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377528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1时间:2012-05-14活动主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设想地 点办公室主持人王喜凤人员 林永楷 梁振涛活动情况记录一、明确小课题的选题目的。1、成员讨论。2、得出结论,统一认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情境创设”已越来越被老师们所重视。然而,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情境创设中的一些问题和偏差也随之出现。我们发现教师创设一个情境后,孩子们都显得特别兴奋、争着要发言,课堂看似热闹却好象少了些数学味。我们还发现,有时老师往往想标新立异,把教材中的情境进行刻意地改动,有时还把握不准教材的意图。另外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

2、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生活经验”常常是被具体的“生活情境”所替代的。有时学生沉醉在游戏引起的兴奋之中,而把相关的数学思考抛在了一边。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真正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却湮没其中,不为学生所关注了。二、小课题的研究设想。1、成员讨论,提供研究的方向。2、初步整理,形成研究的规划。原则:1、整体性原则:即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看作是一相互联系的整体,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2、师生合作性原则: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本质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生活和自我

3、发展的主体,而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首先决定于师生关系的性质,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学生建立起真诚合作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3、自主创新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的自主,没有学生的创新。学生的个性就不可能发挥。要激发起学生自主与创新性,正确的指导努力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创新性。4、生活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要和现代社会生活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通过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和生活实践,把教育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提高生活实践的能力,培养和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和习惯。方法:1、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4、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2、文献法;把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性文献资料所提出的相关方法进行自我实践,并把不同的实验情况也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以文献汇编的形式结题。过程:1启动阶段:针对教学中突显的问题确立科研的主题,同时查阅相关资料,选择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撰写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方案。2实施阶段:在实际的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记录成功案例、失败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寻找失败的原因,改进后再次进行实践、总结。3汇总阶段:把实验过程中成功的案例及方法、失败案例及原因,以及有关图片、小故事、金点子、论文等,汇编成册。 根据研究情况进行汇总、结题,写出结题报告

5、。三、正式宣布小课题成立。1、明确小课题名称。2、研究的初步方法。3、研究的基本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2时间:2012-5-21活动主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制定地 点办公室主持人王喜凤人员 林永楷 梁振涛活动情况记录一、明确小课题的背景和意义。1、成员讨论,提供文献资料。2、得出本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实际意义。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情境创设”已越来越被老师们所重视。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情境创设中的一些问题和偏差也随之出现。我们发现教师创设一个情境后,孩子们都显得特别兴奋、争着要发言,课堂看似热闹却好象少了些数学味。我们还发

6、现,有时老师往往想标新立异,把教材中的情境进行刻意地改动,有时还把握不准教材的意图。另外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生活经验”常常是被具体的“生活情境”所替代的。有时学生沉醉在游戏引起的兴奋之中,而把相关的数学思考抛在了一边。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真正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却湮没其中,不为学生所关注了。难道情境教学仅仅是新授课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工具吗?那么该如何把情境有效的运用在数学新授课中,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二、小课题的具体步骤和研究举措。1、成员讨论,商讨研究

7、的具体步骤举措。2、初步整理,制定具体步骤举措。三、宣读小课题的具体步骤和研究举措。(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情境教学的目的。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正确认识情境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目的和作用,真正的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2、创设情境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找出既适合学生年龄段特点又能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行之有效地创设情景的方式方法。3、创设情景的效果。在课堂教学创设情景的过程中,不断实验、反思、总结,检验每节课创设情境是否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以及课前预设的效果,是否适应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与发展,真正的让创设情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二)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校一年级

8、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实施。一年级1班 张爱华老师一年级2班 李萍萍老师一年级3班 庞红芳老师(三)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在课堂教学里有意识地观察不同层次学生对创设情境的主要表现,并做相应记录。2、行动研究法。通过典型课例,针对创设情境的研究,检测就本课题研究所运用的方法所达到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或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式、内容。3、个案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归纳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案例。针对某一课例或教学片断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效果进行个案研究,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4、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

9、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5、经验总结法。根据收集的各种资料与研究得出的第一手材料,归纳总结出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四)研究的主要步骤:1、起步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成立课题组,确定详细的开题报告及研究方案;组织成员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与目的。2、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组员共同探讨研究方案,分头实施;组织成员定期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并记录;初步形成一些案例成果,如课例,教学反思等;及时进行阶段性小结,帮助课题的深化研究。3、总结阶段。(2012年6月)分析整理过程性资料、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四、安排实施过程。研究阶段。(20

10、12年5月2012年6月)组员共同探讨研究方案,分头实施;组织成员定期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并记录;初步形成一些案例成果,如课例,教学反思等;及时进行阶段性小结,帮助课题的深化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3时间:2012-6-6活动主题学习有关有效创设情境的知识地 点三楼办公室主持人李伟人员王喜凤 陈淑红 梁振涛 刘国荣 常正强 李萍萍 张爱华 庞红芳活动情况记录一、传达课题立项通知,激发课题研究动力。二、理论学习。(一)什么是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

11、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 在传统课程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学大纲为纲,以教材为本,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以教材安排的内容和顺序进行,学生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教师基本不需或很少创设与教材不同的教学情境,因而,创设教学情境在传

12、统课程的条件下还不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专业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课程功能和目标的调整,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变革。基于问题情境,以问题研究为平台的建构性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主流,教师的“创设教学情境能力”也随之成为重要的教师专业能力。(二)创设教学情境的理论依据及途径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 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构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根据这个理论,创设情境大致有以下几种:(1)创设悬念情境。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等,在新课

13、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设信息情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供一些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提出、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都可以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从而,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3) 创设生活情趣。生活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4)创设求异情境。求异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式或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例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

14、他们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及时给予肯定和热情表扬,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则要细心点拨,耐心引导,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他们在对于问题的多解的艰苦追求并且获得成功中,享受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乐趣。(三)、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1 诱发性原则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2 真实性原则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尽量使情境真实或接近真实,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对情境相关问题的探究,完成对主题的意义建构。3 接近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

15、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同化”和“顺应”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摘果子时,须“跳一跳,才能够得着”。4 合作性原则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获得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5 冲突、和谐统一的原则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注重考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课堂“乱”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还要考虑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师生相互启发,诱导,达到融为一体、和谐共振的境界。6 层次性原则学生的学习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