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42577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鳜(gu)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箬(ru)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蓑(su)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1)先解释下面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_意思: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_2. 古诗欣赏。观书有感文/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注释:艨艟(mn chn):古代

2、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1写出诗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思。_2作者为什么说“艨艟巨舰一毛轻”?_3本诗以水上行舟比喻什么?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_4你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要不要学习古人的那些读书方法?为什么?_3. 阅读理解。1上图是一首刻在茶壶上的“循环回文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从诗中任何一个字起,顺读或逆读均可读成五言绝句,所以这是一首“循环回文诗”B.因为此诗文字排列成首尾连接的圆环状,看不出开头在哪,所以它是“循环回文诗

3、”C.从“迷”字开始顺读,可得五绝一首: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D.从“飞”字开始逆读,可得五绝一首: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2这首诗异常绝妙,正文虽只有20个字,却能够通过不同的读法,得到正读、逆读各_首五言绝句,共计_首诗。横线上填的数字是( )。A.1 2B.10 20C.20 40D.40 803请任意写出一首由此诗逆读所得的五言绝句。(上述例子除外)_4读了这首循环回文诗,你有什么感受?_4. 古诗阅读。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

4、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两首诗里的“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_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可以看出?_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这是一首送别词,抒发的感情却与一般的送别诗有明显区别,请写出不同之处。_2词的下片抒发了_之情、_之情以及对朋友的_之情。3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的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5、。_6.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有诗人认为江南

6、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7.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找出诗中的成语。_2龚自珍在诗中希望得到的“人才”主要是指( )A.学习程朱理学的读书人B.能够“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C.主张学西

7、方的中国人D.资产阶级知识分子3如何理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_8. 古诗阅读。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断桥残破的桥。无主无人过问。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一任任凭。零落凋谢。(注释)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身世的缩影。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A.雄奇阔达B.苍凉悲壮C.落寞凄清D.清新飘逸2下阕则写出梅花( )的品质。A.高

8、洁B.卑微C.畏惧风雪D.不畏酷暑3“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对偶D.夸张4“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_9. 读古诗,完成练习。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B.走了一路,很累。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_。4把你知道的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_。10. 阅读理解。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

9、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释)钩一种弯刀。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意象中可看出?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11.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注释)秋丛:即丛丛的秋菊。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篱:篱笆。1第一句诗中的“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的情态。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_。4这首诗借菊花_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_的赞美。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

10、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12. 阅读鲁迅的自嘲,完成练习。自 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注释)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趴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这里比喻为人民大众服务。1根据意思写诗句。(1)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_(2)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

11、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_2下面对自嘲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华盖,指像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这里指好的运气。B.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在检讨、回顾、剖析了自己过去的人生观、战斗姿态后表示对目前情况的自剖、自嘲。C.诗中这些自嘲中的矛盾、悲哀和伤痛包含着一位伟大人物严于审视自己的自谦、自叹。3对待敌人时,我们应该“_”;对待人民时,我们应该“_”。(选择诗句填空)1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首联像往日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事情的起因。“具”的意思是_。这个“具”字让我们感受到田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