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教案精选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382868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路难》教案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行路难》教案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行路难》教案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行路难》教案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行路难》教案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路难》教案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路难》教案精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路难教案精选 ?行路难优秀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通过朗读,展开联想与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与情感美。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 朗诵、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美。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办法: 品读、背诵。 教学用具: 多 媒 体 板书设计: 行路难 李白 行 停 投 拔 顾苦闷悲愤 路 冰塞黄河 雪满太行道路阻隔(应题“行路难) 难 长风破浪 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人们常说“李杜诗篇万口传。可见,李白的诗歌脍炙人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同

2、学们,我们曾经学过李白的诗,那你还能背出他的诗句吗用“我喜欢李白的的句式告诉大家吧。 二、介绍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少有大志,胸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一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的艰难,借乐府诗题“行路难写下此诗。(幻灯片一:李白的个人经历) 展示学习目标。(幻灯片二:本课学习目标) 三、朗读?行路难,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1.有人说读李白的诗歌,如嗅花香,如饮佳酿,如品甘泉。朗读时注意重音

3、、节奏、情感、意境的结合。要善于借助诗中具体可感的词语,展开联想与想象,读出诗人的情感。 2.教师范读,正音。 斗(du)十千 冰塞(s)川 3.学生朗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指导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感受诗歌如音乐一样时而消沉,时而高亢,时而平缓,时而急切的上下变化,感悟在波澜起伏中蕴含的诗人跌宕的情感。 四、通过旁注,理解诗意。 这首诗歌不仅有音乐的起伏,更有图画的美丽。下面我们在译读中,感受图画美。 1.结合注释,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要求:把旁注解释美化,有诗意,有文采,有押韵,有想象。 2,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师生互动。 展示第一幅图(幻灯片三:李白饮酒画面) 教师示范:一斗十千的

4、美酒斟满了金杯,酒香醉人。 学生:价值名贵的美味佳肴盛满玉盘,菜香诱人。 积累:樽,盛酒的器具。 清酒,名贵的酒。 珍羞,美味佳肴。 羞,同“馐,味美的佳肴。 直,同“值,价值。 展示第二幅图(幻灯片四:李白拔剑踌躇画面) 指导学生译读:停下酒杯,放下筷子,佳肴美酒难下列咽;抽出宝剑,举目四望,心中茫然不知所措。 积累:箸,筷子。 茫然,心里无着落。 展示第三幅图(幻灯片五:冰封黄河、雪满太行画面) 指导学生译读:我想远渡波涛滚滚的黄河,正值冰封雪冻;我想登上巍峨耸立的太行,恰逢大雪封山。 展示第四幅图(幻灯片六:吕尚、伊尹的故事) 指导学生译读:闲来无事可学吕尚溪边垂钓;酣甜梦中可仿伊尹绕日

5、而行。 简单介绍吕尚、伊尹的故事。 展示第五幅图(幻灯片七:崎岖的道路) 指导学生译读: 察看画面后,教师示范:行路难呀!行路难!人生岔路何其多我李白的通途又在何方 展示第六幅图(幻灯片八:扬帆起航画面) 指导学生译读:我坚信乘风破浪的机会一定会来临,我会高挂云帆,渡过苍茫的大海。 积累:长风破浪,比喻远大志向。 济,渡过。 五、通过我们的描绘,我们会发现李白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不仅如此,诗中更有情感美。下面我们再次走进李白的世界,感受诗人奔放的情感。 请围绕五个问题,展开讨论: 1.李白看到了什么 2.他有什么举动 3.他有如此举动的原因是什么 4.他联想到什么人 5.他发出了怎样

6、的感慨和呐喊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拨总结,完成板书: 1.看到:金樽、清酒、玉盘、珍羞。 透过诗句,我们感受到什么酒宴的丰富、欢乐的场景、朋友的深情。 2.举动:停、投、拔、顾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为何有如此的反常举动透过诗句你感受到李白怎样的情怀 李白内心的苦闷心情表露无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的比照,让我们感受到情感跌宕之美。 3.原因: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仕途的艰难,人生道路的波折。 4.联想:姜子牙、伊尹。这两个人的共同特点是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由二人,李白想到了什么李白对自己实现政治理想并没有失去信心,他看到了希望。 5.感叹和呐喊:现实与理想的距离,让诗人情急意切,真是

7、“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但李白毕竟是李白,他决不肯向困难低头。尽管前进路上路障重重,总有一天,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发出怎样的呐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发明了一幅雄浑的画面,描绘的是一幅诗人大展宏图的壮丽景象。读这两句诗,要读出诗人坚决的信念、倔强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 六、完成背诵检查。提示,联想情境,完成背诵。 七、小结?行路难特点。(幻灯片九:诗歌的写作的特点。) 1.真情流露,一波三折。 2.巧用象征,暗示人生。 3.引用典故,含蓄作比。 4.用词形象,生动可感。 八、写作练习及作业。 1.李白,我想对你说 2.用?行路难中,你最喜欢的诗句说一段话。 3.

8、学习这首诗后,请就“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说说你的看法。 三道题任选一题,写作,然后交流。 整理后,完成作业。 九、师生共勉。 人生如洪水奔流,不遇岛屿暗礁,怎能激起美丽的浪花。面对挫折我们应有李白的胸怀。请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精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 (2)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过程与办法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

9、顽强精神。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四.教学过程 1. 教师课件展示以下诗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识: (1)李杜诗篇万古传。(赵翼?论诗) (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 教师点拨: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去谈 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 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说; C.你对李白的评价。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2. 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

10、)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缺乏。 从读音、停顿、音调以及感情上评议,是否朗读到位如果不适宜,应该怎么读比拟合乎诗的内容(对有争议之处,教师不做结论,引导学生往下学习,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再做结论。) 3. 教师解题(课件展示,指名学生读或全班齐读),帮忙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斥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4. 学生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 学生以个人朗读、小组内互读等形式尽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

11、参考注释,疏通诗意。对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交流解决,或请教老师,老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解答,或交由全班讨论解决。 5. 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答下列问题,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感情。 教师将学生在探究中反映的问题集中投影展示,师生共同探究。 (1)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境 (3)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4)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面对现实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5)最后两句诗叙述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要点如下: (1)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酒不能

12、咽,“馐不能食,由于朝中奸佞阻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2)这二句用比喻,既呼应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想有所作为和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3)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形象写出了诗人急迫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的复杂心理。 (5)无论前路多艰险、多难走,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此岸。这两句充斥这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诗人借用古人言论说明自

13、己的理想,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鼓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 6.师生共同深入探究: 教师再提出问题(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1)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的诗风在本诗中有哪些体现 (2)从全诗来看,其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探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最后归纳。 要点如下: (1)李白这首诗“浪漫的诗风表现在:A,巧用历史故事、典故;B,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C,跳跃式的结构。 (2)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7.稳固体验诗作感情,尝试有感情朗读。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我们要注意一句警句、两个比喻、三处用典、四句短句。 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路上的坎坷,运用了“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行路难 七.板书设计 行路难 赏析 情感 诵读 停、投、拔、顾 忧郁悲愤 消沉失落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 矛盾痛苦 忧伤彷徨 两典故 不甘低沉 昂扬憧憬 三字短句 进退失据 短促埋怨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 乐观豪迈 高亢自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