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40033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新青年的创办。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前期的主要内容。第二目:新世纪的曙光。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和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本课不仅在本单元而

2、且中国近现代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他们对儒家的“纲常伦理”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让学生体会,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变成了一种动态、生长的环境,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因素相互之间的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突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他们参与历史学科学习与探究的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评价论证能力。有利于对自主学习的体验和问题意

3、识的提升。教学目标:一、课标要求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二、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以及贡献。2、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情景教学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3、通过表达学生自己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培养学生通过反思交流,形成价值判断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4、爱国知识分子身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精神。2、感悟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和科学”的时代价值。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解放的作用。教学难点: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讲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比较分析法。 学法指导:教会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用辩证的方法来看问题,用冷静的态度来处理问题。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与方法设置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歌曲兰花草,展示孙中山、袁世凯的图片。教师讲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

5、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又是如何做的呢?欣赏歌曲兰花草,观看图片通过上课前播放的兰花草,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通过两幅图片,将学生的思维从辛亥革命带入本节课的教学。讲授新课: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1、(播放视频)袁世凯祭孔、祭天以及将总统的任期改为十年,可以无限期连任,而且可以指定继承人。问题1: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想?2、学者评说:问题2:今天我们在现场请来了四位赫赫有名的学者,请大家猜猜他们是谁:展示暗示学者身份的四句话,学生猜测后再公布学者的照片。展示学者对上述现象的评说,揭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背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袁世凯倒行逆施、尊孔复古和帝国主义妄图进一步控制中国。教

6、师总结:我们要刷新国民的旧观念。我们要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革命,与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斗争,于是就有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过渡:新文化运动如何兴起的呢?据我所知,大家查找了很多资料,下面我们召开一个座谈会,来谈谈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有谁愿意第一个先来呢?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召开座谈会:学生表演(介绍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人物,内容等)教师在学生介绍完后展示图片、表格:新文化运动概况,做进一步的归纳与讲述。过渡: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时代又赋予了她新的内容。李大钊等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时期。三、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1、什么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

7、纪的曙光”?2、李大钊是最先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来的。那么李大钊是怎样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呢?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归纳总结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过渡提问: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新文化动就没有缺陷呢?、展示材料:钱玄同对中国文化的否定展示图片:近年来各地大兴祭孔活动问题探究:上述两则材料中的现象,你是否赞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现实链接: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和科学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通过对辛亥革命影响的回顾,引起学生视频的内容与社会潮流作对比,引发对不协调的现象的关注。通过对文字的推测,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感受四位学者的精神气概。学生畅谈介绍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口号、代表人物、活动中心、主要

8、内容等。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对传统文化不应全盘否定,要传承优秀文化的结论,同时对当今祭孔活动中行跪拜之礼,仿效古代祭天等不和谐的现象进行批判。制造矛盾,激起学生对袁世凯自尊孔复古、倒行逆施的质问。设置悬念,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感悟一代哲人的人生价值观。明确归纳新文化

9、运动前夕历史进步的潮流和暗中涌动的逆流,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的历史背景。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亲历历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突出重点。讨论热烈,突出重点,提高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究,加深对新文化运动进步性与局限性的理解,并引起学生对当今社会现象的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联系现实,加深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伟大意义的认识和体会,拓展课堂所学知识。附板书设计: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西方民主、自由冲突提倡科学民,反对迷信盲从思想传入中国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袁世凯推行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独裁、专制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