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科学不倒翁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295144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案科学不倒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园教案科学不倒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园教案科学不倒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园教案科学不倒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园教案科学不倒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案科学不倒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案科学不倒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案科学不倒翁【篇一: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不倒翁】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不倒翁 活动目的:1、在观测、动手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体验自主摸索的乐趣。 、能运用恰当材料制作不倒翁,并与同伴交流和展示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和成果。 、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因素是:一是上重下轻,二是底面大圆滑,简朴理解物体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科学道理。 活动准备:1、不倒翁一种、乒乓球、沙石、彩色卡纸、胶带、彩色笔等。2、铅笔、课本、装了半瓶水的塑料瓶等物体若干。 活动过程: 1、语谜语导入:一种老爷爷,别看年龄大,走路左右摆,就是不倒下。 2、出示不倒翁,引起幼儿参与的爱好。 (1)教师让不倒翁动起来

2、,并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怎么推它也不倒下? (2)幼儿分组,带着问题去操作、摸索和发现不倒翁的不倒的因素。 (3)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种参与者,引导者。 3、进入集体活动环节,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不倒翁的外型特性:它的底部是什么样子?它的顶部是什么样子?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不倒翁为什么不倒?(3)教师小结:不倒翁不倒的因素一是它的身体上重下轻,底部有一块较 重的铁块;二是底面面积较大并且圆滑,向一边倾斜时,重力的作用使它摇晃起来。、摸索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朴道理。 ()幼儿分组操作铅笔,塑料瓶,课本等让操作物体站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引

3、领。 (2)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用不同的措施让物体站立,寻找发现物体稳 定性与物体的什么特性有关系。铅笔为什么锥部在下时,它站立不起来? ()操作不倒翁,让它左右大摇大摆,发现重心与重力作用之间的简朴的 关系。 (4)教师小结:通过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发现底面面积越大,物体越稳定;通过操作不倒翁,当不倒翁倒向左边时,重心和重力作用线在 接触点的右边,反之相似;不倒翁倾斜的限度越大,重力产生的作用 就越大,摆动就越大。 5、讨论制作材料和措施。 (1)自己做一种不倒翁需要哪些材料呢?并出示为幼儿准备的制作材料。 (2)幼儿尝试自制不倒翁,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协助。 活动结束: 幼儿展示自己制

4、作的不倒翁,边玩不倒翁边念儿歌边动作结束。附儿歌: 不倒翁,真好玩,样儿长很独特; 头儿小来,身儿大,头儿轻来,脚儿重; 左推它不倒,右推左右摇; 倾斜度越大,摆动它越大;往左倒,重心和接触点在右; 往右倒,重心和接触点在左;摇摇摇,摆摆摆, 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篇二:大班科学活动设计:可爱的不倒翁】不倒翁不倒的因素是:一是上重下轻,二是底面大圆滑。2、简朴理解物体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朴科学道理。3、萌发幼儿对科学的摸索欲望。(二)活动准备:不倒翁数个;木板、锥体等物体若干。(三)活动过程:、谜语导入:一种老爷爷,别看年龄大,走路左右摆,就是不倒下。2、出示不倒翁,引起幼

5、儿参与的爱好。(1)、教师让不倒翁动起来,并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怎么推它也不倒下?(2)、幼儿分组,带着问题去操作、摸索和发现不倒翁的不倒的因素。(3)、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种参与者,引导者。3、进入集体活动环节,教师提出如下问题。(1)、不倒翁的外型特性:它的底部是什么样子?它的顶部是什么样子?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2)、不倒翁为什么不倒?(3)、教师小结:不倒翁不倒的因素一是它的身体上重下轻,底部有一块较重的铁块;二是底面面积较大并且圆滑,向一边倾斜时,重力的作用使它摇晃起来。4、摸索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朴道理。()、幼儿分组操作木板,锥体,让操

6、作物体站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引领。(2)、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用不同的措施让物体站立,寻找发现物体稳定性与物体的什么特性有关系。锥体为什么锥部在下的时,它站立不起来? (3)、操作不倒翁,让它左右大摇大摆,发现重心与重力作用之间的简朴的关系。、教师小结。(1)、通过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发现底面面积越大,物体越稳定。(2)、通过操作不倒翁,当不倒翁倒向左边时,重心和重力作用线在接触点的右边,反之相似;不倒翁倾斜的限度越大,重力产生的作用就越大,摆动就越大。、幼儿边玩不倒翁边念儿歌边动作结束。7、附儿歌:不倒翁,真好玩,样子长的也很独特;头儿小来,脚儿大,头儿轻来,脚儿重;左推它不倒,右摇

7、它不倒;倾斜的越大,摆动的越大;往左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右边;往右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左边;摇摇摇,摆摆摆,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一)艺术活动:制作不倒翁(二)活动目的:()、通过制作不倒翁,巩固和运用在科学课中学到的科学知识。(2)、通过制作不倒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发明能力。(3)、激发幼儿在艺术中享有科学带来的乐趣。(一)活动准备:1、蛋壳、酸奶瓶、玉米粒,大米,小米,豆子等等。2、彩笔,剪刀,胶水,及时贴等等辅助材料。3、范例几种(三)活动过程:1、出示范例,边玩边说科学课结束时的儿歌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参与的爱好。2、观测范例,请幼儿说说自己观测到的不倒翁的制作

8、过程。 (1)、请幼儿摇一摇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肚子里一方面要有东西,使其有重量。(2)、发现一下,在不倒翁肚子里的东西如果很少不倒翁能否不倒?(3)、不倒翁制作应当先进行那一步,然后呢?为什么?(4)、讲讲自己打算制作的不倒翁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分组制作不倒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组进行制作。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适时的指引,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示范,及时发既有创意的幼儿进行表扬。 4、进行讲评活动。先让幼儿与小伙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不倒翁的名字,是怎么制作的,不倒翁倒的限度的大小等等。教师进行个别讲评,特别那些能力差的幼儿,注意发现她的作品的长处,以激发其自信心。5

9、、与不到翁一起跳舞结束课程。(健康歌的曲子进行伴奏,儿歌是:左摇摇,右摇摇,头儿小小,脚儿圆圆,头轻脚重一起来做运动,左推不倒,右推不倒,左右摇晃真呀么真可爱!教育随笔: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丰富知识,教育契机隐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每个细节。元旦日日临近了,每个班都沉浸在元旦节目的排演中,大班双语剧的排演中,需要个西瓜的道具,用什么做呢?思来想去决定用气球吹上一定量的气,然后外加装饰,可是气球吹起来后,发现气球太轻了,自己就动了,怎么办呢?孩子们说:“里面加点东西,让它重点不就行了吗?是呀,于是我放掉了里面的气体,把在奇妙的植物主题中幼儿带

10、来的种子和孩子们一颗一颗地放气球里去,然后把口扎紧放到了桌子上,这时,李鑫杰小朋友喊道:”教师,教师!气球不跑了,还左右摇晃起来!和我家的那个玩具不倒翁同样!可不是吗!气球象不倒翁同样左右摇晃起来,并且不倒下了。我心里暗喜,孩子们又发现科学的奥秘了。我立即问:“为什么气球不跑了?刘力源说:”它肚子里有种子,沉了!我又问:“为什么气球不倒了呢?孩子有点答不上来了,一种个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呢?为什么呢?”过了一小回,杜琳林嘟囔着有点不自信的说:“气球的的底是圆的,尚有它下面有种子沉了压的气球不倒下。”我表扬了刚刚发言的孩子,同步对孩子们说:“我也很想懂得它为什不倒?刚刚小朋友说和不倒翁同样,明

11、天把自己有不倒翁玩具带来我们一起发现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好!就这样一堂科学课形成了,在孩子们摸索到不倒翁不倒的科学道理后,又产生了动手制作不倒翁的想法,于是一堂科学和艺术整合的课程形成了。在艺术课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幼儿爱好盎然,积极参与,这时,邹宇轩小朋友大声喊:“教师教师!不好了,不倒翁倒了!我连忙过去,本来鸡蛋装上种子等东西后,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摇晃起来,反而是往那推向那倒,我一看立即明白了,本来放入的种子由于没有固定,鸡蛋歪向哪,其内的种子一起就过去了,因此起不来,我故意装做没有措施的样子,着急的说:“那怎么办呀?”孩子们附和着:“对呀!怎么办呢?孩子们哑

12、然了了一会,潘泰说:“让种子不跑不就行了吗?”这一提孩子开了锅同样的七嘴八舌的说开了:“用东西压住!”不行,不行!口小东西进不去!”教师!教师!有了,用双面胶带呀!”教师教师!用胶水粘!”我没有予以她们答案,我说:“孩子们,有这样多的好措施自己去试试吧!”在尝试操作中,孩子们即既要考虑别把蛋壳弄破了,考虑酸奶瓶口的大小,又要想措施把其内的种子固定,孩子热火朝天的做着,操作的成果最后出来,简朴有效的措施是把种子装进蛋壳(或者)后,然后倒上适量的胶水,让胶水把种子固定在底部。制作现场一片狼籍,有破碎的蛋壳,有废弃的胶带,有各色的剪纸??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在学习中操作,在操作中又学到了和巩固了知识。

13、【篇三:大班科学不倒翁】 钢城现代幼儿园备课表 执教人:王晓丹 导入: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摸索的爱好。配班教师扮“蓝猫”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蓝猫,欢迎你们到神秘的玩具城来,这里的玩具藏着许多的秘密,等着你们去边玩边发现,看谁发现得最多。” 一、自由摸索 1、交代任务: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看看 发现了什么?(发现倒和不倒)2、幼儿自由玩。 3、提问:“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玩具会倒有的不会倒。小结: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的很认真,还能动脑筋,发 活 动 过 程

14、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二、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教师放歌曲不倒翁,进一步引起幼儿去发现“不倒翁”的秘密,不倒翁里装有东西。 2、幼儿操作:将会倒下的玩具也装进东西(1) 提示:教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小石头等东西,你们可以自由的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2) 组织幼儿讨论: 你们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纸团重) 小结:本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橡皮泥)为什么? 三、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测边分析因素,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四、完毕制作,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