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425792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解决”教学模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摘要: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我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展示交流、共同揭示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策略,为当前深入实施有效物 理课堂教学提供一种可借鉴方法。关键词:物理教学:有效课堂;问题解决如何使师生从繁重的“苦教”与“苦学”中解脱出来,步入以不 消耗师生体能和时间为代价提升教学质量的良性教学循环轨道,使 教师在快乐中教学,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笔者利用“有效课堂”教 学模式对构建有效物理课堂很好地解释了这个疑问。“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可以用下述的流程图来表 示: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可以来源于教材

2、,来源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也 可以来于生产、生活实践。教学设计时首先应掌握学生原有的经验、 心理结构和信念,尽可能创设感性输入和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 等程度不符合的问题情境。教学中可采用置悬设境、猜想设境、实 验设境、类比设境、变异设境等情境创设方法。问题情境的设置不 只应注重一节课的开头,而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不断地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感觉到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己发 现或提出的问题。二、自我探索、尝试解决问题自我探索、尝试解决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 根据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信息进行分类加 工,找出与解决问题有关的内容,促使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新的

3、组合, 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验与合 作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探究的主体,教师的作用 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生发挥潜力,指点学生去分析问题 与已有信息间的联系,去搜集与问题可能有关的知识与方法,去选 用所需要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 度,用不同的思路,联系不同的相关经验,探索问题的多种解决方 法。三、展示交流、共同揭示规律这是引进新概念、新规律、建立新知识体系一个重要环节,也是 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重要过程。教师不能将学生提出的许多见解 简单地纳入到预定的答案中去;应由学生代表,向大家交流小组或 个人意见。通过引导学生根据

4、探索汇报交流,尝试所得,归纳、总 结出有关的知识与规律等方面的结论,同时还要诱导学生总结解决 问题的各种方法,还应启发学生“你是怎么想到的?你是如何想到 的?能否用其他的方法?”交流时要有展示、有陈述、有汇报、有 倾听、有辩论(甚至是争论)、有评价、有欣赏、鼓励等,尽量让 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弓I导学生尽可能独自地思考、分 析、探索问题(鼓励讨论与交流)。从中感悟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的应用,教师再通过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借题发挥,进行示范性 讲解、分析,在重实际、重过程、重本质中进一步升华规律,由例 及类,教给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这样课堂中教师的能力正在发生着从“传递力” 向“创造力”的转变,挣脱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走向“启发 式教学”。灵活采用这一教学模式的课堂显得紧凑、活泼、生动, 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参与,积极地设计实验,热情地 动手实验,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 欲望,让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思考、观察、分析能力,锻炼学生 动手实验技能的竞技场。因而采用这一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正好 实现了教师努力争取构建有效物理课堂的目的,从而让教师在这里 轻松地教学,让学生在这里快乐地学习!(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第一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