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整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372305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整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化学复习题(括号里的为上一年的答案)蛋白质1、构象: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通常称为作蛋白质的构象,或高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和肽链的走向。P37(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空间排布)2、构型:是指一个分子由于其中各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而使该分子所具有的特定的立体化学形式。3、a-螺旋:P384、b-折叠:P405、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答: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就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本身的折叠和螺旋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上的所有原子(包括主链和残基侧链)在三维空间的分布是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2、球状蛋白质以聚集体形式存在,通过非共价键彼此缔合在一起,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6、结构域:是多肽链在超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绕曲折叠成紧密的近似球状的结构,在空间上彼此分隔,各自具有部分生物功能。P437、别构效应:某些蛋白质表现其生物功能时,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整个分子的性质,这种现象称为别构效应。P48(蛋白质与配基结合改变蛋白质的构象,进而改变蛋白质生物活性的现象。)8、蛋白质的变性作用答: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的化学的因素影响,其分子内部原有的高度规律性结构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都有所改变,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被破坏,这种现象称变性作用。P529、蛋白质的复性:蛋白质

3、的变性作用,如不过于剧烈,在一定的条件下变性蛋白质可恢复其活性,称为蛋白质的复性。P5310、亚基:许多蛋白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具有三级结构的亚单位组成,其中每一个亚单位称为亚基。P44(四级结构的蛋白质中每个球状蛋白质称为亚基)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基因调控1、密码子:mRNA分子中,与相邻的三个核苷酸在蛋白质合成时代表一种氨基酸,称为氨基酸的密码子。且三个碱基对为一个密码子。2、摆动配对:指转移核糖核酸反密码子的5端碱基与信使核糖核酸密码子3端碱基配对中的某种灵活性,即可与几种不同的碱基中的一个配对。3、操纵子:原核生物能转录出一条mRNA的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团及其上游的调控区域,

4、称为一个操纵子。4、遗传密码如何编码?有哪些特点?答: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复制中A-T C-G, 当转录成mRNA时 A-U C-G,而在翻译时,三叶草结构的t-RNA携带反密码子与m-RNA互补配对,每三个密码子构成一个氨基酸,翻译完成之后形成多肽链特点:方向性、连续性、简并性、摆动性和通用性(特点;1,密码无标点符号。2,一般遗传密码是不重叠的。3,简并性4,密码子中第三位碱基具有较小的专一性 5, 64组密码子中,有3组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多肽合成终止密码子 6,密码是近于完全通用的)5、mRNA遗传密码排列顺序翻译成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保证准确翻译的关键是什么?答:保证翻

5、译准确性的关键有二:一是氨基酸与tRNA的特异结合,依靠氨酰- tRNA合成酶的特异识别作用实现;二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特异结合,依靠互补配对结合实现,也有赖于核蛋白体的构象正常而实现正常的装配功能。蛋白质分解代谢1、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 甲硫氨酸,亮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组氨酸。2、非必需氨基酸:自身能合成的氨基酸。3、转氨基作用:一种氨基酸的氨基可以转移到-酮酸上,从而生成相应的一分子-酮酸和一分子-氨基酸,称转氨基作用。4、联合脱氨基作用答:是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作用配合

6、进行的过程,称为联合脱氨基作用。动物体内大部分氨基酸是通过这种方式脱去氨基的。5、尿素循环 答:尿素合成是在肝脏中进行的,经L鸟氨酸L瓜氨酸L精氨琥珀酸L精氨酸尿素。是鸟氨酸循环将氨转化为尿素,每生成1mol尿素要消耗3mol ATP,同时除氨毒,耗去CO2。6、能直接生成游离氨的氨基酸脱氨基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1)重新合成氨基酸;2)生成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3)生成氨盐; 4)生成尿素的鸟氨酸循环。 核酸1、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半保留复制:子代DNA分子中仅保留一条亲代链,另一条链则是新合

7、成的。3、冈崎片:由于解链方向与复制方向不一致,其中一条链的复制,需待母链解出足够的长度才开始生成引物接着延长,这种不连续的复制片断就是冈崎片断。4、转录:在DNA指导下RNA的合成称为转录。5、启动子 :是在转录起始点上游的特殊基因序列。6、RNA复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7、RNA转录: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4种核苷三磷酸为原料,以DNA为模板,按碱基配对的规律合成的,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称为转录。P3668、聚合酶链反应:在试管内用DNA聚合酶催化DNA的合成的技术称为聚合酶链反应。9、核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核糖核酸。P17410、试述如何决定DNA复制的准确性。答:

8、1)碱基互补配对2)DNA的双螺旋结构(提供了精确模板)3)半保留复制4)边解旋边复制边螺旋 酶1、全酶:属于缀合蛋白质的酶除了氨基酸残基组分外,还含有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等化学成分,这类酶又称为全酶。P143(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2、酶的辅助因子:非蛋白质部分称为全酶。P1433、酶活力: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力单位U。P1764、酶的比活力:每mg酶蛋白中所具有的酶活力或每kg酶蛋白中含有的kat数。P1765、米氏常数:当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mol/L。P1616、别构酶:许多酶除具有活性部位外,还具有调节部位,酶的调节部

9、位可以与某些化合物可逆地非共价结合,使酶发生结构的改变,进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这种酶活性的调节方式称为酶的别构调控。具有别构调控作用的酶称为别构酶。P168(由多个亚基组成,某些小分子酶活性中之外的别构部分或调解亚基结合,使酶构象改变,从而活性改变,这种调解方式为别构调解,这种受调的酶为别构酶。)7、酶原激活:在特定蛋白水解酶的催化作用下,酶原的结构发生改变,形成酶的活性部位,变成有活性的酶,称为酶原的激活。P172(酶原转变为酶的过程,实质上是酶活性部位形成或暴露的过程)计算:1、某一个酶的Km=2410-4 mol/L,当S=0.05mol/L时测得v=128 mol/Lmin,计算出底物

10、浓度为10-4 mol/L时初速度。答: 2、某酶制剂的比活力为42单位/mg蛋白,每ml含12mg蛋白质,计算当底物浓度达到饱和时,1ml反应液中含:1)20 l酶制剂;2)5 l酶制剂时的反应初速度。解:由题意知:每mL酶制剂含有4212=504U 20L酶制剂含有2010-3504=10.08U 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为10.08mol/mL.min 5L酶制剂含有510-3504=2.52U,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为2.52mol/mL.min 生物氧化1、呼吸链答: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分子,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此体系通常也称为电子传递体系或

11、电子传递链,在高等生物中成为呼吸链。2、氧化磷酸化作用答:是指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将生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自由能转移而使ADP形成高能ATP的作用。3、底物水平磷酸化答:是在被氧化的底物上发生磷酸化作用,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高能磷酸化合物的中间产物,通过酶的作用可使ADP生成ATP。 糖代谢1、糖酵解途径:是指细胞在胞浆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ATP的生成。2、糖酵解:是指在缺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或乳酸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ATP的生成。3、糖异生:许多非糖物质(如甘油、丙酮酸、乳酸以及某些氨基酸等)能在肝脏中转变为糖原,称糖异生作用。4、别构调

12、节:酶分子的非催化部位与某些化合物可逆地非共价结合后发生构象的改变,进而改变酶活性状态,称为酶的别构调节。5、底物水平磷酸化答:是在被氧化的底物上发生磷酸化作用,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高能磷酸化合物的中间产物,通过酶的作用可使ADP生成ATP。 脂肪代谢1、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的特有产物即:乙酰乙酸、-羧丁酸和丙酮。2、不饱和脂肪酸:当脂肪酸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双键时,就被称为不饱和脂肪酸。除饱和脂肪酸以外的脂肪酸就是不饱和脂肪酸。3、必需脂肪酸:是指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但机体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哺乳动物由于缺乏在脂肪酸第九位c原子以上位置引

13、入不饱和双键的去饱和酶,所以自身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从植物获得,称为必需脂肪酸)4、脂肪酸的b -氧化答:(1) 脂肪酸仅需一次活化,其代价是消耗1个ATP分子的二个高能键,其活化的酯酰辅酶A合成酶在线粒体外。(2) 长链酯酰辅酶A需经肉碱携带在肉碱转移酶的催化下进入线粒体氧化。(3) 所有脂肪酸b-氧化的酶都是线粒体酶。(4) b-氧化包括脱氢、水化、脱氢、硫解四个重复步骤。叙述:1、计算1摩尔16碳软脂酸经-氧化、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系统彻底氧化成CO2和H2O时,所得的ATP的摩尔数。答:以软脂酸(CH3CH2 14COOH)为例,1 mol软脂酸完全氧化为乙酰辅酶A共经过7次b

14、-氧化,生成7个FADH2( 1.57= 10.5 ), 7个还原型NAD(2.57= 17.5 ),产生10.5+17.5=28mol ATP和8个 乙酰辅酶A 。 8mol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可生成108=80 mol ATP,活化过程消耗2个ATP,因此净得 ATP为 28+80-2=106mol,脂肪代谢的能量有33.1%以ATP的形式贮存起来。2、乙酰CoA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请列出。三羧酸循环、脂肪合成、酮体生成、胆固醇合成等。3、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答:(1) 供给生物体能量。 (2) 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转化的枢纽。 (3) 三羧酸循环所产生的各种重要的中间产物,对其它化合

15、物的生物合成也有重要意义。(4) 三羧酸循环中有机酸的形成,既是生物氧化基质,也是一定生长发育时期一定器官中的积累物质。4、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物学意义。答:(1) 产生NADP,为生物合成提供还原力。(2) 产生磷酸戊糖参加核糖代谢。(3) NADPH使红细胞中还原谷胱甘肽再生,对维持红细胞还原性有重要意义。(4) 磷酸戊糖途径是植物光合作用中从CO2合成葡萄糖的部分途径。(5)有氧情况下,有能量的产生。5、糖代谢与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糖代谢与脂肪:答:糖变成脂肪的化学步骤是先经过酵解作用变成丙酮酸,丙酮酸经氧化脱羧变成乙酰辅酶A,再经过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即可变成双数C原子的脂肪酸。脂肪分子中所含的甘油可以经糖原异生作用变成糖,由脂肪分子所含的脂肪酸分解而成的乙酰辅酶A也可能通过三羧酸循环转变成草酰乙酸后,有少量转变为糖。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答:糖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可转变为丙氨酸,a-酮戊二酸可转变为谷氨酸,草酰乙酸可转变为天冬氨酸。蛋白质转变为糖的步骤是:首先水解为氨基酸,氨基酸经过脱氨可变为a-酮酸,a-酮戊二酸可以经过TCA循环变成草酰乙酸,经烯醇丙酮酸羧激酶作用变成烯醇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