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制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301509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制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层妇幼卫生业务指导制度 一、制定年度妇幼卫生业务指导计划,有指导人、指导时间、地点及指导内容。 二、对乡镇、社区业务指导每两月一次,每次指导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乡镇。 三、全年每个乡镇至少业务指导2次。 四、妇幼卫生业务指导以妇幼卫生监测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孕产妇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妇幼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等为重点进行,同时做好妇女“两病的筛查基础工作。 五、加大对四个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乡镇的督导力度,对年度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活产儿、出生缺陷及死胎、死产进行严格的漏报调查指导. 六、下乡镇、社区进行业务指导有指导记录、有整改意见。 七、

2、每次的业务指导后的通报,要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县、乡医疗卫生单位及社区服务站. 八、全年的业务指导计划、通报、记录装订存档.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一、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重点内容和培训目标。 二、年内至少举办期县、乡妇幼专干、社区卫生人员培训班. 三、培训通知经卫生局核准后以文件形式下达至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培训前3天先在网络上通知培训的相关事宜。 四、培训实行签到制度。迟到、早退或不参加培训的单位和个人,在年终考核中将扣除相应的分值。 五、培训课程,培训资料、内容要有实用性、先进性。 六、培训内容符合我县妇幼保健工作实际,以妇幼卫生监测、孕产妇和6岁儿童保健管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

3、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叶酸投服和“两病”筛查为授课主题。 七、培训前要掌握妇幼专干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训后要对培训内容进行测试,以检验培训效果。八、健全培训档案。培训结束后要将培训计划、培训通知、培训签到册、培训内容、课程表、试卷及培训小结等装订存档.托幼机构人员培训和定期督导制度 为加强对全县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提高我县托幼机构保健工作的质量,特制定我县托幼机构人员培训督导制度。一、年内至少举办期全县托幼机构人员培训班,授课内容要针对托幼机构保健管理、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规范等为主要重点.二、幼儿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幼儿每学期开学

4、前,须在妇幼保健站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血色素、肝功能等检查.测后要做记录,并进行健康分析,及时矫正缺点。每个入托幼儿应建立健康卡片或档案。三、托幼机构要了解幼儿疾病史、家族史及生活习惯,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过后无症状者,才可入园。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也要参加工作前的健康体检,包括胸透、肝功能、大小便及阴道滴虫检查,无传染病者方可就职。四、托幼机构要坚持晨检及全日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看有无发热,二看:咽部、皮肤和眼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五、每学期要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保健及膳食营养知识,利用宣传

5、栏及时向家长宣传、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对有病的幼儿当面向家长交代清楚采取措施,每周食谱和每季度营养计算结果向家长公布.六、培训托幼机构保健人员对幼儿的每次查体、职工查体均做好记录,对幼儿体格发育、膳食营养进行评价。七、对托幼机构每年进行2次督导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各种检查记录(每天消毒记录、幼儿的特殊情况记录、幼儿生长发育图谱、营养评价、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八、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处理,并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兴化市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制度 一、结合妇幼卫生年报、“三网监测”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信息资料的上报情况,对全市42个乡镇和城区医疗单位城镇社区进行质

6、控抽查。时间从上一年0月1日-本年度年9月1日。 二、对妇幼卫生年报中所有指标进行检查,重点核查生命指标以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指标,填写妇幼卫生年报生命指标漏报表和妇幼卫生年报保健服务指标质控结果汇总表等质控表卡册。 三、尤其对本年度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活产数、出生缺陷及死胎死产漏报情况进行检查. 四、5岁以下儿童死亡、新生儿出生缺陷、活产儿及死胎死产漏报质控抽取全市三分之一的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个行政村。孕产妇死亡漏报情况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全面调查。五、质量控制要在查阅各乡镇年报质量的基础上,走访城区各家医院、疾控中心、乡镇派出所、火葬场、计生办、并询问村医、妇女主任等知情人,了解

7、该乡镇当年的活产、死亡情况,并深入各接生单位查阅分娩记录、产儿科出入院登记、医院死亡证明、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乙肝疫苗接种、“降消项目”、死亡登记及住院病历等资料,积极寻找漏报线索。 六、对乡村两级的年报资料进行逐级核对.七、1月30日前完成各级补漏,11月日前进行网络直报,1月5日前将质控小结、质控表上泰州市妇幼保健所。 兴化妇幼保健所 二0一一年一月妇幼卫生信息安全制度 为加强全县妇幼卫生信息系统规范管理,提高妇女保健工作质量,保障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内数据的质量与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一、全县妇幼保健机构统一使用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系统包含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和妇幼卫生监测、孕期艾滋病、梅毒

8、和乙肝监测等信息资料以及孕产妇和儿童的个人信息. 二、县医院、中医院、博爱医院、各乡镇卫生院、城镇社区为妇幼卫生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对妇幼卫生系统妇幼安全和保管责任。 三、各使用单位和使用人员对信息系统内数据要严格保密,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对外提供信息系统中的任何信息,不得调用或拷贝信息数据另作他用,日常分析的数据要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或利用网络传播。 四、各使用单位对数据信息资料应进行分级管理,不同人员管理不同级别的资料。 五、各使用单位须与信息人员签订安全协议. 六、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和系统维护人员 管理,建立信息保密制度。七、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外泄露孕产妇及儿童个人信息资料,

9、违者将给于通报批评,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妇幼卫生信息报告管理制度一、开展辖区内妇幼卫生信息的搜集、整理、上报、分析和反馈以及质量控制等信息管理工作。专干要高度重视妇幼信息填报制度,落实专人负报工作.二、认真填报各种报表及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及儿童死亡卡。三、各种资料登记齐全,上报数据及时准确。必备的登记资料有:出生登记,分娩登记、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育龄妇女死亡登记、死胎死产及出生缺陷登记、孕产妇系统管理登记、高危孕产妇筛查记录、高危孕产妇抢救转诊登记及随访记录、培训记录、下对记录,孕产妇及儿童保健管理卡、册、新生儿疾病筛查记录、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登记、出生医学证明登记。四、严格执行报告程

10、序和时间要求.1月10日上报上年第4季度情4月0日报当年第一季度情况,7月10日报第季度情况,10月10报当年第三季度情况,实行专干例会报表制度,并于表及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表一起上报县妇幼保健站。五、发生新生儿死亡。要在7日内进行院内死亡病例讨论,并按时填写、上报医疗机构新生儿死亡调查表.六、加强信息质量控制,保证填报信息的真实、准确。七、服务信息归口管理,保证信息资源统一规划和共享。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管理费用卫生信息资料,保证信息安全,依法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八、执行国家有关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和信息系统标准,贯彻落实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九、开展与辖区内各类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11、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公安户籍机构和民政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协作。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1、对高危孕妇进行专册登记、专案管理,并在保健手册上注特殊标记,定期随访,做好随访记录.2、按高危妊娠的程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轻度高危妊娠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定期检查、观察处理,重度高危妊娠由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负责诊治。病情缓解后返回,由乡卫生院负责定期随访。3、凡高危孕妇必须住院监护分娩,中、重度以上高危孕妇必须转送到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住院分娩。4、凡属妊娠禁忌症者,应送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确诊。5、提高高危孕妇的监护手段,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对母婴有利的分娩方式、决定计划或适时分娩,确保母婴安全。6、高危孕

12、妇的产后访视,由乡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负责实施。7、高危孕产妇实行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全程追踪随访。 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 一、各辖区内发生孕产妇死亡,要立即进进行调查,填写相关资料,并在24小时内向卫生局及县妇幼保健站报告. 二、各医疗机构院内发生孕产妇死亡之后,要配合妇幼保健站调查并提供孕产妇死亡全部原始病历复印件及病例摘要,认真组织院内孕产妇死亡病例讨论和评审,确定死亡诊断和评审结论,填写孕产妇死亡调查表等相关资料,3日内上报县妇幼保健站。 三、孕产妇死亡之后需进行县级评审。1、成立县级孕产妇死亡评审小组,小组成员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妇幼保健等相关人员组成。评审有县卫生

13、局牵头、县妇幼保健站组织,邀请县孕产妇死亡评审小组参加,分管妇幼卫生的副局长主持评审会。2、评审组专家根据孕产妇死亡调查资料进行个案分析,明确死亡诊断,根据发生孕产妇死亡过程中医疗、保健、诸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干预措施,最终完成孕产妇死亡评审个案分析报告. 3、经市级讨论评审后,进一步完善相关资料并备案. 四、严格按照孕产妇死亡评审规范和孕产妇死亡评审的十二格评审标准和程序进行,做出明确死因诊断及评审分类。 1、可避免死亡:根据本县医疗保健设施,技术水平以及个人身心状况,应能得到妥善处理,但其中某一环节处理不当或失误造成的死亡。 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限于本县医疗保健设施、技术水

14、平或个人家庭缺乏卫生知识,拒绝卫生指导或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死亡,如改善上述条件可避免死亡。 五、评审方法 1、县级孕产妇死亡评审一季度评审一次或随时进行。 2、评审内容主要为病例讨论,明确死亡原因和基础疾病,总结医疗保健中的经验教训,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 3、按照“十二表格”及“三个延误”理论进行。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掌握新生儿说完资料的根本目的,在于减少新生儿死亡,保护新生儿健康,并为制定新生儿生存、保护战略措施提高依据. 一、建立健全新生儿死亡评审机制 1、成立金塔县新生儿死亡评审领导小组,主管妇幼卫生保

15、健的副局长任评审小组长,聘请县直医疗机构儿科、内科、妇产科、妇幼保健等专家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妇幼保健站。2、县级医疗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新生儿死亡报告工作。发生在辖区内及医疗机构内所有新生儿死亡均应在7天内填写医疗机构新生儿死亡调查表,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告县妇幼保健站。 、各单位均应制定相应的新生儿死亡管理制度。院内发生新生儿死亡之后,要认真组织院内新生儿死亡病例讨论,明确死亡诊断,开评审会时提供新生儿死亡全部原始病历复印件及病例摘要。 4、县妇幼保健站组织评审专家对本县医疗保健机构所有新生儿死亡进行评审,并收集评审组负责完成的“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新生儿死亡总结报告。 二、新生儿死亡报告评审对象 凡发生在本县内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全部新生儿死亡。 三、新生儿死亡评审程序及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