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及药材基本属性与中药药性的相关性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268183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植物及药材基本属性与中药药性的相关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药用植物及药材基本属性与中药药性的相关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药用植物及药材基本属性与中药药性的相关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药用植物及药材基本属性与中药药性的相关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药用植物及药材基本属性与中药药性的相关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用植物及药材基本属性与中药药性的相关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及药材基本属性与中药药性的相关性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用植物及药材基本属性与中药药性的相关性分析纪玉佳1,张文静1,张喆1,张永清1*(1,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省济南市,250300)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配伍、妊娠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及功效主治等,是中药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中梓医宗必读中强调:“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这说明中药四气在治疗疾病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长期以来,许多中医药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来研究中药药性,然而,仍然没有合理的科学的理论来系统的阐述中药药性。我们知道古人在认识某些药材时,通常注重其药材的气味、归经、毒性、功

2、效主治等,同时也包含药材的性状以及原植物的基本属性,如本草经百种录谓:“狗脊遍体生毛而多节,颇似狗之脊。诸兽之中,惟狗狡捷,而此药似之,故能人筋骨机关之际,去其凝滞寒湿之气,而使之利健强捷也。形同而性亦近,物理盖可推矣。”又如本草便读称:“木贼草,此草中空有节,善能摩木,故能人肝,摩积宣邪。以其中空色白,故又能人肺,解肌发汗。炒黑又能治诸血病,或血为风扰,或肝血瘀滞”。这些都是用药材或原植物的形状推断药材的功效。然而,药材以及原植物的性状与药性间是否有关系?我们能否用它们的性状推断其药性?因此,我们采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药用植物基本属性与寒热药性的关系,旨在发现其客观规律性,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理

3、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样本选择样本选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中华本草1所载寒热药性明确的中药,共计1728种。其中寒性药有1071种,占所有收集中药的61.98%,热性药有657种,占所有收集中药的38.02%。1.2资料内容收集资料的内容包括药性和药用植物基本属性。药性包括寒性和热性,药用植物基本属性包括药材性状和原植物性状。药材性状包括药用部位、采收季节、干燥方法、药材质地、药材气味、药材味道、药材外形、药材外观颜色、分泌组织、细胞内含物。药用部位包括根类、根茎类、茎类、皮类、叶类、花与花序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真菌类、树脂类、加工品类,采收季节包括春季采收、夏

4、季采收、秋季采收、冬季采收,干燥方法包括鲜品、晒干、阴干、烘干,药材质地包括质硬、质软、质韧、质脆、质轻、质润,药材气味包括气微、气臊、气香、气腥、气腐,药材味道包括味淡、味甘、味酸、味咸、味辛、味苦、味涩,药材外形包括圆形、椭圆形 、肾形、圆柱形、三角形或类多角形、片状、类不规则形,药材外观颜色包括青色、赤色、黄色、白色、黑色。分泌组织包括油室、油管、树脂道、乳汁管、油细胞、粘液细胞,细胞内含物包括淀粉粒、菊糖、脂肪油、晶体。原植物性状包括植物类别、植物质地、分布区域、生态习性、形态特征。植物类别包括藻类、菌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分布区域包括南方区、北方区、西北区、西藏区、海洋区和

5、境外,生态习性包括光强适应、光周期适应、温度适应、水分适应、土壤酸碱度适应,光强适应包括喜光植物、耐荫植物、半耐荫植物,温度适应包括耐寒植物、半耐寒植物、喜温植物、耐热植物、喜冷凉植物,水分适应包括水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土壤酸碱度适应包括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碱性土植物,植物形态特征包括根(根系、根形、根色)、茎(茎形、茎分枝、茎色)、叶(叶形、叶端、叶缘、叶脉、叶质、叶裂、叶附物、叶上表面颜色、叶下表面颜色、叶型、叶序)、花(花型、花序、花色、花对称性)、果实(果型、果性、果色)、种子(胚乳、种子性状、种皮颜色)、植株乳汁。1.2分析与统计方法1.2.1分析方法 从上述文献中采集资

6、料的数据,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构建国家973计划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分课题中药自然属性研究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录入数据。1.2.2统计方法先用卡方检验初步确立资料中各变量的数量和所占的百分比例,再在=0.05的水准上,以药性(1=热性,0=寒性)为因变量,药用植物基本属性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的Logistic分析,最后以单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作为自变量拟合多元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从而筛选出中药药性的主要影响因素。2结果与分析2.1药用植物基本属性与中药药性的相关性卡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

7、表2所示。表1 中药药性与原植物性状的卡方检验结果植物性质变量寒性N(%)热性N(%)2P分布区域南方区882(82.66)552(84.53)1.0230.318北方区605(56.70)320(49.00)9.6530.002*西北区256(23.99)111(17.00)11.8060.001*西藏区201(18.84)104(15.93)2.3540.135海洋区34(3.19)1(0.15)18.6980.000*境外23(2.16)22(3.37)2.3410.16光强适应喜光植物788(73.58)462(70.32)2.1580.15耐荫植物364(33.99)266(40.4

8、9)7.4270.007*半耐荫植物286(26.70)175(26.64)0.0011温度适应耐寒植物184(17.24)107(16.39)0.2130.691半耐寒植物13(1.22)10(1.53)0.3010.666喜温植物349(32.71)208(31.85)0.1350.75耐热植物17(1.59)13(1.99)0.3740.572喜冷凉植物10(0.94)9(1.38)0.7210.477根形圆柱状636(59.38)453(68.95)15.9890.000*圆锥状45(4.20)27(4.11)0.0091块状 53(4.95)17(2.59)5.8410.017*须状

9、216(20.17)118(17.96)1.2730.286根色青色65(6.07)47(7.15)0.790.421赤色6(0.57)4(0.63)0.0231黄色7(0.65)2(0.30)0.9580.496白色48(4.48)22(3.35)1.3450.261黑色11(1.03)7(1.07)0.0061茎色青色135(12.61)82(12.48)0.0061赤色197(18.39)147(22.37)4.0460.047*黄色7(0.65)2(0.30)0.9580.496白色24(2.24)18(2.74)0.4270.523黑色4(0.37)1(0.15)0.6910.655

10、叶形针形0(0)32(4.87)53.149.0001*披针形422(39.40)241(36.68)1.2750.263圆形274(25.58)159(24.20)0.4150.53椭圆形254(23.72)193(29.38)6.8020.011*卵形455(42.48)305(46.42)2.5650.111条形110(10.27)36(5.48)12.0850.000*心形45(4.20)35(5.33)1.1680.29匙形26(2.43)8(1.22)3.0910.107扇形3(0.28)0(0)1.8440.175镰形5(0.47)1(0.15)1.1650.417肾形14(1.

11、31)9(1.37)0.0121提琴形2(0.19)0(0)1.2280.268菱形32(2.99)10(1.52)3.6890.075三角形67(6.26)23(3.50)6.260.014*鳞形2(0.19)0(0)1.2280.268叶端卷须2(0.19)0(0)1.2280.268尖792(73.95)531(80.82)10.7170.001*钝318(29.69)146(22.22)11.5670.001*圆形15(1.40)3(0.46)3.520.085叶缘全缘564 (52.66)329(50.08)1.090.298波状129(12.04)51(7.76)8.0020.00

12、4*齿状376(35.11)260(39.57)3.4930.064睫毛状6(0.56)5(0.76)0.2600.757叶质膜质43(4.01)30(4.57)0.3060.623纸质135(12.61)95(14.46)1.2140.275草质49(4.58)2(0.30)25.930.000*革质156(14.57)120(18.26)4.1510.043*肉质28(2.61)6(0.91)6.1090.012*叶上表面颜色青色945(88.24)574(87.37)0.2890.595赤色8(0.75)6(0.91)0.140.784叶下表面颜色青色881(82.26)533(81.1

13、3)0.3520.563赤色9(0.85)8(1.25)0.6410.456白色10(0.95)8(1.25)0.3520.627叶型单叶764(71.34)409(62.25)15.4070.000*单身复叶8(0.75)16(2.44)8.4750.005*三出复叶63(5.88)43(6.54)0.3100.606掌状复叶17(1.59)32(4.87)15.9320.000*羽状复叶141(13.17)97(14.76)0.8760.351叶序互生592(55.28)408(62.10)7.7800.006*对生239(22.32)137(20.85)0.5120.509轮生26(2.43)16(2.44)01簇生175(16.34)59(8.98)18.8390.000*花型十字形282(26.33)158(24.05)1.1170.306蝶形111(10.36)63(9.59)0.2700.622唇形96(8.96)92(14.00)10.6660.001*管状43(4.01)66(10.05)25.0590.000*舌状99(9.24)52(7.91)0.9020.380漏斗状42(3.92)29(4.41)0.2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