上了新时代的彼岸,文艺复兴的第一缕曙光在他的眼中,在他的笔下铺陈了一片绚烂的朝霞,这正是神曲的不朽与伟大。宗教的外衣下文艺复兴的第一缕曙光神曲史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史料一肯定了神曲在宣扬人性方面的历史地位。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脚上仍然带着新时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经踏上新时代的彼岸

7、”的含义。提示含义:披着宗教的外衣,没有跳出宗教神学的影响,但实质上强调了人性,宣扬人文主义;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2)史料二阐述了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内在关系。据史料二,从人文主义角度分析宗教改革怎样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提示体现:宗教改革继承了人文主义的提倡人性,主张个性自由,但更进一步强调因信称义、俗权至上、民族自由,全面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体现了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宣传从个人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 根据史料一信息“仍然披上宗教的外衣但是他已经踏上了新时代的彼岸”可知文艺复兴披着宗教的外衣,没有跳出宗教神学的影响,实质上强调了人文主义。根据史料二信息更进一步强调因

8、信称义、俗权至上、民族自由,说明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宣传从个人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比较(1)相同点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兴起目标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性质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运动,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结果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范围都波及西欧(2)不同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形式借复兴古典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披着宗教外衣反封建范围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从德意志开始,是一场宗教思想改革运动作用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新教思想还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3)联系:文

9、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做了理论准备,没有文艺复兴对封建神学世界观的冲击,就不会有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实际行动。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深化,它极力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精神独裁,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为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近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考法4多元视角解读文艺复兴运动史料科西莫(1389年9月27日1464年8月1日)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银行家,美第奇家族的第二代传人。他是一个靠货币赚钱的人,依靠放贷收息使整个家族富甲一方。但同时,科西莫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放贷收息违背了基督教义。家族的财富越来越多,这让他怀疑自己与上帝的距离越来越远。于是,科西莫开始想办法弥补自

10、己的罪孽,寻找灵魂解脱的方式。与此同时,对宗教神权的批判与对人权的重新发现迅速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和艺术领域。这场运动被后人称为“文艺复兴”。从艺术作品中,科西莫的灵魂开始得到解脱,他认识到用钱赚钱并不是一种罪恶。这种认识的转变也给货币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科西莫决定用最大的财力资助文艺复兴,在美第奇家族资助的名单中,有达芬奇、但丁、拉斐尔、薄伽丘、马基雅维利、伽利略文艺复兴也让一个银行家族走上了权力的顶峰。美第奇家族不仅控制着佛罗伦萨的政治权力,而且在美第奇家族的历史上,产生了3位教皇、2位皇后、3位大公。摘编自货币 请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关系为视角,结合所学,对史料所蕴含

11、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分析逻辑清晰)提示14、15世纪,意大利的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以银行家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拥有大量财富;但基督教的教义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人们认为靠货币赚钱是一种罪孽。文艺复兴的兴起改变了资产阶级对金钱的认识,他们(银行家)通过资助文艺复兴摆脱了宗教对心灵的束缚,人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赚钱成为正当的、光荣的事情。银行家的资助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进一步发展,也使意大利的权力中心不再由宗教和王权垄断,富裕商人(银行家)成为制约权力的重要力量。上述史料表明,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思想的解放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

12、展,巩固富裕者的经济地位;经济地位的提高则可改变人们的政治地位。 据“科西莫依靠放贷收息使整个家族富甲一方”可知14、15世纪意大利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起来;据“科西莫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放贷收息违背了基督教义。家族的财富越来越多,这让他怀疑自己与上帝的距离越来越远”可知基督教思想依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据“与此同时,对宗教神权的批判与对人权的重新发现迅速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他认识到用钱赚钱并不是一种罪恶”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们传统思想的转变;据“科西莫决定用最大的财力资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也让一个银行家族走上了权力的顶峰”可知银行家也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开始控制政治权力。 文艺复

13、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1)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2)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它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3)文艺复兴运动是以资本主义萌芽为经济基础,以反封建反教会为内容,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为目的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4)它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被封建文化和宗教神学所笼罩的局面,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统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4、;其人文主义思想推动欧洲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2015天津文综,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解析“1415世纪”“意大利”“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研读古罗马作品”等信息说明,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理念是人文主义,故选A。学生研读基督教作品不能等同于宗教制约教育的发展,排除B;题干材料看不出教

15、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排除C;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文艺复兴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排除D。答案A2.(2015北京文综,20)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解析通过题干时间“1521年”和地点“维登堡大学”,联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可知,该图画以基督为门徒洗脚的善良行为,反衬教皇让门徒跪着吻脚的骄狂行为,从而达到抨击罗马教廷、宣扬宗教改革的目的,选项A符合题意,C项错误。B、D项材料未体现。答案A3.(2015安徽文综,20)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 D.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