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2009年校舍改造工程建设可研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300060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2009年校舍改造工程建设可研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2009年校舍改造工程建设可研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2009年校舍改造工程建设可研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2009年校舍改造工程建设可研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2009年校舍改造工程建设可研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2009年校舍改造工程建设可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2009年校舍改造工程建设可研(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2009年改造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法人责任制实施方案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2009年校舍改造工程项目性质:新建、改扩建项目业主: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项目负责人:张勇建设地址:重庆市綦江县东溪镇正街283号建设内容:新建学生宿舍1000平方米(购置生活设施),新建学生食堂2500平方米,改造体育场5000平方米(规范设置300米橡胶环形跑道田径场),配套建设生化池、道路及环境工程。建设总投资:本项目计划总投资675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和市专项投资。建设工期:9个月,2009年3月-2009年11月。二、项目业主简介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位于东溪镇

2、正街,全镇幅员面积157平方公里,有20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户24064户,覆盖人口81597人。学校占地15355平方米,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有31个教学班,学生1717人,其中住宿生855人。常年办学规模为30个教学班,学生1500人。三、项目所在区县概况项目所在地位于綦江县境内。綦江县位于重庆南部,距重庆市主城区55公里。东连万盛,西邻江津,南接贵州,北靠巴南,是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中离主城区最近的县之一,也是渝南及黔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素有“重庆南大门”、“中国西部齿轮城”、“中国农民版画之乡”美称。綦江县在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发展战略的定位

3、是重庆市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能源、冶金、制造业基地,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南部城镇拓展带,是当前重庆市主城“退二进三”乃至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也成为内引外联、聚资聚财的热土。全县南北长82公里,东西宽48公里,幅员面积2182.14平方公里,南高北低,平均海拔920米,辖20个街镇,47个居委会,314个村,2629个社,总人口94.69万人,常住人口83.24万人。綦江县共有普通中学58所,中等专(职)业学校11所,小学384所,幼儿园43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0%,小学六年巩固率100%,毕业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100%,巩固率98.9%,毕业率98.4%

4、。四、项目所在辖区概况东溪镇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南边缘,贵州大娄山脉北端,地处綦江县南部,东接扶欢镇,西邻重庆旅游区丁山湖,并与贵州习水县的寨坝大坡等地接壤,地邻赶水边贸重镇,北靠篆塘。有20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户24064户,覆盖人口81597人。学校占地15355平方米,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有31个教学班,学生1717人。五、项目所在区域地理图 拟建项目所在地六、主要结论本项目依据中央和重庆市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的要求,充分尊重学校特色和区域的独特性,重视学校环境与原有设施配套,贯彻节约资源的原则。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基本达到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5、使学校办学条件均衡发展、逐步趋于完整,并满足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青少年创造一个适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所以本项目可行性良好。第二章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一、报告编制主要依据1、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教育部财务司关于编报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2009年计划投资的通知;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报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计划的紧急通知;3、綦江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4、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824号);5、2008年重庆市建筑工程计价定额、2008年重庆市安装工程计价定额、2008年重庆市安装

6、工程计价基价表、2008年重庆市装饰工程计价定额;6、业主提供的区域、学校及其他相关基础性资料等;7、本项目适用的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政策法规等。二、研究范围通过对本项目的建设背景、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合理分析,对建设规模和内容及招标方案进行简要描述,对工程投资进行估算,对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论述本项目的可行性。第三章项目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背景(一)綦江县教育事业发展背景“十五”期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全面推进綦江县教育事业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

7、,职业教育稳步推进,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水平全面提高。 2007年底,綦江县共有普通中学58所,普通中学教师3645人,当年招生18990人,在校生54809人,毕业生13518人,中等专(职)业学校11所,教师325人,当年招生1756人,在校生5032人,毕业生1105人;小学384所,小学教师4292人,当年招生9487人,在校生67190人,毕业生14185人,幼儿园43所,幼儿园教师343人,在园儿童11601人,幼儿园招生900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0%,小学六年巩固率100%,毕业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100%,巩固率98.9%,毕业率98.4

8、%,高中阶段入学率84.5%;三残儿童入学率98.0%,脱盲巩固率100%。(二)綦江县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十五“期间,綦江县教育发展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全县具有高等和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二是教育发展不平衡。全县城乡之间、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三是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资源短缺,影响了教育的更快更好发展。(三)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校舍现状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现有学生宿舍2047平方米,学生食堂450平方米;学生厕所90

9、平方米;体育场5000平方米,场地四周环境没有处理。现状调查如下:在校生数(人)寄宿生数(人)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生厕所()体育场地()17178552047450905000 为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促进綦江县青少年受中等阶段教育的普及,提升綦江县教育形象,达到綦江县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因此,提出建设本项目。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綦江县教育事业“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的要求1、改革发展指导思想的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努力办好

10、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高市民素质,为綦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2、改革发展基本思路的要求突出四项重点工作:一是以实施高质量、高标准“普九”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二是以中小学标准化、寄宿制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三是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重点,坚持普职协调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四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形成城乡教育之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新局面。3、改革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到2010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基本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下简称“双高普九”);

11、学校建设全面达标,优质教育资源大幅增加,基本实现教育公平;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及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形成特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教育基本能够适应和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到2020年,建立起较发达的基础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开放的学习型社会;高水平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继续教育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居全市中上水平,实现由人口大县向人力和人才资源强县的历史性跨越,努力把綦江建成重庆市教育强县。4、改革发展具体目标的要求不断提高“两基”水平,大力推进“双高普九”,推进义务教

12、育均衡发展,保证小学、初中掇学率控制在0.3%和1%以内,其它主要指标达到“双高普九”要求。为实现綦江县教育改革的突破,达成上述目标,形成协调、均衡的教育新局面,本项目的建设非常必要。(二)是学校均衡发展的需要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102人,学生1717人,其中寄宿生855余人,申请住校的有近1100人。而现有学生宿舍2047平方米,食堂450平方米,简易体育场5000平方米。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规定,初级中学学生宿舍的使用面积应达到3.30m2/生,学生食堂的使用面积应达到1.2m2/生,运动场应规范设置200-300米环形橡胶跑道田径场,还应适量设置球类、器械等运动场地。现有

13、学生宿舍、食堂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体育场硬化不全,晴天全是灰,雨天积水深,使学生们的体育活动不能得到较好的开展,这一情况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本项目的建设可保障学生就餐,减少外出,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提高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传染,为东溪镇初级中学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标准的学习环境,逐步消除学生合铺和校外租房等现象,有效满足路途较远学生和农村留守学生寄宿需求,为促进学校健康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项目的建设非常必要。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綦江县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綦江县深入推进“科教兴县”战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将控辍保学列入

14、镇政府目标考核,严格实行“三长一主任负责制”,落实民工子女就读学校,强化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确保普及程度达到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市、县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把教育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予以优先和适度超前发展。切实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统筹领导。(二)綦江县不断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结合綦江城镇化加快的实际情况和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高中发展城区”的原则,稳妥调整各级各类学校布局,大力推进綦江县寄宿制初中、小学和标准化学

15、校建设。“十一五”期间,拟逐步新建、撤并公办中小学校127所,其中,新建小学2所,新建职教中心1所,撤并村小107所,初中校点15所,高中校点2所。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强化教育网络管理,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促进各地区、学校的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綦江县县教育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三)前期建设条件已完善1、用地条件本项目的建设用地属于校园划拨规划用地,无拆迁,有条件完全使用土地。2、前期准备情况綦江县政府高度重视2009年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召集各相关部门进行多次会议研究,一致同意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工作上的协调配合。学校建设项目前期手续基本办理完善。3、资金来源本项目资金由中央和市统一安排,到位快,有保障。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能使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达到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的基本要求,保障学校健康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加快綦江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升綦江县教育形象,构建和谐教育、和谐校园。所以,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章 工程建设指导思想及内容一、指导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