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40046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篇(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篇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一学期又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

2、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

3、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

4、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小学教育教学反思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学生安全教育,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笔者通过多年对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实践、总结、反思,认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应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学生对以后体育课上

5、的安全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以后的体育课有了很大的帮助,在以后的体育课上还应重复强调。在体育课上安全第一,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安全问题要时时印在学生的脑中。安全教育从点滴小事抓起,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那时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小学教育教学反思3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思品课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教学中必须抓好三个落实: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抓落实凡教有关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课文,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开始阶段,就注意安排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环节。如开展先导性的课前活动或预习性的阅读和议

6、论,促使学生接受课堂教育与训练都能出自内心的需求,表现出“我要学”的心态。具体做法有(1)要先让学生对名人事迹有所接触和了解,引起议论和赞扬,初步产生敬慕之情。这样,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学习名人事迹的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出学习的主动精神。(2)要先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寻找自己或身边的人和事中可与课文内容联系的联系点,引导学生做好联系实际的准备。这样,行为习惯表现好的学生就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表现不够好的学生也能由此而理解到上思品课对纠正自己缺点的好处,变被动心态为主动心态。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要抓落实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应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

7、,明确其中的意义和好处所在;另一面让学生在知理明理的基础上,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到在接受养成教育和决择自己行为习惯时,都能达到自觉的程度。三、激励学生的自律性要抓落实养成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经常激励学生的自律性,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认识并理会到榜样的崇高精神和品格所在,激发学生自律的动机,再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出行为上的闪光点,最后勉励学生学习榜样,经常进行自律。经教育和自省自律而有了进步的学生,让他们敢于自律并克服缺点的勇气得到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律的好处,感到有信心养成乐于自律的品格。小学教育教学反思4合作学习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可能使每一个学生学

8、习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确实能到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也会得到提高。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艺术修养,是一门不枯燥乏味的学科。合作教学与美术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和谐、充满艺术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我平时的授课中,我也使合作教学发挥其本身的作用。以下以实例来说明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在二年级的一节泥塑课上,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进行制作的教学方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动手塑造能力,让学生对生活充满兴趣。2、知识与技能:运用压、剪、滚的方法进行泥塑造型,掌握面具的特点。3、过程与方

9、法:小组合作教学,直观教学。教学重点:用泥塑造型面具。教学难点:运用基本工具和造型方法对面具的夸张设计。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我把这节课设计成用泥塑造型一个面具。面具具有夸张、怪诞的特点。利用孩子们平时都喜欢玩的橡皮泥来进行塑造面具造型。我把班级学生分成三人为一组。在每组的桌上摆放这节课需要的一些用具物品。在讲授完知识点后,学生进行操作。首先,每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自己小组所要塑造的面具造型是如何的?还有利用什么工具和方法进行塑造。如果每个人各自做一个面具,那么他的想法肯定有局限性。其次,通过小组的讨论分工之后,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作品更为丰富。一个小组讨论下来结果是:一个同学制作

10、面具的外轮廓,进行搓捏压的制作方法。另一个同学制作面具的五官,第三个同学制作面具的装饰。这样子一个面具通过三个人的制作拼成一个造型。体现了三个人的想法。最后,由小组决定一个成员上来介绍自己小组塑造的面具造型。把多人的想法结合在一起叙述,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通过这节课小组合作教学之后,我发现首先在短短的三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充分利用了时间。不会因为学生没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而沮丧,也不会因为想不出画什么、做什么而傻傻地呆坐着。甚至,在合作过程中,也教育学生如何良好的进行合作,不会因为工具等一些摩擦而争吵,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学生过分地考虑自己,但在合作教学中,就能弥

11、补这一方面的缺点,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所以,合作教学在各个学科中同样也适用,在我所举的例子中,合作教学在我所上的美术教学中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节约了时间,不会因为时间原因而影响了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同样也适应,比如:读一篇课文,让学生分角色的进行朗读。不光能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上课效率。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实破教学重点、难点时,运用“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解决学生质疑问难时,组织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当遇到问题含有多解性时,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教育教学反思5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12、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一、鼓励学生敢问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采取更适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

13、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二、引导学生会问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

14、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1.从课题上质疑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铁为什么会生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学生带着问题产生好奇,走进文本。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教空气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到:“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空气 ”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

15、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3、从矛盾之处质疑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冷水和热水一课,有这么一个实验: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温度一样,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我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非常好奇,认真地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热爱科学,对科学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科学课的开设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仍沿用那种僵死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只能是倒学生的胃口,抹杀学生求知欲望。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认识科学,并鼓励他们去探索科学的诸多奥秘。只有这样才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我觉得作为一名科学课的教师,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每一节课,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