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防汛抗洪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38097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防汛抗洪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镇防汛抗洪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镇防汛抗洪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镇防汛抗洪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镇防汛抗洪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防汛抗洪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防汛抗洪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防汛抗洪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汇报 镇防汛抗洪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汇报大济镇位于xx县城的西部,全镇总面积8.9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8.9万人,是个传统的农业大镇。木兰溪主干流贯穿全镇,木兰溪主要支流大济溪和溪口溪呈狭长型又左右横穿木兰溪南北两岸汇入主流,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自然河川地貌,水旱灾害历来就很频繁。全镇现有堤岸284公里,小型土坝水库8座,小山塘8座,各类灌溉引水坝32座。客观的自然环境,加上年久失修、老化较为严重的水利工程设施,防汛抗洪和水毁工程修复多年来一直是我镇重中之重的工作,只有创造和谐平安的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是我镇党委、政府多年来形成的共识。 近年来,台风

2、暴雨频繁,极端气候形成的局部性、突发性暴雨洪水多次严重影响我镇。如02X年8月“碧利斯”台风暴雨,我镇大济溪流域24小时降雨量0毫米,超过50年一遇;02X年受“圣帕”台风后续云团的影响,我镇小时雨量接近0毫米。罕见的台风暴雨造成我镇阮里水库大面积滑坡、木兰溪大济溪沿岸堤岸多处决口、多座水坝被冲毁,大量的水利设施受损,部分民房倒塌,抗洪抢险形势严峻。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直接领导、指挥、指导下,我们认真落实防减灾“五种机制”,全面宣传发动,及时启动预案,全镇协调,周密部署,取得了抗洪抢险的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也涌现出了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受到了省、市、县的表彰。 一、致力防范

3、,汛前确保“四个落实” 防汛工作,责任重于泰山。防汛工作,以防为主,有备无患,“防”重于“抢”。近年来,我们一直把汛前的防范作为防汛工作的基础,抓狠“四个落实”。 1、落实机构。镇里成立了以镇长为总指挥,以分管农田水利工作的副镇长为副总指挥,以派出所、水利工作站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防汛抗汛工作需要,镇里还成立了应急突击组、物资运输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共4支队伍,村里也成立了5人、30人不等的应急小分队,其中集镇区周边的尾坂、龙坂、坑北三个人口体量较大的村,均特地成立了一支50人的突击队,为抗洪抢险提供必要的组织和力量保障。 2、落实责任。为明确责任分工,镇里每年

4、都把防汛工作主动列入镇村干部“千分制”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党委、政府、人大一把手包片,各挂钩村领导和驻村工作队包村,村“两委”成员包村组制度。为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防范,镇里实行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水库、村主干包山塘、村干部包地质灾害点制度,全镇8个小型水库、8座小山塘、24个地灾点均落实具体的责任人。 3、落实预案。镇防汛抗旱指挥部邀请县水务局专家协助镇职能部门,通过拉网式摸底排查,对一些重点工程、重点村落、重点区域的防汛减灾相关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并按照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认真编制镇、村年度防汛工作预案和水库、小山塘、地洼地、地灾点、重点建设工程等系列度汛方案,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防

5、汛预案体系。 、落实物资。镇里每年均储备2万多戈麻袋、00把铁揪、10把锄头、20套防水衣、00双雨靴,镇机关干部职工每人都备有一把手电筒。此外,还督促人口较多、防汛压力较大的村,每村备有5000戈以上的麻袋及实用的防汛配套物品,要求其他的村,应备有300戈左右的麻袋和相应的物资。 二、奋力抢险,抗洪做到“三个到位” 抗洪抢险,事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灾情即是命令,防汛抗洪关键在领导,关键在组织措施,关键在预案的正常启动。因此,每次台风暴雨来临之际,镇党委、政府都把“三个到位”作为抗洪的关键,落实到抢险救灾中。 1、各级领导到位。抗洪抢险,是无硝烟的战争。战争中,亲临现场的领导,是干群的模样、

6、力量的摧生剂、精神的支柱。在02X年和202年的“碧利斯”和“圣帕”两次强台风大暴雨中,由于我镇的灾情特别严重,县委书记林建华xx县长林桦两位领导都曾两次亲临现场指挥抗洪,在暴风雨中与全镇干群共同奋斗了一天一夜。在02X年抗“桑美”台风中,当镇里接到总库容0万多立方米的阮里水库引水坡大坝出现大面积滑坡的险情报告后,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镇应急分队立即赶到现场与干群并肩作战了三天三夜,组织202X多位群众连夜转移。在07年“碧利斯”台风期间,由于蒋隔水库的紧急泄洪,镇里在接到县防汛指挥部的通知后,党政班子全体成员立即分组奔赴木兰溪沿岸的13个村,组织万多位群众连夜转移。由于领导重视,每次抗灾抢险时

7、领导都做到身先士卒,极大鼓舞了士气,使抗洪抢险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人员物资到位。抗洪抢险是否能取得胜利,人是决定因素。多年的实践证明,我镇之所以能战胜各次的台风暴雨,主要在于人,取决于邻里间的互助互救。在0X年的“圣帕”台风暴雨,引发大济溪溪水上漫,整个溪成了“地上河”,溪水随时都有冲毁两岸的危险,直接威胁集镇区周围500多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周边村的群众获得险情后,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龙坂村50多位突击队员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临时调了4卡车杉木无偿支持灾区,尾坂村、坑北等4个村的100多位群众也在村主干的带领下,自带1000多戈麻袋赶到抢险现场,投入装沙袋、打桩的战斗

8、。在周边群众的大力支持下,00多位干群经过0多个小时的奋力抢险,一场可能发生的重大灾情终于得到了抑制。 3、防灾预警到位。在各次的台风来临期间,我镇一直把保持“警钟常鸣”、增强防控意识作为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镇里协调派出所在每次的台风暴雨期间,出动2部警车在三条溪流沿岸巡回鸣笛提醒。各村成立由老协会成员、村民小组长组成的锣鼓队,在台风暴雨期间,24小时走街闯巷敲锣打鼓。通过双管齐下,不断提醒民众,保持防灾减灾的警惕性。 三、全力抢修,水毁修复强化“两个机制” 为尽快恢复生产秩序,镇党委政府把修复水毁工程、改善农业生产设施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完

9、善项目融资机制。资金是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为落实水毁工程修复、农田水利设施资金,我镇采取向上争取资金、镇级财政补助、村民“一事一议”集资、联系企业捐资、盘活资产融资等筹资办法,和07两个年度,全镇共筹集116多万元资金,完成“三库、四坝、十岸”水毁修复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其中文殊村结合清淤,对溪床沉积的砂石进行拍卖,用收益的60多万元资金修复该村堤岸200多米;坑北村把拍卖旧村部回拢的40多万元资金,用于修复坝角坝;溪车村利用山林权承包出让金改善农田水利设施。 2、完善项目落实机制。把修复水毁工程、改善水利设施列入镇村两级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把水利设施项目列入镇村两级干部年度千分制考评的

10、一项内容,并严格项目的设计、投招标程序。严格工作监督,每个建设项目除聘请专业技术监理外,还成立由老协会代表、乡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等组成的工程监督小组,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实行全程监管,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建一段、成一段、效益一段。202X年度,我镇的灾后重建事迹曾在中央一套电视台新闻栏目展播。 几年来的防灾减灾,我们深刻体会到。要使防汛减灾工作取得好成效,领导重视是前提,严密防范是基础,责任落实是关键,人力物力是保障。 202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国首次举办奥运会和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喜之年,做好防汛减灾工作,确保社会安定和谐,我们责无旁贷、责任

11、重大。时值今年汛期到来之际,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县防汛减灾的会议文件精神,认真组织汛前检查工作、健全完善乡镇防汛体系、切实加强村级预案制订和演练、细化分解年度目标和责任,大力推进08年度防汛减灾的各项工作,保证达到“预警到镇、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要求,确保生产、安全两不误,向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内容总结(1)镇防汛抗洪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汇报 镇防汛抗洪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汇报大济镇位于xx县城的西部,全镇总面积86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8.9万人,是个传统的农业大镇(2)镇里每年均储备2万多戈麻袋、20把铁揪、10把锄头、200套防水衣、200双雨靴,镇机关干部职工每人都备有一把手电筒(3)镇里协调派出所在每次的台风暴雨期间,出动2部警车在三条溪流沿岸巡回鸣笛提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