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渔歌子课堂实录及评析2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38412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渔歌子课堂实录及评析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渔歌子课堂实录及评析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渔歌子课堂实录及评析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渔歌子课堂实录及评析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渔歌子课堂实录及评析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渔歌子课堂实录及评析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渔歌子课堂实录及评析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渔歌子课堂实录及评析2三、初读正音,整体感知师:好的。从抽屉拿出我们课文,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渔歌子一直读到你认为字正腔圆为止,开始(生读课文)师:好的,同学们,刚才啊,有几个同学很好,他边读边思考。字怎么读这个跟我们以前学的知识有什么不一样待会儿我们来交流。首先,字正腔圆的朗读,谁能够做到生:渔歌子,唐,张志和师:待会儿,题目想清楚再读。生读整首词师:真的读得很标准,还有谁想读你来生读师:最后三个字再读。生:不须归。师:恩,有点紧张,是不是没关系,你读得很好。好,最后请一位。你来。生读师:刚才很多同学在底下跟着他小声地念。读了几遍下来,你发现诗和现在学的词,有什么不同了吗生在底

2、下小声讨论师:哦,举手说。你来。生:诗,如果是诗的话,每行,前面有几个字,后面也都会一样有几个字的,而词的话,当中有几行的字数会不一样的。师:也就是说,诗每一句都是比较工整的,字数基本是相同的,而词呢,句子有长;一;一;生:有短。师:人们根据词的这个特点,给词起了一个小名叫;一;一;长短句。那么我们一起来把这首长短句来一遍。师领读:渔歌子,预备起;一;一;生齐诵在解释诗歌和词的不同时,老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用具体的例子做说明,让学生对词又叫长短句这个文学常识印象深刻。师:张志和这个词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不仅词写得好,还是一位大画家。所以呢,他把画画的这种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大书法家颜真卿是他的

3、好朋友,颜真卿说:张志和写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那么我们赶快去词中看一看,张志和给我们画了什么,把它找出来,打上圆圈,看看他画的什么景物啊!生自由读,边读边找。师提示:用笔把它圈出来。师:好的,请你来说,你发现了哪些景物生:有白鹭师:他说的同时,我们看一看,他找到的,你发现了吗生齐答:发现了。生继续:还有桃花和鳜鱼,还有蓑衣。师:他找到了四种,还要补充吗生:西塞山,还有水,还有箬笠,还有风和雨。师:找到了九种,你们都找到了吗生齐答:找到了。师:好,我们把九种景物按照顺序来数一数。师:西塞山,接着;一;一;生:白鹭(飞),桃花,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师:好的,九种对吗师:老师在黑

4、板上画了一个框,如果这就是一张画纸,请你把这九种景物工整地写到这个框里,尽量使它看上去像一幅画比如说:鳜鱼,是游在水里的,所以我把它写在画面的最下方。师板书示范师:如果我在这个位置写上蓑衣的话,你觉得箬笠该写在哪边生齐答:上面师:为什么生:因为那个箬笠应该在头上师:蓑衣穿在身上,那么箬笠就一定带在生:头上师:头上,笠,笠字是一个生字,大家看一看怎么写,把它记下来,生:竹子头师:谁到黑板上来写,把这九种景物补充完整,我请两位同学合作,你们俩个一起来好吗,其他同学写在课文的最后生:学生写画中师:他很聪明,他在问自己,斜风细雨要写在哪才像副画呢,该写成什么样呢,注意写字的姿势,有的同学背停的很直,看

5、过去很精神生:学生继续奋斗中师:他有画错吗,大家随便提师:谁的生:张宇师:张宇,我再给你十秒钟时间你能把他改过来吗,你先看下,自己的也要记下,其他同学再看一看,看自己写的对不对生:学生修改师:好,同学们,现在看看,写对了吗生:写对了师:张宇同学,对吗,来,我们看看这个斜风细雨,你觉得写的怎么样生:很好师:一看到这个你马上想到什么生:这个雨是斜的,师:为什么,生:风吹过来的,斜风吹过来过来,吹歪了,师:看他写的就感觉写的很好,所以老师要再旁边打上这样一个星星,太棒了,但是这个字也是一个生字,写对了,但是不够好看,鹭字怎么写,才能让他写的很漂亮,这个字有个诀窍,上面小写宽一些,生:下面窄一些,师:

6、下面,对,窄些,长一些,来,同桌相互交换一下,哪里写的好这样打一个五角星,哪里写的不好也想斜风细雨也打一个五角星,生:交换打分中这个环节的设计很值得我们学习,让学生读诗圈出景物,理解了诗歌的基本意想,再写到黑板上的画卷里,在这个过程中,落实了字形、词义,整体结合起来,又把整首诗所描绘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避免了单调地解释诗意。四、深入体会,感受意境师:好,同学们,来,一起看黑板上的九种景物,看着看着,这九种景物仿佛成了一副画,就成了一首渔歌子,我们一起看这九种景物诵读一下生:学生念画中师:老师比较粗心,和这个同学一样,漏了一种,水,漏了,流水,刚才大家读的拖腔拉调,一点都不美,再来一次好不好,

7、生:好师:来,西塞山前白鹭飞,起生:学生看着画,读诗师:看着这九种景物,你能猜的到,作者描写的是景物是哪个季节,看这九种景物找到依据,你说生:秋天师:为什么是秋天,(稍停)哪一种景物告诉你是什么季节生:因为桃花开在秋天师:对吗生:错师:桃花开在;一;一;生:春天师:对阿,春天开桃花,别人一夜知秋,我们可以通过一花知春。好,你说生:白鹭,白鹭可以看出春天,但是,那个秋天的话,小鸟的话就会往南方飞了师;哪这个我还得查吓,老师还不知道,你还想说,是吗,最后一位生:细雨,春天的时候才下细雨,师:对啊,是的,茫茫细雨春天才有。师:同学们,张志和的渔歌子为我们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它不仅有景物,还有声音呢,

8、我现在还能闻到春天的气息。你们能闻得到吗生齐答能师:到词中去闻一闻,自己去读一读,看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又闻到了什么学生读书声较小。师:自己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师:好,同学们,不忙的举手。请大家闭上眼睛,你现在就是悠然自得的张志和。在你眼前将展现一个怎样美妙的世界啊!(配乐,师范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好,同学们,有感觉了吗生齐答有。师:谁想说刚才你闭着眼睛和老师一起陶醉的样子老师可喜欢了。来,你说。生1:我闻到桃花的香气,看到了西塞山,还有白鹭,还有那个在河里游的鳜鱼。师:好的,他看到的是词中作者描绘的景象,还有人能看到更多吗你来说。生2:我看到了

9、叮叮咚咚的流水,还看到了在蹦蹦乱跳的鳜鱼,还看到了一些毛毛细雨,还看到了一群白鹭在天上飞。我听到了流水的声音是哗啦哗啦的,听到了鳜鱼在那里蹦蹦跳跳的声音是扑通扑通的,我听到了下雨的时候,声音是沙沙沙沙的。师:她的耳朵特别特别的灵,给我们展现了流水的声音,斜风细雨的声音,还听到了鸟叫的声音。还有看到不同的景象的吗生3:还有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在钓鳜鱼。师:是啊。这位钓鱼的不想回家的白胡子老爷爷被她看到了,这就是作者不能描绘的渔歌子。还有很多同学看到了更多的景物,没关系,把你看到的通过朗读读出来。让白鹭飞得更高,让鱼更加欢腾,好不好生齐答好。师:先练习一会儿。(学生自由练习)师:好,同学们。他第一个举

10、手,来,让这只白鹭飞得更高,让我们闻到春天的花香。生1: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我看到了一条欢腾的自由自在的鳜鱼,可是就她读的这个老人还是想回家的,不想回家的感觉,不;一;一;须;一;一;归。生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一;须;一;归。师:好一个不须归的老人啊!来,你再来。生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重读)斜风细雨不须归。师:还是太快了一些是不是再留恋一些,斜风细雨不;一;一;须;一;一;归。好的,我们一起来好吗渔歌子,起。生齐读: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

11、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有一个小小的技巧,全班齐读的时候声音小一些。太大声可会把白鹭给吓走的哦。西塞山前白鹭飞起。生再次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由画中提到的景物想开去,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让词的意向内化为每个学生心中的画面。通过学生的用心感受,对词有新的认识以后,再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但是,春天的每一种景象说开来比词中简明扼要地表述要丰富得多,而且,也不只有词里所说的这些景物带有春天的特征,因此,要让学生有更开阔的思维空间,老师的提问也该留有更多的余地。所以,我想可以把到词中去闻一闻,自己去读一读,看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又闻到了什么换一下,就顺着原来官老师的话,它不仅有景物,还有声音呢,我现在还能闻到春天的气息。紧接着问,春天的气息,你感受到了吗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