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1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415623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1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1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1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1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1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1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1. 单选题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 SD)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系统设计方法,它以()等文档为基础,是一个()。 逐步求精和模块化的过程。SD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软件设计成由相对独立且具有单一功能的模块,其中()阶段的主要 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结构,对软件系统进行模块划分,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接口和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问题1选项A.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B.业务流程说明书C.需求说明书D.数据说明书问题2选项A.自底向上B.自顶向下C.原型化D.层次化问题3选项A.模块设计B.详细设计C.概要设计D.架构设计【答案】

2、第1题:A第2题:B第3题:C【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的是结构化设计相关内容。结构是指系统内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框架。结构化方法也称为生命周期法,是一种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由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SA)、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SD)和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SP)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其精髓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设计。结构化设计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系统设计方法,它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等文档为基础。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

3、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数据字典是对于数据模型中的数据对象或者项目的描述的集合,这样做有利于程序员和其他需要参考的人。在结构化分析中,数据字典的作用是给数据流图上每个成分加以定义和说明。第一空为A选项。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步分解。这一思想指明了模块划分工作的层次性。首先,将系统整体看作一个模块,按其功能分为若干个子模块,这些子模块各自承担系统部分功能,并协调完成系统总体功能。然后,将每一个子模块分别作为整体,进一步划分下一层功能更简单的子模块,以此类推,直至模块功能不能再划分为止,最终形成层次型的系统结构模型。第二空为

4、B选项。SD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其中概要设计主要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结构,对软件系统进行模块划分,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接口和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而详细设计则是具体描述每个部件或模块的实现方法。第三空为C选项。第2题:第3题:2. 单选题某文件管理系统在磁盘上建立了位示图(bitmap),记录磁盘的使用情况。若磁盘上物理块的编号依次为:0、1、2、;系统中的字长为64位,字的编号依次为:0、1、2、,字中的一位对应文件存储器上的一个物理块,取值0和1分别表示空闲和占用,如下图所示。假设操作系统将256号物理块分配给某文件,那么该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编号为( )的字中

5、描述;系统应该将( )。问题1选项A.3B.4C.5D.6问题2选项A.该字的0号位置“1”B.该字的63号位置“1”C.该字的0号位置“0”D.该字的63号位置“0”【答案】第1题:B第2题:A【解析】(256+1)/64= 4.02,同时由于题目已明示“字号从0开始计算”,所以256号物理块应在4号字中描述。256号物理块对应的是4号字中第0位,所以应将第0位置为“1”,表示占用。3. 单选题主机host1对host2进行域名查询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问题1选项A.本地域名服务器采用迭代算法B.中介域名服务器采用迭代算法C.根域名服务器采用递归算法D.授权域名服务器

6、采用何种算法不确定【答案】D【解析】本题中:4. 单选题磁盘冗余阵列(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RAID)机制中共分()级别,RAID应用的主要技术有分块技术、交叉技术和重聚技术。其中,()是无冗余和无校验的数据分块()由磁盘对组成, 每-一个工作盘 都有其对应的镜像盘,上面保存着与工作盘完全相同的数据拷贝,具有最高的安全性,但磁盘空间利用率只有50%;()是具有独立的数据硬盘与两个独立的分布式校验方案。问题1选项A.7个B.8个C.6个D.9个问题2选项A.RAID 0级B.RAID1级C.RAID2级D.RAID3级问题3选项A.RAID

7、4级B.RAID1级C.RAID3级D.RAID2级问题4选项A.RAID 6级B.RAID5级C.RAID4级D.RAID3级【答案】第1题:B第2题:A第3题:B第4题:A【解析】第1题:本题是对RAID相关知识的考查。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AID)技术旨在缩小日益扩大的CPU速度和磁盘存储器速度之间的差距。其策略是用多个较小的磁盘驱动器替换单一的大容量磁盘驱动器,同时合理地在多个磁盘上分布存放数据以支持同时从多个磁盘进行读写,从而改善了系统的I/O性能。小容量驱动器阵列与大容量驱动器相比,具有成本低,功耗小,性能好等优势;低代价的编码容错方案在保持阵列的速度与容量优势的同时保证了极高的可靠

8、性。同时也较容易扩展容量。但是由于允许多个磁头同时进行操作以提高I/O数据传输速度,因此不可避免地提高了出错的概率。为了补偿可靠性方面的损失,RAID使用存储的校验信息来从错误中恢复数据。RAID机制中共分8个级别,RAID应用的主要技术有分块技术、交叉技术和重聚技术。第一题选B选项。(1)RAID0级(无冗余和无校验的数据分块):具有最高的I/O性能和最高的磁盘空间利用率,易管理,但系统的故障率高,属于非冗余系统,主要应用于那些关注性能、容量和价格而不是可靠性的应用程序。第二题选A选项。(2)RAID1级(磁盘镜像阵列):由磁盘对组成,每一个工作盘都有其对应的镜像盘,上面保存着与工作盘完全相

9、同的数据拷贝,具有最高的安全性,但磁盘空间利用率只有50。RAID1主要用于存放系统软件、数据以及其他重要文件。它提供了数据的实时备份,一旦发生故障所有的关键数据即刻就可使用。第三题选B选项。(3)RAID2级(采用纠错海明码的磁盘阵列):采用了海明码纠错技术,用户需增加校验盘来提供单纠错和双验错功能。对数据的访问涉及到阵列中的每一个盘。大量数据传输时I/O性能较高,但不利于小批量数据传输。实际应用中很少使用。(4)RAID3和RAID4级(采用奇偶校验码的磁盘阵列):把奇偶校验码存放在一个独立的校验盘上。如果有一个盘失效,其上的数据可以通过对其他盘上的数据进行异或运算得到。读数据很快,但因为

10、写入数据时要计算校验位,速度较慢。(5)RAID5(无独立校验盘的奇偶校验码磁盘阵列):与RAID4类似,但没有独立的校验盘,校验信息分布在组内所有盘上,对于大批量和小批量数据的读写性能都很好。RAID4和RAID5使用了独立存取技术,阵列中每一个磁盘都相互独立地操作,I/O请求可以并行处理。所以,该技术非常适合于I/O请求率高的应用而不太适应于要求高数据传输率的应用。与其他方案类似,RAID4、RAID5也应用了数据分块技术,但块的尺寸相对大一些。(6)RAID6(具有独立的数据硬盘与两个独立的分布式校验方案):在RAID6级的阵列中设置了一个专用的、可快速访问的异步校验盘。该盘具有独立的数

11、据访问通路,但其性能改进有限,价格却很昂贵。第四题选A选项。(7)RAID7:(具有最优化的异步高I/O速率和高数据传输率的磁盘阵列):是对RAID6的改进。在这种阵列中的所有磁盘,都具有较高的传输速度,有着优异的性能,是目前最高档次的磁盘阵列。(8)RAID10:(高可靠性与高性能的组合):由多个RAID等级组合而成,建立在RAID0和RAID1基础上。RAID1是一个冗余的备份阵列,而RAID0是负责数据读写的阵列,因此又称为RAID01。由于利用了RAID0极高的读写效率和RAID1较高的数据保护和恢复能力,使RAID10成为了一种性价比较高的等级,目前几乎所有的RAID控制卡都支持这一

12、等级。第2题:第3题:第4题:5. 单选题IEEE-1394总线采用菊花链的拓扑结构时,可最多支持63个节点。当1394总线支持1023条桥接总线时,最多可以采用菊花链的拓扑结构互连()个节点。问题1选项A.1023B.1086C.64 449D.645 53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总线相关计算。根据题干可知,IEEE-1394通常可以以树形或菊花链形拓扑结构连接63台设备,这63个设备对外可以连接其他总线,现在这每个1394设备支持1023条桥接总线与其他节点进行连接,那么此时最多可以互63*1023=64449个节点。6. 单选题非对称加密算法中,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下面的加

13、密算法中( )属于非对称加密算法。若甲、乙采用非对称密钥体系进行保密通信,甲用乙的公钥加密数据文件,乙使用( )来对数据文件进行解密。问题1选项A.AESB.RSAC.IDEAD.DES问题2选项A.甲的公钥B.甲的私钥C.乙的公钥D.乙的私钥【答案】第1题:B第2题:D【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信息安全中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包括:DES,3DES,RC-5,IDEA,AES。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RSA,ECC,Elgamal、背包算法、Rabin、D-H。常见的信息摘要算法包括:SHA,MD5,HMAC。在使用非对称加密体制进行加解密时,甲使用乙的公钥加密,则乙使用配套的

14、私钥(即乙的私钥)解密。第2题:7. 单选题设三个煤场A、B、C分别能供应煤12、14、10万吨,三个工厂X、Y、Z分别需要煤11、12、13万吨,从各煤场到各工厂运煤的单价(百元/吨)见下表方框内的数字。只要选择最优的运输方案,总的运输成本就能降到( )百万元。问题1选项A.83B.91C.113D.153【答案】A【解析】该题的基本解题思路为:先按前两列最优化原则排定,然后按行进行最优化验证,如果不是最优则调整。 最终找到的最优方案为: 煤场A:供给Y工厂12万吨。 煤场B:供给X工厂1万吨;供给Z工厂13万吨。 煤场C:供给X工厂10万吨。 8. 单选题在信息安全领域,基本的安全性原则包括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 保密性指保护信息在使用、传输和存储时()。信息加密是保证系统保密性的常用手段。使用哈希校验是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常用方法。可用性指保证合法用户对资源的正常访问,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就是破坏系统的可用性。问题1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