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事业编招聘考试2010-2021历年《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总【含答案带详解】第五期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38235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24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事业编招聘考试2010-2021历年《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总【含答案带详解】第五期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黑龙江事业编招聘考试2010-2021历年《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总【含答案带详解】第五期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黑龙江事业编招聘考试2010-2021历年《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总【含答案带详解】第五期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黑龙江事业编招聘考试2010-2021历年《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总【含答案带详解】第五期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黑龙江事业编招聘考试2010-2021历年《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总【含答案带详解】第五期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事业编招聘考试2010-2021历年《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总【含答案带详解】第五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事业编招聘考试2010-2021历年《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总【含答案带详解】第五期(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事业编招聘考试2010-2021历年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总【含答案带详解】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公文写作总分得分一.单选题(共50题)1.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因为_。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A: B: C: D: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的重要性,排除。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当代

2、中国的政府与政治2.下列关于公共产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A: 公共产品的效用是不可分割的B: 公共产品的受益具有非排他性C: 提供公共产品不是为了营利D: 公共产品的取得具备竞争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故本题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_。A: 独立自主B: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C: 加强同西方国家的协调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经过

3、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这五项原则后来进一步完整地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发展同所有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基本准则。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_A: 法律B: 行政法规C: 地方性法规D: 规章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行政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

4、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5.在我国的产业划分中,运输业属于_。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其他产业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解析】:中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査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

5、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国务院明确要求,继续提高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府通过保护价收购粮食,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府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是:_A: 经济手段B: 法律手段C: 行政手段D: 政治手段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而对国民经济进行的宏观调控。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某一公共问题,某个行政机构组成了一个行动小组,该小组实行轮流制的集体领导,在决策方式上主要

6、采取德尔菲法,该小组在决策体制的结构方面,属于_。A: 方案式结构B: 科层式结构C: 矩阵式结构D: 非正式结构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解析领导决策体制,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形式。该公共政策的行动小组从组织上实行轮流制的集体领导,从技术上来说则实行德尔菲法,即身份公开、匿名表态、间接沟通、控制反馈。这种方案组织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多的是一种观点会聚、同步创新的“知识实践社团”,因此属于方案式结构的决策体制。A项正确。8.给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提出意见,只有在对方首先提出要求的前提下才能以_行文。A: 函B: 通报C: 意见D: 通知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7、。解析:意见,是指针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文种。给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提出 意见,在对方首先提出要求的前提下以意见行文。在对方没有提出请求而是主动提出的用函。故本題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黄某系全国人大代表,因正常履行职务受到诬陷,被某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_A: 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许可B: 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许可C: 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立即向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D: 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立即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

8、: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定金是一种_。A: 担保的形式B: 债的形式C: 借款的形式D: 出租的形式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担保的形式有定金、抵押、保证、留置、质押。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以下变化使事物性质发生改变的是_A: 酒精挥发B: 矿石粉碎C: 冰雪融化D: 白磷自燃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

9、:【答案】D。解析:使事物性质发生改变的变化是化学变化,A、B、C三项都是物理变化,只有D项是化学变化,故本题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科技生活12.一些人有这样一种思想误区,即只讲“实现自身价值”,不讲“提高自身价值”。人当然天生就有价值,这价值应当重视,但还有待提高。提高不能靠包装与炒作,必须要真正提高质量,具体表现无非就是德与才。这两方面的提高,只有通过克己修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克己修身,如何能成“大器”?所以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经艰苦磨炼,如何能“曾益其所不能”?这段文字意在_A:

10、 澄清对待自身价值的思想误区B: 强调德才兼备是人才质量的核心C: 批评某些人一味自我包装炒作的行为D: 阐明克己修身对提高自身价值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文段首先批判了“不讲提高自身价值”的观点,然后指出如何提高自身价值,即需要做到“克己修身”,最后用一个反问句再次强调了克己修身对提高自我价值的重要性。通过文段中的条件词“必须”和“只有”可以知道提高质量和克己修身的对人的重要意义,因此D选项符合文意。A、C两个选项概括不全,都只是对文段内容部分概括,所以不选;而文段没有强调德才兼备是人才质量的核心,B项是无中生有。故正确答案为

11、D。13.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对比状况。据此判断这一时期应是_。A: 20世纪30年代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7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二战”后,欧洲经济实力还没有恢复,20世纪30年代处于世界经济危机中,各国受到普遍损害,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时间是_。A: 1949年B: 1953年C: 1954年D: 1956年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解析】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

12、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5.在公文写作中,对社会流行语的使用要采取慎重的态度。下列词语不适宜出现在公文中的是_。A: 扫黄B: 希望工程C: 钟点工D: 发烧友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公文中对待社会流行语的使用,从根本上讲是要遵循规范化的原则。流行语是广为流传的一种口头用语,诸如“扫黄”“打假”“希望工程”“第三产业”“菜篮子”“米袋子”“钟点工”“网吧”等等。它比较直接客观地反映着社会思潮的变化变革,反映出社会群体意识的变化趋势,折射出现实生活在一定时间的习惯风尚。在公务文书写作中,适当地运用社会流行语,有利于增强行文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收到形象生动

13、的表达效果。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清明上河图反映了我国_时期的都市生活。A: 北宋B: 南宋C: 明朝D: 元朝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数字05能构成_个各位数不同且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三位数。A: 6B: 5C: 4D: 8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同时被2、3、5整除,即被2x3x5=30整除,则末位数字必须是0,另外两个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即可,则

14、只有(4、5),(1、5),(2、4)和(1、2)四组,共8个,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国务院行文对一些地区和单位违反有关规定进行集资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并做出处理,同时提出了有关要求,这份文件的文种应是_。A: 通知B: 通报C: 通告D: 意见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通报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通报有关情况的公文。根据内容不同,通报可以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怀性通报和情况通报三种。第一表彰性通报。是用来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介绍先进经验或事迹,树立典型,号召大家学习的通报。第二批评性通报。是用来批评、处分错误,以示警戒,要求被通报者和大家吸取教训的通报。第三情况通报。是在一定范围内传达重要情况和动向,以指导面上工作为目的的通报。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9.符合我国法律的适用原则的行为是_。A: 法官李某为办好案件,与原、被告代理人分别多次私下接触B: 在处理民事纠纷时,主审法官接到市委领导批示,指示不能让外地当事人胜诉C: 县长命令强*案的被害人王某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