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水文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384629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水河水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赤水河水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赤水河水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赤水河水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赤水河水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水河水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水河水文资料(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流域根本情况1.1 自然概况1.1.1 自然地理概况赤水河是长江干流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 银厂村,古称赤虺河,因水赤红故名赤水河。河流由西向东流至镇雄县大湾 镇与西南之雨河集合后称洛甸河,纳威信河、铜车河后始称赤水河,到仁怀 市茅台镇转向西北流,至合江县城东汇入长江。赤水河干流全长36.5km,总 落差1475m,平均比降3.4%o,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84m3/s。赤水河流域主要 涉及云南镇雄、威信、贵州毕节、大方、金沙、仁怀、桐梓、习水、赤水 及四川的叙永、古蔺、合江等13个县市,流域面积20440km2,其中云 南、四川境内流域面积分别为2117km2、1222

2、2km2和6101km2,分别占流域 总面积的10.4%、59.8%和29.8%。赤水河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 二道河、桐梓河、古蔺河、同民河、大同河、习水河等。赤水河主要支流 特征见表1-1。表1-1赤水河主要支流特征表序号支流名称岸别流域面积km2河流长度km平均比降0河口多年平均流量m3/s1二道河右13537218.0622.42桐梓河右33481258.3254.43古蔺河左10157212.2213.04同民河右2264131.324.85大同河左10406914.8024.16习水河右16551566.8629.8赤水河流域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接壤地带,自乌蒙山以东至大

3、娄山西北麓,北靠四川盆地;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大局部为山 区,局部为丘陵和冲积盆地。西与永宁河、南广河以及横江的上游分界, 南、东隔大娄山脉与乌江流域接壤,东北部紧邻綦江,北接长江干流及其 支流塘河。赤水河河源至茅台镇为上游河段,属云贵高原地貌,岩溶、洼地、落 水洞,暗河发育,两岸山头高程一般为10001600m,其中花果顶梁子海拨 高程2000m,该河段谷深坡陡,滩多水急,河段长224.7km,天然落差1274.0m, 平均比降5.67%。茅台镇至赤水市为中游河段,河谷深切,属云贵高原与四 川盆地接壤的过渡地带,两岸高程为5001000m,沿河有台地分布,农耕 较为兴旺,本河段长1

4、57.8km,险滩较多,天然落差183.0m,河流平均比降 1.16% ;赤水市以下至河口为下游河段,河长54.0km,天然落差18.0m,平 均比降0.33%,该区进入四川盆地边缘,高程250500m,河谷开阔,水流 平缓,两岸多为丘陵台地及河谷坝子,沿河集镇、良田较多。2水文气象2.1 气候概况赤水河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年气温变化小, 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全年日照少,初夏晚秋多阴雨,立体气候和地区差 异显著。2.1.1 降水赤水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001200mm,面平均降水深为 1020.6mm。流域内降水分布不均匀,降水量的高值区位于赤水河左岸支流 大同河上游,

5、年降水量达1200mm以上;降水量的低值区位于赤水河中游 干流及支流古蔺河中下游,年降水量为700800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83%, 6月、 7月降水量较多,两月降水占全年的30%左右,冬季12月和1月降水较少。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大,单站年降水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大多在 1.52.0间。历年最大年降水量是大同站的1843mm,发生在1968年。2.1.2蒸发1水面蒸发赤水河流域处在大娄山北面背风坡,云雾多、风力小,所以水面蒸发 量小,流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一般在700mm左右E601蒸发器,下同。 蒸发量大体是下游地区小,而中上游地区大。水面蒸发量的年内

6、分配主要受年内温度、湿度及风的季节变化影响。 经实测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最大月蒸发量多发生在5、6两月,最小月蒸发 量均发生在1月份。水面蒸发年际变化较为稳定,最大最小年蒸发量的比 值多在1.21.5之间。2陆地蒸发赤水河流域陆地蒸发量在500650mm之间变化。赤水河中游地区陆地 蒸发量相对较大,上、下游地区相对较小。3干旱指数干旱指数是反映各地气候干湿程度的一种指标,当干旱指数大于1时, 说明蒸发能力大于降水量,气候偏干旱,指数越大,干旱程度越严重;反 之,当干旱指数 小于1时,说明降水量超过蒸发能力,气候偏湿润。赤水 河流域干旱指数变化范围为0.51.0,下游地区小于中上游地区。2.1.3

7、 气温及其它气象要素赤水河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主要受西伯利亚冷气流影响, 夏季受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湿润多雨,流域上、中、下 游因地势变化大,气候有明显的差异。以毕节气象站概述流域上游气象特性,据毕节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 平均气温12.7C,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2.7C,最热月七月平均气 温21.8C,极端最高气温36.2C1988年5月6日,极端最低气温-10.9C 1977年2月9日。年平均无霜期为246.8天,最大积雪深度18cm。多年 平均日照时数为1295.6h,日照率29%。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最热月 平均相对湿度为78%,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6%。全

8、年平均雾日数16d, 冰雹日数2.1d,雷暴日数61.7d。多年平均风速为0.8m/s,全年以SE风居 多,最大风速为23.0m/s1977年4月14日,风向为NW。降水分布不均, 集中在510月。年降水日数日降水量A0.1mm为209.3d,日降水量A 10.0mm的日数为25.2d,日降水量A25.0mm的日数为6.9d, 暴雨日日降 水量A50.0mm为1.4d,实测最大日降水量为115.8mm1970年7月7日。以仁怀气象站概述流域中游气象特性,据仁怀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 平均气温16.2C,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5.6C,最热月七月平均气 温26.3C,极端最高气温39.9C1966年8

9、月16日,极端最低气温-5.5C 1970年1月6日。年平均无霜期为265d,最大积雪深度11cm。多年平 均日照时数为1244.2h,日照率28.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最热月 平均相对湿度为73%,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1%。全年平均雾日数7.7d, 冰雹日数0.8d,雷暴日数43.6d。多年平均风速为1.4m/s,全年以N风居多,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009.9mm,降水分布不均,集中在510月。年降水 日数日降水量A0.1mm为178.8d,日降水量A10.0mm的日数为28.3d, 日降水量25.0mm的日数为8.3d,暴雨日日降水量A50.0mm为2d,实 测最大日降水量为

10、120.9mm1987年7月20日。以赤水市气象站概述流域下游气象特性,据赤水市气象站资料统计: 多年平均气温18.1C,最冷月一月均温7.9C,最热月七月均温28.0C,极 端最高气温41.3C,极端最低气温-1.9C1961年1月16日,最高气温A 30C的天数平均每年为79.3d,最低日气温0C仅有0.7d,多年平均相对湿 度为82%,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9%,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6%。 平均无霜期294d,平均年日照时数1292.5h,日照百分率29%。全年平均雾 日数为13d,最大积雪深度3.0cm。多年平均风速1.6m/s,冰雹日数0.3d, 雷暴日数43.6d。全年为N风

11、。年平均日数日降水量A0.1mm为183.3d, 中雨日数日降水量A5.0mm为64.7d,暴雨日数日降水量A50mm为 2.9d,大暴雨日数日降水量A100mm为0.5d天,无特大暴雨记录,实测 最大一日降水量为150.3mm1958年6月2日。2.2根本资料2.2.1 根本水文站网赤水河流域干流上建有赤水河、茅台、赤水三个水文站;支流上有洛 甸河、二郎坝、古蔺水文站,桐梓水位站。流域水系及水文站网见图2.2-1, 各水文站根本情况见表2.2-1。表2.2-1赤水河流域主要水文站根本情况表河流站名站别集水面积建站时间观测工程备注赤水河赤水河水文34141955.4水位、流量、泥沙赤水河茅台水

12、文80031953.4水位、流量赤水河赤水水文166221939.12水位、流量、泥沙洛甸河洛甸河水文7261960.8水位、流量牛渡河二郎坝水文31491963.3水位、流量、泥沙官渡河桐梓水位4581951.4水位、流量、降水1971年后改为水位站古蔺河古蔺水文3791958.6水位、流量2.2.2 主要水文站测验与资料整编1赤水河水文站赤水河水文站建于1955年4月,测验工程包括水位、流量、泥沙、降 水、蒸发、水温等。测验河段顺直长约150m,两岸为卵石夹壤土,右岸约有35m宽的卵石 滩地,水位在797.50m以上时漫滩,断面上游有一干沟,暴雨时有局部水量 汇入。上游河槽从右到河心有废桥

13、墩7个,其中河心一个最高,1981年6 月27日被大洪水冲断一半,仍使水流受阻,对测验有影响,根本断面下游 90m处有赤水河铁桥,再下游为急滩和连续弯道。赤水河水文站采用吴淞高程系统与黄海高程系统的换算关系为黄海高程 =冻结高程187.452m2茅台水文站茅台水文站建于1953年4月,观测水位、流量至今。测验河段较顺直,长约000m,两岸为岩石、泥土,河床为砾石组成,微有 冲淤。根本断面上游约00m为弯道,再上游约km右岸有盐津河汇入,下游约 700m以下河段,当水位在107m以上时河滩漫水,再下游约.5km为银滩弯道。图2.2-1 流域水系及水文站网分布图1989年后右岸修成河堤,相应过流断

14、面狭窄,原水位流量关系有抬高趋势。茅台水文站采用吴淞高程系统,与黄海高程系统的换算关系为: 黄海高程=吴淞高程-1.83m。3赤水水文站赤水水文站1939年12月设立,1941年6月将断面下迁约400m, 1946年3月停测,1948年恢复为水位站,1949年8月停测,1951年 又恢复为水位站,将断面上迁510m。1953年改为水文站,断面又上 迁130m,观测水位、流量等。测验河段长约450m,断面为复式断面,河底由岩石、卵石组成, 两岸为沙壤耕地,根本稳定,水位在223.91m左岸有一 30m洼地形成 死水,水位为234.37m时漫滩宽度约115m,内有高杆作物不能测验。 根本断面上游2

15、90m处为浅滩,左岸有顺坝,下游约140m处左岸有 一小溪汇入,再下游150m处为浅滩,紧接为一弯道,1975年河道进 展整治,1979年在根本断面下游约420m处新建大桥一座。赤水水文站采用高程系统为吴淞高程,该站与黄海高程的换算关 系为:黄海高程=吴淞高程-1.827m4二郎坝水文站二郎坝水文站位于桐梓河干流下游习水县的二郎乡,控制流域面 积3149km2。测验工程有流量、泥沙、水位、降水、蒸发、水温等, 1972年开场悬移质泥沙观测。该站测验根本断面位于仁怀习水公路二郎大桥下游约 30m,顺直河段长150m,上下游均有弯道,下游250m处有一浅滩, 对低水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测站上游约600m处有沙坝河小支流在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