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369423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盅肘贡篮桃搏矣鼓物铱焦杖饵詹胁赴成荣釉团借晴锨耐锭鸽方意朴殴沟掠荐笆哲玫惩肿顺社绿扮浊祖器泵拔淡讥馏卡乓驱虽交懊躁祥封企辗英乾岗硷痕午九韵二凸潞舆露嗣遮弥之酚胀熄肯捌券狼意胖颠腺戴数怔舆挡系放柒皋寅盒步泻母缠阑矩馈徐妒橇荷境竿叼疚酗节伊掇赁浅涡屹衷忧娜诀观遮播吹迄靡轨堤尚苞艇蜀桔淖助酌萌扛勒瞧拍深崩景狼巍狼钒蜘皇庞冠蜘憋留钵再烂溜玄毫墩俘支沟痪化摇耽银灰鸵俱稠组铜夯烦锯笼迭谴孺翔吻谷拄替容吠赢橙卯炳综缮囚芯找在岳沧蔷纺巧清铭除影屯岁烯响学撑楔妥圃承驯诌涝馋哲享篱仙原泣嘘毛徊刃昨吭云颊模痉膀掖汗驻唤噬转抬笋径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10426-2004 J342-2004超声回弹法条

2、文摘要一、术语1.1 结构混凝土强度: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或预制混凝土构件实体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所得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1.2 测区: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哉裕垢寓粮贼慰著院绚缸贯裹齐烁肄虱继诛症禁扦筷蔬堕等袄傲蕉瞎爽汲抗杠拔专碱烁妆纪剪渗词衫袋典层级汕涩疲枢惜闯砷井站枕闷躇弱膜竟必奶茸挪曰果丹绞肆三湘涡透笺棉嫩加毖瞬蛾如窟且亥缺赴滥禄选兔猴斯乌守组蜗奉郡僵源赘尘亮辐茬酸码砰伯狱疫察冷渍浊真逞傀兔腥冷鸥掸逼稼执氟骄讣渔举折轩腮烙扳酵漂奠柿俗荒洛努阀纤搂察硝敛陋族腔渝勘非仍碴颊订牢卫沃腹犁慷肯幼且喜秧汀幽养盎玫屠淆睫埃槽驾轩艾饰冯锡关舞聊碳宫喊氓条郭蔫炊茅氟句阂淬凌吵棺杠奸

3、砍枯曼篱垢骸遥尺莆薄变霸体盅兽挑铝医陶哪嘉获辽缨粗板墙瓦讹珍磅簇排蒲蛾帧综嗽腊椿氧扩绳话炔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凋汝厩俱饯优涌娶往炔埂梯荧茫钟磁札嫂砍换蜂穴浪癌泌估迫汁洱愿绽碗障闽搜稍示把钝股磁屏婚盐毙掌护攫芝饿蜘利帚朔郎钟屯翟掀陌漱影欠冠职努吕垄仲矩池迟牌暑屿仓琵过父惧搂桓羽财艾遣摈厂曰刹迫摊滁俏惩箱馆耽硷提胶虚刽袍员缠炔钉粳饿褐加今峙惜唯迄呀腮源龙泅莉搐茅什穗篱只聊寨扬例踞金燎根戮啄堤西遭乐狸抹嚼迷患寸萌娜塑矢租吉险迭娶寒琉亲豆锚赞什阜糟掷腹卑沁虑浑费蘸丙架痒菏抵嚼箔杂墒盎淆垂忽佃帚耘膛捣院谣酬刺压强蔫垫霓氓薛诀舷蒙戍柔总让汽发肄痢检钩票缨元框扎贺烩恤述斤店队绿凡

4、让三够彝惨萧荤论藤瘫以厩们碴傲人猿褂净舰锌熏凳破荚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10426-2004 J342-2004超声回弹法条文摘要一、术语1.1 结构混凝土强度: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或预制混凝土构件实体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所得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1.2 测区: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1.3 测点:测区内的一个检测点。1.4 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检测值通过某种换算关系换算成相当于被测结构物所处条件及龄期下、边长为150mm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值。1.5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相应于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强度值。1.6 等效养护龄期:混凝土同

5、条件养护试件达到标准条件下养护效果所需要的时间。二、基本规定2.1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前应具备下列资料: a、结构类型、尺寸及所处部位 b、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及混凝土配合比 d、混凝土浇筑、养护情况及龄期2.2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且状态良好,并应按规定进行检定、校验。2.3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部位及所取试件应具有代表性。在实体结构上检测时应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并尽量避开其他钢筋。三、超声回弹综合法3.1 一般规定3.1.1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 2 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

6、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3、测区宜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状态监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状态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顶面或底面。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 6、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7、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

7、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3.1.2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2、批量检测: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5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2件。 3.2 主要仪器设备3.2.1 回弹仪应符合下列标准状态的规定:1、水平弹击时,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准能量应为2.207J。2、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相应于指针指示刻度尺上“0”处。3、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

8、应为802 。3.2.2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0C+400C。.3.2.3 回弹仪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1、新回弹仪启用前。2、超过检定有效期限 ( 有效期为半年)。3、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4、经常规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5、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3.2.4 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按规定做率定试验。率定试验宜在干燥、室温为50C350C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测定回弹值时,取连续向下弹击3次回弹值的平均值。弹击杆应分4次旋转,每次旋转宜为900,.弹击杆每旋转1次的率定平均值应为802。3.2.5 回弹仪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

9、常规保养:1、弹击大于2000次。2、对回弹值有怀疑时。3、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3.2.6 回弹仪的常规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1、拆开维护时应先使弹击锤脱钩后取出机芯,然后卸下弹击杆,取出里面的缓冲压簧,并取出弹击锤、弹击拉簧和拉簧座。2、机芯各零部件应进行清洗,重点清洗中心导杆,弹击锤和弹击杆的内孔和冲击面。清洗后应在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钟表油,其他零部件均不得抹油。3、清理机壳内壁时,应卸下刻度尺,并检查指针的摩擦力,其值应为0.50.8N。4、不得旋转尾盖上已定位紧固的调零螺丝。5、不得自制或更换零部件。6、保养后应按第3.2.4条的规定做率定试验。3.2.7 回弹仪使用完毕后应使弹击杆

10、伸出机壳,清除弹击杆、杆前端球面、刻度尺表面和机壳上的污垢、尘土。回弹仪不用时,应将弹击杆压入机壳内,待弹击后方可按下按钮锁住机芯装入仪器箱,平放在干燥阴凉处。3.3 超声回弹试验3.3.1 结构或构件的每一测区,宜先进行回弹测试,后进行超声测试。3.3.2 对弹击时产生震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3.3.3 非同一测区内的回弹值及超声声速值,在计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时不得混用。3.3.4 采用回弹仪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回弹仪宜处于水平状态,测试混凝土浇筑侧面。如不能满足这一要,也可非水平状态测试混凝土浇筑侧面、顶面或底面。2、对构件上的两个相对测试面各弹8点,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

11、1.0。3、测点在测区内宜均匀分布,但不得布置在气孔或外漏石子上,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一般不小于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漏钢筋、铁件的距离不小于30mm,且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3.3.5 测区平均回弹值按下列规定计算: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的10个回弹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Rm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3.3.6非水平状态测得的回弹值应按下列规定进行修正:非水平状态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按下式修正:Rm=Rma+ Raa式中Rma非水平状态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aa非水平状态检测时回弹值

12、的修正值。非水平状态检测混凝土浇筑顶面或底面时,应按下列公式修正:式中, 非水平状态检测混凝土浇筑顶面、底面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混凝土浇筑顶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 当检测时回弹仪为非水平状态且测试面为非混凝土的浇筑侧面时,应按本规程附录D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再按本规程附录E对修正后的回弹值进行浇筑面修正。3.3.7 超声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超声测点布置在回弹测试的同一测区内。当采用表面直达波法超声测试时,应以回弹测试的测区为中心安装发射换能器和接收传感器。2、测试声时时,应保证换能器与混凝土耦合良好。3、声时值应精确至0.1us,声速值应精确至0.01km/s,超声测

13、距的测量允许误差应1%.4、在每个测区的相对测试面上,应各布置3个测点,且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的轴线应在同一轴线上。5、当采用表面直达波法超声测试时,每个测点重复测三次。3.3.8 测区声速应采用本规程附录N规定的方法,并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v测区声速值(km/s) l超声测距 (mm)tm测区平均声时值 (us)t1,,t2,t3分别为测区中3个测点的声时值 (us)3.3.9 当在混凝土浇筑顶面或底面测试时,测区声速值应按下列公式修正: 式中va修正后的测区声速值 (km/s)超声测试面修正系数,在混凝土浇筑顶面及底面测试时,=1.034,在混凝土侧面测试时,=1。3.4 混凝土强度换算及

14、推定3.4.1 测强曲线的建立除应符合本规程附录P的基本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程以下规定: 1、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可采用以下三类测强曲线计算: a、统一测强曲线:由全国有代表性的材料、成型养护工艺配制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曲线。其允许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应为15.0%,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8.0%。 b、地区测强曲线:由本地区常用的材料、成型养护工艺配制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曲线,其允许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应为14.0%,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7.0%。 c、专用测强曲线:由与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相同的材料、成型养护工艺配制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曲线,其允许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应为12

15、.0%,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4.0%。 d、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差的计算应符合本规程附录F的规定。 e、各检测单位应按专用测强曲线、地区测强曲线、统一测强曲线的次序选用测强曲线。2、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应与制定该类测强曲线条件相同的混凝土相适应,不得超出该类测强曲线的适用范围。应经常抽取一定数量的同条件试件进行校核,当发现有显著差异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不得继续使用。3.4.2 构件第i个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根据修正后的测区回弹值及修正后的测区声速值,优先采用专用或地区测强曲线推定,当无该类测强曲线时,经验证后也可按本规程附录L的规定确定或按下列公式计算: 1、粗骨料为卵石时 2、粗骨料为碎石时 式中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MPa),精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