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3.2乐音的三个特征-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导学案-教科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39128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八年级上册3.2乐音的三个特征-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导学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3.2乐音的三个特征-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导学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3.2乐音的三个特征-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导学案-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3.2乐音的三个特征-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导学案-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3.2乐音的三个特征-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导学案-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八年级上册3.2乐音的三个特征-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导学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八年级上册3.2乐音的三个特征-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导学案-教科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一、学习目标能够熟练地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二、重难点提示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考点精讲:1. 声音的三个特征【难点剖析】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也叫乐音的三要素,我们正是根据这三个特征来区分不同声音的。乐器可分为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不同的乐器,由于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不同的乐器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是有差别的。乐器类别示例声源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打击乐器鼓、锣鼓面锣面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击鼓的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弦乐器二胡提琴弦细而短的弦振动快,音调高;紧绷的弦振动快,音调高;弹奏时的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管乐器长笛

2、箫、号空气柱长的空气柱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吹奏时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 根据三个特征的意义,来区分三个特征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响度即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调即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即声音的品质,它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重要特征。【重要提示】对本节知识的考查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为主,特别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以及怎样利用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例题1 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声音的波形图,由波形图可以看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 ,响度 ,音色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思路分析:由图

3、可知,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生体不同,故音色不同。答案:相同;不同;不同【说明】(1)频率是指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例题2 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文学中有些词语对声音进行了描述,其中:“震耳欲聋”是指乐音特征中的 ,“五音不全”是指乐音特征中的 ,“尖声细语”是指乐音特征中的 。思

4、路分析:“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大小,反映的是声音的响度这一特征;“五音不全”是指声音的音品,反映了声音的音色特征;“尖声细语”是指发出声音的高低较高,是音调的不同。答案:响度;音色;音调【说明】(1)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例题3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

5、序号是 、 、 、 。(2)用物体轻轻敲击玻璃瓶,如果能分别敲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 、 。思路分析:(1)当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会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故音调由低到高依次为丙、乙、甲、丁;(2)用物体轻轻敲击玻璃瓶,是瓶和水的振动发声,水越多,振动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故音调由低到高依次为丁、甲、乙、丙。答案:(1)丙、乙、甲、丁;(2)丁、甲、乙、丙【说明】解决此题要知道吹奏和敲击时振动的物体是不同的,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敲击时

6、是瓶和水的振动发声,水越多,振动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例题4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色好。A. B. C. D. 思路分析:鼓敲得很响,说明物体振幅很大,所以响度很大,正确。“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错误。“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的人是谁,正确。“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进行传播,正确。回音的传播介质

7、与原声一致,所以声速相同,错误。“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与音色无关,错误。所以错误的是:。答案:D【说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根据以上内容,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知识脉络】【技巧突破】利用“声的波形图”轻松破解声的特征:通过波形图可以分辨声音的不同特性,音调跟频率有关,即波形的疏密影响音调;响度跟振幅有关,即波形的上下跨度(或者波形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的距离)影响响度;音色跟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关,即波形的形状影

8、响音色。波形的疏密可通过在相同时间的内波形的数量来判断,从而判断音调的高低;波形跨度可通过波峰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来判断,从而判断响度的大小;通过波形的形状可判断音色是否相同。【综合拓展】两个声音,只要在“音调、响度和音色”中有任意一个不相同,则这两个声音就不是相同的声音。同步练习:(答题时间:10分钟)1.(潍坊)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A. 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 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 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 响度不变,音调降低2. 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可以知道它

9、们是否采到了蜜。这是由于蜜蜂在带蜜和不带蜜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传播的方向3. (甘孜州)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 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 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4. (咸宁)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隔墙有耳;掩耳盗铃;低声细语;悦耳动听;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A. B. C. D. 5. (永州)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

10、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能分辨是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6. 小提琴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演奏时要不断用手指改变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拉琴时,发出声音的_不同;小提琴和二胡的演奏很容易区分出来,这是因为声音的_不同。7. 下面是老牛和蜜蜂的对话,你认为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选填“老牛”或“蜜蜂”)。8. 下面是黎明同学探究“鼓声与声音的特性”时的三个情景:情景1:同一个鼓,敲击力度不同,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情景2:相同材料,不同大小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频率不同,则声调不同;情景3:不同材料,大

11、小相同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音色不同。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2)这些特性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9. 小红是一个爱思考、爱观察的同学,有一次她在欣赏了一场音乐会后,想到了如下问题,请你帮她回答一下。(1)琴声、歌声是通过_传播到小红耳朵的。当时的气温为常温状态,则其声速是_。(2)小红能清楚地分辨出哪个是提琴声、哪个是小号声,原因是_。(3)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时,声音的_高,男低音歌唱家演唱时,声音的_大。(填“音调”、“音色”或“响度”)(4)小红观察到乐手在演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时,这些乐器的弦在振动。并且弦张得越紧,振

12、动得越_,发声的音调越_。小红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5)如果小红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的两根琴弦。(6)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 实验探究;B. 分析归纳;C. 提出问题(或猜想);D. 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红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7)在上述

13、探究过程中,主要用到了_的研究方法。答案:1. C 解析:音量不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响度不变,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发出声音的振动频率加快,声音的音调变高。所以ABD错误,C正确。2. B 解析:因为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440次;带花蜜时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所以蜜蜂在不带花蜜飞行时,比带花蜜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频率大,发出的音调高,有经验的养蜂人可以通过听蜜蜂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来判断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3. C 解析:A. 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本选项错误;B. 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小于20赫兹,是次

14、声波,人耳听不到,而不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故本选项错误;C. 敲锣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所以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本选项正确;D. 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本选项错误。4. D 解析: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掩耳盗铃,指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低声细语,指声音的响度小;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5. C 解析: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因为蝉和鸟是不同的发声体,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来区分是蝉鸣声还是鸟鸣声。6. 音调;响度;音色 解析:琴弦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音调也不同,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拉琴时,使琴弦振动的幅度不同,因此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拉琴,是通过改变物体振动幅度来改变响度的。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小提琴和二胡的演奏很容易区分出,是因为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音色。7. 蜜蜂 解析:老牛的声音大,响度大,声音比较粗,音调低。蜜蜂的声音比较小,响度小,声音比较细,音调高。8. (1)第一个情景给出的是声音的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