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295989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夸父逐日》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夸父逐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有感情地诵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2掌握基本的文言词汇,能正确翻译翻译文言文。3理解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学习重点;1 积累文言词汇,熟读课文,背诵夸父逐日。 2。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二知识链接1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全书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5卷。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地理、动物、植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记载了一些神话寓言故事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天、

2、后羿射九日等。山海经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经西汉刘歆校书,才形成现在的书籍。 2. 关于神话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中国古代神话作品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歌颂劳动创造;赞美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精神;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总之,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3 关于夸父 夸父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山海经海外

3、北经还记载着一个“博父国”,经前人考证,“考夫”即“博父”,其国中的人都是巨人。所以茅盾在中国神话ABC中认为夸父不仅是人名,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 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山海经大荒北经注解:载天 :即“戴天”,山顶连接着天,形容极高。珥:戴在耳朵上的饰物。这里用作动词。把:手里攒着。后土生信:“后土”和“信”,都是神话中的人名。日景:日影,即日光。逮:追上。禺谷:又叫“虞渊”,是神话中太阳出入之处。将:乃,就。.名人评夸父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日

4、竞走”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检测内容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划出句子朗读停顿: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2、释义:(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夸父与日逐走,逐: 走:入日: 渴,欲得饮,欲: 得: 饮:饮于河、渭; 饮: 于: 河、渭:河、渭不足 不足:北饮大泽。 北: 大泽:未至, 至:道渴而死。 道: 而:弃其杖, 弃: 其:化为邓林。 邓林: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省略句和倒装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其

5、杖,化为邓林。4、背诵课文。二、交流拓展,体会精神:请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夸父临死前抛出手杖化成桃林又是为了什么?说说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夸父逐日的故事寄托着古人怎样的愿望?三。拓展延伸:1神话一般在写作手法上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示例:(“化为邓林”画面)夸父十分疲惫,渴死在半路上。倾刻间,雷电轰鸣,北风呼啸,被遗弃在路边的那根拐杖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独自旋转。突然,一声霹雳,拐杖下坠到地底下,粉红的桃林拔地而起,蜜蜂在桃花中采花酿蜜,蝴蝶在林间追逐嬉戏。 2翻译: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