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44期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373947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44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44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44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44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44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44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44期(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1.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问题1选项A.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B.强制性、基础性、普及性C.基础性、普及性、免费性D.基础性、强制性、免费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1、强制性,义务教育教学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计划,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2、普遍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适用范围要比普通的课程计划宽得多

2、,它规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3、基础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作用就在于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打好基础。其余选项均有干扰项故不选。2. 单选题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具体质量规格要求的是( )。问题1选项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A项,教育方针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B项,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

3、,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C项,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D项,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题干所述为培养目标的概念。因此,本题选C。3. 单选题问题1选项A.排序B.合并计算C.筛选D.分类汇总【答案】C【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Excel应用操作

4、。Excel数据表的“筛选功能”可将不满足条件的数据暂时隐藏起来,只显示符合条件的数据。使成绩单中只显示“科目二”成绩高于85分的运动员只有“筛选功能”。故本题当选C。其余选项均是干扰项故排除。4. 问答题简述研究中学几何问题的三种主要方法。【答案】研究中学几何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结合数形结合思想,借助代数知识来解决几何问题。中学数学中,在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或位置关系)时,经常需要将其抽象成适当的数量关系,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具体形象的联系和转化。例如,在研究点、线、面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将代数公式与几何图形联系在一起,结合代数语言

5、通过代数方程将问题 简化。 运用化归思想,将几何问题进行简化研究。中学数学中新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未知知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化归思想的体现。在研究中学几何图形问题时,经常借助已学几何知识,将复杂的几何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来解决。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时,将其转化为扇形的面积公式来研究。 利用方程思想,研究几何图形未知元素的求解问题。在研究几何图形相关边长、角度等问题时,经常需要利用已知量,根据图形边、角等的数量关系,设置未知量,建立方程(或方程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来求解。而方程思想就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人手,应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组)、不

6、等式(组),然后通过解方程或不等式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解三角形的问题中,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和一边,求另外两边的边长,就要通过设未知量,结合周长和勾股定理建立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求解。5. 单选题教师以自身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改进教育实践,而不在于理论构建的研究属于()。问题1选项A.实验研究B.行动研究C.调查研究D.个案研究【答案】B【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行动研究

7、强调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问题而参与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有反思的研究。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B项正确。其余选项均是干扰项故排除。A实验研究,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主要目的是建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一般做法是研究者预先提出一种因果关系尝试性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操作来检验,是一种受控制的研究方法,通过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变化来评估它对一个或多个变量产生的效应。C调查研究,指通过考察了解客观情况直接获取有关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D个案研究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

8、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故ACD当排除。6. 单选题空间曲面xyz = 1被平面x = 1截得的曲线是( )。问题1选项A.圆B.椭圆C.抛物线D.双曲线【答案】D【解析】将x = 1代人方程xyz = 1得,yz = 1,这是一个双曲线。故本题选D。7. 设计题二分法是运用函数性质来求方程近似解的基本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二分法,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学习要求是: 结合学过的函数图像,了解函数零点与方程解的关系; 结合具体连续函数及其图像的特点,了解函数零点存在定理,探索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 解的思路,并会画程序框图,能借助计算工具用二分法求方程

9、的近似解,了解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一般性。请以达到学习要求为目的,设计“二分法”的一个教学方案,要求:(1) 写出明确的教学重点;(6分)(2) 设计主要的教学环节(问题导入、二分法生成过程、巩固新知),并说明设计意图;(18分)(3) 说明教学方案的特色及实施的注意事项。(6分)【答案】(1) 教学重点:渗透二分法思想,掌握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一般步骤。(2) 教学设计一、 复习导入复习函数零点定义及零点存在定理,利用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得到函数f(x) = lnx + 2x - 6在区间(2,3)内存在一个零点。提问:如何求出这个零点?向学生说明,大多数函数都不能像一元二次函数那样用公式求

10、出零点的精确值,在实际问题中,只需要求出满足一定精确度的近似值。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能够将零点所在的范围尽量缩小,那么在一定精确度要求下,就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零点的近似值,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二分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函数零点的定义及零点存在定理为本节课的二分法教学打下理论基础,通过求函数零点的实际例子用问题进行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 本节课的主题二分法。二、 探索新知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f(2. 5)的具体值,并填写在表格中,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函数零点应该在区间(2, 2.5)还是(2.5,3)?预设:学生通过计算发现/(2. 5) -0. 08

11、4 x-+ 3x - 7,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下列问题。 画出函数图象; 列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对应表格; 利用二分法得出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精确度0. 1)。【设计意图】通过例题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熟练度,还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观察和探究函数的零点,数形结合,加深对二分法核心思想的理解,巩固用二分法求解函数零点的一般步骤。(3) 该方案应用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发现、讨论、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去,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数学思想场所。通过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自然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用该方案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恰当的提问引导和总结讲解,对教师的

12、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需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扮演好课堂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与时俱进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8. 单选题有一组数据68,76,89,95,100,103,107,110,112,115,122,125,中位数是( )。问题1选项A.104B.105C.106D.10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常识,中位数指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如果观察值有偶数个,通常取最中间的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排序后得到中间数为第六位第七位,计算其数值的平均数为105。本题当选B。其余

13、选项均是干扰项当排除。9. 单选题22岁李某在家待业,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李某的权利义务,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无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B.无需承担纳税义务C.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D.有科学研究的白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宪法根据宪法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故B错误当选。A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C宪法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D宪法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14、因此ACD当排除。本题选B。10. 单选题张志刚总成绩的函数是( )。问题1选项A.SUMB.RANKC.COUNTD.AVERAGE【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处理能力Excel基本操作。所涉内容统计函数。A项SUM为求和函数。B项RANK为排序函数。C项COUNT为计数函数。D项为平均数计算函数。故本题当选A。其余选项均是干扰项。11. 单选题“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下列关于教师角色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指挥者【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故本题选D。12. 单选题甲、乙两位棋手通过五局三胜制比赛争夺1000元奖金,前三局比赛结果为甲胜两局负一局,现因故停止比赛。设在每局比赛中,甲、乙获胜的概率都是1/2,如果按照甲、乙最终获胜的概率大小分配奖金,甲应得奖金( )元。问题1选项A.250B.500C.666D.7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