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382600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设计以部编八下教材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为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中国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进步。培养学生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资料,用数字和史料进行有力说服,实施探究式史料研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在加深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理解的同时,发挥

2、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情怀,让学生关注民生、关注国家、关注世界的大格局,传承文明创新精神,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 二、 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三、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交通、通信的进步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教学亮点1课堂开场白,于“佳句”中打开历史与现实的切入点,联系历史,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发展。)教师:“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生活很简单;如今,社会变迁,衣食住行,丰富且多元”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国媒体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那么,改革开放

3、前后,人们社会生活有哪些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篇 日常生活的变化【先学后教】(教学亮点2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线,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率。) 提出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后,人们日常生活有何不同?【教材引读】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衣着的变迁【先学后教】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指出改革开放前后民众服饰有哪些变化?【出示材料】 (教学亮点3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历史教学的无穷魅力也在于以丰富的史料和内涵。坚

4、持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以史料阅读和材料分析为提高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在教学改革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众的服饰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代表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民众服饰的样式和颜色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黑、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款式新颖的服装层出不穷,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学在荆州【图说历史】(教学亮点4图说历史,有图有真相,“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展示布票和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变化。2.

5、饮食的变化【先学后教】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指出改革开放前后民众饮食有哪些变化?【出示材料】 改革开放前,人们购物仅仅有钱是不行的,还得有票。大到粮、油、肉、布,小到香烟、肥皂,几乎所有供应的物品都得用票,粮票、肉票、布票、白糖票、香烟票、肥皂票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票证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当时物资较为匮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食物也越来越丰富。长江全能学案【图说历史】 展示粮油肉票和改革开放前后的饮食图片。3.住宿的变化【先学后教】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指出改革开放后民众住房有什么变化?【出示材料】 1978-2007年,我国城市人均住宅建

6、筑面积由6.7平方米增加到27.1平方米,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7438平方千米扩展到2005年的32520.7平方千米。我国城市人口也从1980年的19.6%快速增加到2005年的40.5%。学在荆州【图说历史】展示改革开放前后民众住房变化的相关图片。【教师小结】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衣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丰富多彩,显示风度、展示个性食饮食结构单一营养均衡、注重绿色、科学、卫生住住房拥挤、设施简单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改善第二篇 交通、通信的变化【先学后教】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指出改革开放前后在交通和通信方面有哪些变化?【出示材料】 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

7、贾平凹秦腔如今,自行车、摩托等交通工具正被新的变化所取代,而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出门“打的”已成家常便饭,私家车随处可见,高铁、地铁、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飞速发展。百度学术【图说历史】展示改革开放前后交通方式、民众通讯方式变化的相关照片。【教师小结】 交通铁路2010年底,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二;公路建密集公路网,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民航国内国际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通信电信发展迅速,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互联网发展迅速,普及率越来越高,网民规模扩大。【合作探究】请同学们概括知识点,试画出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变迁的思维导

8、图。(教学亮点5建立有利于学生对其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助力学生进行深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让提高核心素养的学习拥有无限的发展性。) 【巧用歌谣,记忆历史】(教学亮点6巧用歌诀顺口溜记忆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历史。)1.改革之前什么样?购物凭票限数量, 衣服蓝灰色海洋,饮食单一缺营养, 居住拥挤土墙房,便捷通信是奢望。2.改革经济大发展,服饰丰富个性显, 绿色营养新观念,居住环境已改善, 消费优化重休闲,生活方式大改变。3.交通出行见成就,铁路增程且提速, 形成综合运输网,瞩目民航和公路, 网络刷新普及率,电信第一用户数。【及时巩

9、固】1.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什么时候?( )A.新中国成立初 B.改革开放以来 C.20世纪90年代以来 D.土地改革以来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顺口溜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D.缝纫机缝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大新闻,美观手表看时间3. 下面是不同时代人们餐桌上的食品,其中属于改革开放前的一项是( )A.比萨 B.肯德基 C.野菜窝窝头 D.鹅肝酱4.解放初,城乡

10、人民短途外出主要靠( )A.骑摩托车 B.步行 C.开私家车 D.坐地铁5. 农村不同时期所建房子的演变,见证了农村住房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折射出农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农民思想观念的可喜变化,你认为这种变化会发生在什么时候?( )A.新中国成立后 B.人民公社化后 C.土地改革后 D.改革开放后6.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7.下面两幅图表现了( )A.我国通信技术的进步B.我国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C.中国轨迹地位的变化D.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结婚的时候都要有“四大件”

11、,它们是缝纫机、手表、自行车、收音机,被称为“旧四大件”,被看做是当时高生活水平的标志。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旧四大件”被“新四大件”所取代,它们是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现在,“四大件”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概括迅速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生活了,电话、电脑、手机、私家车已相当普及。(1)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现象?(2)请说说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 请列举一例说明现代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亮点7及时巩固,解释历史。能从历史表象中发现实质,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让学生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历史与现实问题。)【拓展延生】(教学亮点8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培养家国情怀。)再来看看5-20年的变化,看看祖国一分钟的变化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中国一分钟瞬息万象你的一分钟可以发生些什么?中国的一分钟可以发生什么?观看中国一分钟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了解我们祖国,每一分钟的成就与发展。每一份成就都源自每一分钟。中国一分钟,厉害了我的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再出发!期待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期待人们生活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