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06613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那 么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呢? 一、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 课改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是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 需要转变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遵循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自觉运 用先进的教育理念。 1宽广的服务意识。宽广的教育观涵盖两层意思:一是为全体 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条件, 对身体素质好、 聪明、 有灵气、 成绩好的学生与身体素质差、 迟钝、 调皮、 成绩差的学生应一视同仁, 对学生的关爱不感情用事, 更不能掺杂个人好恶。 二是对学生的情感、 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

2、,促使其全面发展。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教育 的过程应该是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 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把握 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尝试,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获取 知识,长进能力。教学过程中,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注重形成人 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 体地位,这正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注重个性、因材施教。现代教育不主张使每个都做到全面发 展,但是应该鼓励学生发现和发扬自己的长处,不用同一把尺子来衡 量和评价学生的优劣,鼓励学生向自己能够成功的方向努力。因此, 对

3、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教师不但不应当嘲笑,还应当反思自己的责 任。注重个性、因材施教,还需要教师有正确的“人才”观。新时期 的人才观,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他们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了完成这个宏大的任务,我们必须 矫正自己的人才观,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己任,不拘一格 育人才。 二、要有多元的知识结构 正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一般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同时 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他们在与周边世界的接触中,产生了大量的 问题,这些问题吸引着他们去分析、去探索。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在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

4、虽然教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回答学生所有 提问。但是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 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 路。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 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 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 识结构。为此,教师在博览群书之外,还要做有心人,通过下面两种 途径获取知识与经验:一是向同事学习,二是向学生学习。信息时代 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成员获得的信息渠道多元化、即时化。在当今时 代,教师真正需要的是虚怀若谷的态度,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知识 和经历方面的欠缺,虚心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 三、要有广泛的合作

5、意识教师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具有合作性,表现为: 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合作。教师所担负的教学活动,是依据 教学大纲,在学校领导管理之下进行的。校长调控教师的任课情况, 监督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给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假如校长对教 师的教学活动不予支持,教学任务的完成就失去了可靠的保障。教师对校长安排的教学任务不予接受,教学工作也无从谈起,只有二者密 切合作,建立起一种“管理”与“服从”的合作关系,才能达到预期 的目的。 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贯穿在整个教学 过程中,小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小学与中学教师之间乃至与大学教师之间,都存在着有形与无形的合作关系,比如,中学各课教师之 间只有合

6、作, 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成为一个较 “完整” 的人, 也只有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在班集体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师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重要 因素。学生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会合作的理念。只有把合作的 观念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才能使教学产生活力,具有凝聚力。苏 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高大,学生矮小,应蹲下来与他们交流。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内容很多,需要教师具有一种谦虚合作态度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创新校本教研工作新模式,以整体推进, 常态发展,理论深化,专题突破,人人参与为整体推进策略,使我校 新课程改革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整体推进要求: 1

7、、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继续组织好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与学习。 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新课程改革培训工作,强化校本培训,特别是要做 好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继续贯彻我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策略:整体推进,常态发展,理 论深化,专题突破,人人参与。整体推进:就是全区所有小学全部进 入新课程改革实验,全区小学一年级用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新课 改的思想实施教学,二、三、四、五各年级使用新课程标准或现行教 学大纲、现行教材,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方式方法实 施教学。常态发展:一是要经常,长期进行,而不是一时的行为;二 是要自

8、然提高,以学校现有的师资水平,现有的学生水平,现有的教 学设施等各种课程资源为基础,经过深入学习,转变观念,开展深入 扎实校本教研活动,从而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能 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教师状态大改观,课堂面貌大改观,学生 学习兴趣大改观,教学质量大提高。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整个新 课程改革,不定高不可攀的目标,不搞作秀课,不摆花架子。理论深 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以及区教研室的有关精 神,按照区教育局的新课程改革的部署,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 确定实施我校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及教学策略, 作为我们实施新课程 改革的理论支撑,以此为指导,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9、专题突破:对 于各学科的教研专题, 各教研组教师, 要一个问题、 一个问题的研究, 寻求解决办法,力争出一批经验性研究成果。人人参与:干部教师, 一个也不能少,校长、主任、教研员、老师,人人投入到新课程改革 之中去,所有学科,每一节课,都要以新课程的思想为指导去实施教 学,实现人人达标。 2、搞好校本教研工作 , 把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改革教学方 式、改革学习方式的有效手段来看待。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提高教 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 校、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开 展好校本教研工作。适时组织校本教研的学

10、习、培训活动,建立并完 善校本教研的机制,营造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通过自我反思、同伴 互助、专业引领,及时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加强教育科研课题建设 要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不断增强科研意识,尤其要强化向 科研要思路,向科研要典型,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人才的意识, 走以科研促教研,教研、科研有机结合的路子。要引导教师养成反思 的习惯,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整理形成研究专 题,实验教师要人人承担科研或教研课题,要把教、科研课题的研究 与新课程改革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坚决克服重立项,轻实验,重 结题,轻过程的功利主义倾向,加强对已经立项的科研课题的管理及 中期检

11、查、指导,努力争取再出一批新的成果,并注意在面上推广, 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三、具体安排: (1)新课程有关理论的学习。重点学习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新课 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学习专家关于新课程理念的有关文章,准 确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弄清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教研专题的研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广大教师进行 讨论、反思,总结以往教学的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形成教研专题, 通过校本教研为依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 实践中, 并不断反思、 总结。 “学习实践反思、 通过 总结学习 实践”的反复进行,全面提高我区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3)学校要努力形成教师教学研

12、究的风气。鼓励教师互相听课, 共同研究,形成校本教研的良好机制,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实 验的成败,关键在能否形成高效的校本教研机制。 (4)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第一线,广泛听取教师、 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本校的校本教研、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手资料, 随时修订、完善推进方法,使新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5)制定新课程改革检查、评估机制,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 行。 用制度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给予指导与支持, 真正起到 “专业引领, 水平提升,制度保障”的功能。 面对新课改,教师观念的转变 我提6点供大家参考,这些基本不是我的发明,我只是发挥一下而已。 第一,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观念转变一下

13、。真要感谢“灵魂工程师”这个称谓的发明者,一 下就把教师这个职业抬高到了一个不能犯错误的高度。 其实我们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 计者,这个观点是工业革命的制造业思想,是一种批量生产的标准意识。我们为什么要预先 去设计学生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呢?教师就是传承文化的使者,我们就是传道、授业、解 惑。唯物论讲物质决定意识,学生的思想和灵魂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 所决定。我喜欢一句老话来形容:“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不知你们有不有体会:50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抓德育, 为什么总感觉效果好像越来越差呢。 可能就是太想去塑造学生的 灵魂了。 其实我们就是个教练, 教练就是教人怎么去练,

14、 而不是由我们来把人做成个什么样。 第二,将“权威和导师”的观念转变一下。本来,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方面,应该 是个权威,应该是个导师。问题是我们有的老师端起了这个架子就下不来了。权威的包袱压 得自己不敢出差错,不承认自己的差错,结果,权威就成了学霸、成了学阀。探究性学习开 拓了学生的学习领域, 必然涉足到很多我们老师感到陌生的前沿和边缘。 我们怎么办?只有 学习,与学生一起学习, 一起研究。 当老师的, 要学会说自己不懂什么, 这是一种大家风范, 是一种境界,是真正取信于学生的绝招。那么,我们的长处在哪里呢?在我们比学生多学习 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在我们有经验、有教训、有方法

15、。所以我最喜欢跟学生说, 我是你们的学长,我可以教会你们以方法,我可以帮助你们少走弯路。老师们,共勉一句: 千万不要当标准答案,千万不要当绝对权威,千万不要作真理的化身。 第三,将“一桶水”的观念转变一下。我们说老师的合格,喜欢说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 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个观点,你我大家认同了几十年。对不对呢?不能算错,但已经不 够了,这是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的忠告。在农业社会,一个学有所成 的先生,他的学问可以够他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社会,一个学有所成的教师,他就只能他 在自己的那个专业中生存了;到了现代社会,一个学有所成的教师,如果没有继续学习,大 约就只能够对付5

16、10年。这绝不是耸人听闻。10年前,我们谁懂电脑,谁懂互联网?谁懂 多媒体?在大学我们都没有学过, 都是我们后来充的电。 就是充了这些电我们才继续运转在 今天。所以说,不要满足于一桶水,而应该是一条河,或者是一个水库,有容量、有水源补 充、才有生命和活力。 第四,将“蜡烛”的观念转变一下。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这也是老生常谈了。 我一直认为,春蚕也好,蜡烛也罢,作为一种赞美可以,作为一种要求不合适;作为诗歌散 文可以;作为科研论文和严谨的说明文,则不行。奉献给客体的同时毁灭主体,谁把教师这 个职业搞得这么悲壮?新课改要求我们, 在培养学生人格完善的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完 善自己,完善自己的学识修养,完善自己的职业光辉和事业追求,完善自己的人生价值。只 有如此,才有我们这次课改的成功。其实说到底了,教育就是社会的一个行业,教师就是社 会的一门职业,不必把他搞得光芒四射,不堪负重。教师和其他职业一样,为社会奉献,向 社会索取,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这就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 第五, 将“园丁”的观念转变一下。和蜡烛一样,和灵魂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