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小小温馨提示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064325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小小温馨提示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案例:小小温馨提示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小小温馨提示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小小温馨提示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小温馨提示牌背景:在每天午餐、午点的时间,常常会听到老师们说:“一口饭一口菜。”“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哦。”等等,长此以往老师们觉得老生常谈,孩子们听了也早已麻木,这些提醒的话语已经失去乐它的作用。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中指出:“环境中有幼儿易于识别的安全、健康、生活等规则提示。”于是一个个可爱有趣的图夹文的小小提示牌出现在每一个桌子上,有的提示牌上是一张表示“静”的图片,有的提示牌提醒孩子吃饭时要保持桌面干净,还有的是指导幼儿饭和菜要一起吃。这些小东西,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案例实录:事件一:“老师,这是什么呀?”婧婧一坐下来就发现了桌子上的变化,马上询问起老师。“你猜猜?看看里面

2、画了些什么呢?”老师的话语刚落,孩子们就开始发表起自己的意见,“我看见了一个嘴巴和一个手指,好像是安静的意思。”、“我看见有个小朋友桌子上都是饭。”、“我也看见了,饭不能掉在桌子上的。”“老师这个我看不懂?”业业向老师投来了求助的目光,老师走过去,蹲下身说:“图片上有些什么呢?”,“有饭、有胡萝卜、有青菜、还有蘑菇和肉。”“这么多吃的东西,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挑食,每样东西都要吃!”孩子们一边看着提示牌,一边吃了起来。事件二:冯垚和旭旭拿着果酱包坐在了一起,旭旭笑眯眯地转向冯垚,想和冯垚说些什么,冯垚马上做了一个“嘘”的动作,还用小手指了指提示牌,低头吃起了果酱包,旭旭明白了冯垚的意思,也自己

3、开始吃了起来。事件三: 在午餐开始前,老师叫了几个孩子的名字,把他们安排在第一个桌子上吃饭,其他的幼儿则自由选择座位坐下,随即老师在第一个桌子上放置了一个新的温馨提示牌,第一桌的孩子马上研究起来,“这个图片里有玩具。”、“还有喜洋洋。”老师走到第一桌,俯下身,对孩子们介绍:“这个提示牌,是在告诉吃得慢的孩子:“你吃的快一点,就会玩到很多东西哦!”听完老师的介绍,第一桌的孩子马上拿起筷子大口地吃了起来,不一会,第一桌的伟玮就举手告诉老师:“老师,我的饭吃完了。”20分钟后,伟伟和余盈就拿着吃完的餐具走到老师面前,“老师,我全吃完了!”“你们真棒,今天吃得好快,等下我们就可以去教室看喜洋洋了!”两

4、个孩子满足地走开了。分析:从以上的案例中,温馨提示牌代替教师的许多叮咛,显现了很大的作用,给了老师很大的启示:一、温馨提示牌的发展过程在进餐的环节中,教师发现多数孩子缺乏良好的进餐习惯,有的孩子会东张西望;有的孩子时常和同伴聊天,影响了其他孩子的进餐;还有的孩子总是会把饭菜吃的满桌、满地都是。教师不断地提醒总是毫无用处,长时间下去,这样的提醒语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消极的互动。由此教师想到何不利用一种无形的东西来代替老师们不断地叮咛呢?简单易懂的图片,配上一句好听、温馨的话语,温馨提示牌就制成了。当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提示牌时,就表现出了非常兴奋地表情,在进餐时总是喜欢看着它,当有孩子出现了图片中的不良

5、习惯时,马上就会有孩子予以提醒,从此餐桌上少了老师们不断地叮咛声,却出现了一个个制作可爱温馨,受孩子们欢迎的提示牌。当孩子们在一阶段后改正了某些不良进餐习惯时,提示牌就需转换内容。有时候,提示牌还会是为某一些特定孩子们制作的,如吃得慢的孩子,如肥胖的孩子、挑食的孩子等,教师会特别制作一些适用于他们的温馨提示牌,从而帮助这些孩子改善饮食习惯。二、温馨提示牌的作用 因为教师关注了每一位孩子,所以才会用心去照顾每一位孩子,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发现教师与孩子们的互动并不多,但教师对于孩子们的询问都能及时的回应,在回答中教师给了幼儿观察、思考的空间,尽量让幼儿自己来理解提示牌的内容,为提示牌与幼儿的互动做了很好的铺垫,从事件二和三中就能看出孩子们被温馨提示牌的感染和影响。温馨提示牌最大的作用就是起到提示、帮助幼儿改正的用途。我们也看到,有了这些小小的、个性化的温馨提示牌孩子们不仅会相互提醒、也会自己提醒自己。相信只要教师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我们的孩子肯定会有变化的。海阳之星幼儿园 孙雪婷 2013.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