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399633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5窗体顶端一、选择题1西汉的鼎盛时期是()A汉高祖时期B汉文帝时期C汉景帝时期D 汉武帝时期 2 汉武帝为了提高儒家学说地位采取的措施是()A巩固中央集权 B建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 C颁布了推恩令D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 3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A汉高祖B光武帝C周文王D汉武帝4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A剥夺王国的封地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5下列对两汉时期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高祖和汉明帝都曾大规模治理黄河B西汉时,牛耕已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C两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几乎家家种植桑树D东汉时

2、期,都城洛阳的人口总数多达百万以上 6、发明水排的是()A西汉王景B东汉杜诗C东汉王景D西汉杜诗7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A可汗B单于C赞普D大王 8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A畜牧业兴旺B冶铸业发展C制瓷业发达D逐渐有了农耕 9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卫青霍去病窦宪窦固ABCD 10“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窗体底端二、综合题11(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3、令郡国务劝农桑。” 阅读材料回答:这段话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汉景帝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思想?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之为什么?答:农本思想。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文景之治。12概述两汉政权与匈奴的关系。答:西汉时:(1)汉初,西汉被迫与匈奴“和亲”,以暂求避免匈奴的骚扰。(2)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把匈奴赶到漠北,从此匈奴不能与西汉抗衡。(3)汉元帝时,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东汉时: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开始同汉朝和好。东汉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率兵反击。北匈奴大战,部分向西远迁。第1题答案错误!正确答

4、案为 D第2题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 D第3题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 D第4题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 B第5题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 A第6题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 B第7题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 B第8题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 C第9题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 A第10题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 B例1、(鄂州市考题)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解析:长安是西汉的政治、文化中心,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学说教育青年子弟。太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高的学府。所以,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学习,必须到当时的都城长安。解答:A例2、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

5、观原因是()A社会十分贫困B秦朝灭亡教训C大臣陆贾的建议D刘邦远见卓识解析:解答:A客观原因是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原因。选项B、C、D都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主观原因。例3、文景之治是指()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解析:答案:B该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重大历史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题于中的“文景之治”,是一历史事件,题项给出四个解释以供选择。回归课本内容分析可知:A项在时间指代上不明,该事件与汉高祖无关,所以不是正确选项。C、D两项分别从社会状况和经济方面说明,说法不够全面,

6、故不选。B项既指明了时间,又指明了概念的内涵,是惟一正确的说法,因此应选B项。例4、(北京西城区考题)下列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A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B蒙恬出击匈奴C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解析:答案:C此题考察的是秦汉与匈奴几次战役。在四个选项中,A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的结果是白登之围以汉的失败而告终;B蒙恬出击匈奴,不是西汉的事情而发生在秦;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发生在东汉;只有C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发生在西汉且大败匈奴,所以选择C。例5、(武汉市考题)匈奴族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是在()A战国时期B秦始皇末年C秦汉之际D西汉 解析:解答:C本题旨在考查

7、对匈奴族的全面认识,匈奴族在蒙古草原过着游牧生活。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A、B、D三项是干扰项。例6、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族提出“和亲”,符合下列哪种情况()A汉朝同意和亲是被迫的B和亲对汉而言是屈辱的 C和亲是汉以求暂时避免匈奴骚扰D和亲是汉匈民族间的和睦相处 解析:答案: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认识能力。此题的解答,首先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的历史情况是:公元前一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并同汉朝订立了友好盟约。到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提出和亲请求,宫女王昭君也是自愿前往,汉元帝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可见这次和亲汉朝不是被迫的,当然也就不存在屈辱而言,A、B两项说法错误。汉初和亲是为了暂时避免匈奴的骚扰,而昭君和亲双方是自愿的,且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