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373288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园林艺术构图法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6园林艺术构图法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6园林艺术构图法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6园林艺术构图法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6园林艺术构图法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园林艺术构图法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园林艺术构图法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园林艺术原理课程单元设计授课标题第四章 园林建筑及小品二学时2学时地点教313授课班级园林135课次第 10次课授课时间2021 年11月12日 第7-8节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能用园林美学和园林艺术的综合理论为不同的设计方案配设不同的园林小品,使设计到达整体与局部的和谐统一。 掌握园林建筑的类型; 掌握园椅、园凳、栏杆设计的设计要点及本卷须知。 了解雕塑及小品、照明设备类型及功用。教学重点园林建筑类型;园椅、园凳、栏杆设计。教学难点园林建筑类型;园椅、园凳、栏杆设计。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总任务:教师选择几个公园,让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公园,进展实地考察某公园园路的类型及铺装样式,

2、并用PPT进展演示。教学组织导言 5分钟 教师讲解 55分钟观看视频资料 20分钟教室布置任务 5分钟教师总结 5分钟预期成果学生掌握园林建筑的根本类型,园林中园椅、园凳、栏杆等小品的设计要点教学材料园林艺术 过元炯 中国农业作业学生考察市围的公园园林设计情况参考资料园林设计 叶振启 东北林业大学课后小结教 案教 案教学前准备:选取园林典型优秀设计案例以及相关视频资料提供给学生课上作为例讲解和欣赏。教学实施阶段:导言:5分钟同学们好,前面我们讲解了园林道路的设计原那么、园路铺装的类型、广场、台阶、蹬道的设计原那么,请大家共同思考一下下面的问题:1、 园林园路的类型,各类型的宽度和作用.2、 园

3、路设计的本卷须知,请结合实例说明.本节课我将学习园林造景四大要素中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各类小品的设计原那么。教师汇总讲解:55分钟第六章 园林构图艺术法那么6.1 比例与尺度(一) 比例 比例:是研究物体长宽高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客观景象和人们的心理经历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使人得到美,就符合比例了。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创造了外中比即黄金分割1:0.618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如,人身高各线之比,五角星、书报的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三十二开等。比例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园林景物整体或某个局部构件本身的长、宽、高比例;二是园林景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之间空间形体、体量大小的关系.园

4、林中的比例是指园林景物、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体形、体量的关系。比例在园林上的应用如:建筑广场的体量,长宽;雕塑的上下及与周边景物的比照;景物与景物之间的比照及局部景物与整体的比照。他们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但并不全是黄金分割。园林中的比例就是让景物与景物及景物与整体之间符合人们的心理经历感受,不一定是黄金分割。(二) 尺度尺度:是指人与物的比照关系。物体、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建与人或人所习惯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大小关系比例只能说明各种比照要素之间的相对数比关系,不涉及比照要素的真实尺寸,仿佛照片的放大和缩小一样,缺乏真实的尺度感。比照要素给予人的视觉尺寸与真实尺寸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这就是正常尺度;

5、如果视觉尺寸小于或大于真实的尺寸就会产生特殊的感受。在小于习惯尺度空间里有亲切、趣味感(日式园林)A、单位尺度引进法即应用人所熟悉的景物作为尺度标准,来确定群体景物的相关关系,从而得到符合尺度规律的园林景观。如:留园中的冠云峰。B、人们的习惯尺度法是指以人体各局部尺寸及其活动习惯尺寸规律为准,来确定风景空间及各景物的具体尺度。如:亭子、花架、凳子、房屋等。C、尺度与环境的相对关系一件雕塑在展室显得气魄非凡,移到大草坪、广场中那么感到分量缺乏,尺度欠佳;相反一座大假山在大水边奇美无比,而放到小庭院那么必然感到尺度过大,拥挤不堪。这都是环境因素的相对关系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景物与环境尺度要协调和统一

6、。比例和尺度直接影响园林绿地的布局和造景。美的东西就是要恰到好处。正确的比例、尺度应该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6.2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构图中的应用多样统一:把众多的事物,通过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获得了和谐的效果,这就是多样统一,即有机的统一,or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一件艺术品缺乏多样性和变化,就产生单调感;同样缺乏和谐和秩序,作品就产生杂乱无章的效果。在园林中的指:园林中各要素,他们的体形、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形和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十分相似的园林组成局部即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但过分一致又觉呆板郁闷单调。多样统一规律一、 因地制宜、

7、因情制宜、合理布局 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要求和景观要求,把各种容和各种景物,因地制宜和因情制宜合理布局,是实现多样统一的前提。二、 调整好主从关系 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这句话正好说明主配关系。在传统画论中,既强调主景突出,又重视配景的衬托。如元代画论所说画有宾主,不可使宾胜于主等等。重视主景突出,具有压倒一切之势。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群山盘互,主峰乃厚强调配景对主景所起的作用,主景须配景来扶持。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这些论点都说明了主景突出,客景衬托的主配关系。 就整个园林而言,主景是全园的重点和核心,他是园林空间构图的中心,是主体或主题所在,是全园视线的控制点,也是精华所在

8、,具有压倒群芳的气势,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配景起陪衬主题的作用,使主景突出,主配相得益彰。如:西湖:以西湖为主题,西湖中的孤山、小瀛洲、阮公墩、湖心亭及白二堤为配体。如果没有配景就会显得单调;相反西湖的风景就有了上下、层次和深度,景观就丰富多了。三、 建立次要景物之间良好的协调关系在众多的次要景物之间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是构图到达统一的重要手段。各次要景物之间应有一定的相关性,成为整体构图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四、 调和与比照 构图中的各种景物之间的比较,差异小的景物组合在一起,即调和;差异大的景物组合在一起,即比照。一调和调和的景物是温和的、统一的。在园林上主要通过构景要素中的岩石、水体、建筑、

9、植物等的风格和色调一致获得的。如植物间的调和。二比照 比照: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使彼此不同特色更加明显。提供给欣赏者一种新鲜、兴奋的景象,是造型艺术中最根本的手法。 形象、体量、光影、方向、空间开合收放、明暗、虚实、色彩、质感、疏密、动静等等的量感到质感,都是从比照中得来的。 1、形象比照 有长宽、上下、大小、粗细、方圆等不同的形象比照。通过比照使长者愈显其长,高者愈显其高,大者愈显其大,反之亦然。如: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与人民大会堂的比照;颐和园中的主题建筑佛香阁与山水和植物的比照;留园的冠云峰与周围建筑的比照等等。2、体量比照把体量大小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进展比较,那么大者愈显其大

10、,小者愈显其小。大中见小和小中见大。把两个体量一样的物体分别放在两个大小不同的空间进展比较,能给人不同的量感。如:两块体量一样的峰石,一块置于开阔的草坪上,一块置于闭合的天井里,那么前者会感其小,而后者会感其大。3、 方向比照1在规划设计中的主副轴线形成平面上方向的比照;2山与水形成立面上方向的比照。挺拔的雷锋塔矗立在开阔的水边,产生明显的方向比照,表达了空间的深远、开阔4、空间开合收放的比照颐和园中的河的河道由东向西,随万寿山后山脚曲折蜿蜒,河道时窄时宽,两岸古树参天,影响到空间时开时合,时收时放,交替向前,通向湖。合者,空间幽静深邃使人沉静 ;开者,空间宽阔明朗使人兴奋。5、 明暗的比照

11、由于光线的强弱造成空间明暗的比照,加强了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变化。明开朗活泼 暗幽深与沉静明暗比照强烈的空间景物振奋,明暗比照弱的空间景物宁谧。游人从暗处看明处,景物愈显瑰丽灿烂;从明处看暗处那么景物愈显深邃。草坪和水体构成的开敞空间显得明,林木森森的闭合空间显得暗。古典园林应用较普遍。6、虚实比照虚轻松实厚重在园林中,山是实,水是虚;建筑是实,庭院是虚;建筑四壁是实,部空间是虚;墙是实,门窗是虚;岸上的景物是实,水中的倒影是虚。虚实之间互相穿插而到达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使园林的景观变化万千,玲珑生动。虚实空间比照7、色彩比照园林中色彩要有主有次,有统一也应有变化。园林各种要素之间都有

12、色彩比照,植物,建筑,山石,道路广场的铺装,雕塑等等。特别应注意色彩比照,万绿丛中一点红;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在黑绿色松柏林的前面一株新绿的树,特别显出浓淡的比照。8、质感比照在园林绿地中,可利用植物、建筑、道路、广场、山石水体等不同的材料质感,造成比照,增强效果。利用材料质感的比照,可造成雄厚、轻巧、庄严、活泼等不同的艺术效果。不同材料质地给人不同的感觉,如粗面的石材、混凝土、粗木、建筑等给人感觉稳重,而细致光滑的石材、细木等给人感觉轻松。苔藓与天然石材搭配,突出刚与柔的比照9、疏密比照如:群林的林缘变化是由疏到密和由密到疏和疏密相间,给景物增加韵律感。10、 动静比照蝉噪林愈静,鸟鸣山

13、更幽。动静比照在园林中表现在各个方面,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木本身的千姿百态就蕴藏着一种动态美。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原本是静止的,但它的飞檐翘角在静穆中有飞动之势,静态中有动势之美。还有动势比照拟对称均衡等。调和和比照的区别就在于差异的大小,前者是量变,后者是质变,因而成了矛盾的对立面,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因而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如果只有调和,没有比照,那么构图欠生动;如果过分强调比照而忽略了调和,又难以到达谧静安逸的效果。所以,调和和比照在园林构图中是到达统一的两个对立面,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和冲突。五、 渐变 渐变是按一定顺序发生、开展的、连续的、逐渐的变化

14、。通过渐变的形式,把两个对立因素统一在同一构图之中。这种构图方式给人以既含蓄又富于变幻的情思。在园林中的应用是由一个空间转向另一个空间,采用渐变手法,注重空间过渡,使景物之间容易协调统一。不排斥园林空间的突变,如园中园的设计,封闭式庭院,风景构造自成体系,无须过渡。圆明园中的西洋园就是采用这种手法。六、 节律一韵律与节奏韵律:原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在诗歌中音的上下、轻重以及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一样音色的反复出现以及句末或行末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合时,构成韵律。节奏:是音乐术语,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符合一定的规律。节奏与韵律的关系一样之处:是它们都能使人产生对音响的美感。不同之处:韵律是一种有规律的变化,重复是产生韵律的前提,简单有力,刚柔并济,而节奏变化复杂,通过强烈的节奏,能使人产生高山流水的意境。节律是节奏与韵律所引起美感的总称。在园林中的节律1、行道树、花带、台阶、磴道、柱廊、围栏等都具有简单的节律感。2、复杂一些的如地形地貌、林冠线、林缘线、水岸线、园路等的上下起伏和弯环曲折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