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修改的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062111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修改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修改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修改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修改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修改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修改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修改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编制依据1.1轨道交通亦庄线肖村站施工图纸。1.2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施工技术规程、验收规范及标准2. 工程概况肖村桥站位于宋家庄站与小红门站之间,南四环与成寿寺路交叉口的北侧,城外诚家具城广场上,呈东西走向。车站为地下二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起点里程K2+674.600,有效站台中心里程K2+746.000,车站终点里程K2+867.000,全长192.4m,高13.2m,车站标准段结构外包尺寸为19.713.20m。车站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厚度为3.257m,车站总建筑面积约10200m2。车站设2个通风道, 3个出入口和1个消防口。总土方回填量约

2、78000m3,车站拟分三期组织施工。3. 施工部署安排为保证结构回填土顺利进行,对施工进行有效的部署,保证结构回填质量。3.1 项目管理组织及职责分工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回填施工领导小组,从组织上落实回填质量保证措施。回填施工领导小组组织成员:组 长:王勋副组长:曹广勤 黄雷 成 员:马爱云 柳伟生 刘建新 薛引余 王士泉 吴龙堂 王聪邓崇文 孙宏利3.2 施工准备3.2.1 技术准备3.2.1.1 按图纸及规范要求合理安排组织施工,按施工规范及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3.2.1.2 绘制取样平面图。按回填土的类别、部位绘制回填土的平面和剖面图,取样点统一编号;施工

3、时按图示要求现场分层取样。3.2.2 材料准备3.2.2.1 本工程因场地狭小,基槽四周没有存土场地,原基槽土方全部外运弃土,回填土施工利用附属结构开挖土方进行主体回填;当附属开挖出的土质条件不符合现场回填要求时,与附近的土方施工单位取得联系,签订土方供应协议;无法连续供应原土时,与建设单位驻工地负责人协商,以缓解回填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原土供应不足情况。3.2.3 机具准备压路机、推土机、蛙式打夯机、20mm钢丝网筛子、50mm钢丝网筛子、标准斗、小推车、木夯、平头铁锹、尖头铁锹等,彩条布、防火草帘。3.3 施工顺序安排3.3.1 本工程地下结构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工期紧,施工场地狭小,地

4、下回填土工程量大;根据以上特点,按照总进度计划安排,回填土的施工需分段、分部位。3.3.2 首先从轨排井东侧向东回填,然后回填轨排井中间部位,最后回填轨排井以西,待盾构吊装口及轨排井安装口施工完毕后在进行回填。3.4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本工程地下结构面积大,施工周期长,回填土施工应根据结构施工进度及时插入。工长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做好土源的准备工作及劳动力计划安排,保证总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回填土工期:2009年10月23日2009年11月7日。3.5 材料试验序号工 程 部 位主要材料名称回填土步数及取样数量1结构顶板素土见附图13.6 劳动力计划本工程回填土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作业面小

5、,因此,劳动力安排应根据工作情况,随时进行调整,高峰期不得少于10人。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用量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规格型号1压路机2台12T2推土机2台3蛙式打夯机2台420mm钢丝网筛子1个550mm钢丝网筛子1个6木夯2台4. 施工部位的技术要求及作业条件4.1 施工部位主体结构顶部回填,由结构顶板填至管梁顶,待轨排井及盾构吊装口施工完毕在回填剩下土方。4.2 回填要求采用素土回填, 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选料,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对每批回填用土进行现场试验。在现场填土前检查其含水量并经现场监理检查合格后再进行回填。4.3 作业条件4.3.1 结构混凝土强度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100%以上,

6、方可回填。4.3.2 土方回填前应验收结构顶标高;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填方区。防水保护层顶板杂物清理干净,若有积水须排除干净,并采取截水措施防止表面滞水或施工用水流入填方区。回填前,有实验员测得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回填时保证含水率接近最佳含水率。含水率过大时采取换土或掺入适量生石灰粉的方法处理 。4.3.3 标准击实试验:土方回填料确定后,项目部质检员、试验员邀请监理工程师共同在回填存土场地或供土场区内进行取样,抽取的土样应具有代表性,各土层和各性状的土都应包括。土样抽取后送实验室做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率下的最大干密度。4.3.4 现场压实试验:标准击实试验完成后,即在施

7、工现场安排压实试验,压实试验的目的:(1)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值;(2)核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每100m3的范围内取一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压实试验,不同的回填部位采用不同的压实机具:50cm以内采用蛙夯夯实,50cm以上采用机械碾压不得开震动;蛙夯夯实遍数从4遍开始用环刀法抽取试样,测定干密度值,达不到要求再夯实6遍、8遍测定直到合格;履带式推土机从第6遍开始测定,然后测定8遍、10遍,最后通过测定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

8、、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等参数。4.3.5 施工前技术交底:土方回填前,由技术部门向作业班组、质检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将回填部位的材料要求、根据压实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施工方法等技术要求,交代清楚。5. 主要施工方法5.1 施工工艺5.1.1工艺流程:结构顶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1)分层铺摊填土。分层填土夯实,分层25CM,碾压密实度95%(分层铺压厚度见附图)。回填时应采取措施,避免结构受到不对称荷载的影响。碾压时,轮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局部因机械无法碾压的地方配合人工夯实,人工夯实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打夯密实,回填土分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环刀取样,达

9、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土。(2)回填采用素土回填,回填土不得含有垃圾、淤泥、腐植物、碎砖、石块及大于10cm硬土块,回填至管梁顶。(3)压实要求,分层回填,分层压实50cm以内采用蛙夯夯实,25cm一层,分层夯实,50cm以上采用压路机,压路机静压不得开震动。(4)分段回填,在搭接处做成台阶状。随铺土将夯实层留成阶梯状,每步台阶宽度不得小于台阶厚度的二倍;台阶从夯实后的土中切出,不得做假台阶。(5)布置测点见附图,100m2取一测试点。5.2 施工方法5.2.1 顶板回填(除盾构井和轨排井处)回填土施工时,首先将基底内的杂物清理干净,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在结构顶板及反梁满扑

10、PE薄膜片,在其上用C20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在反梁两侧及基坑边墙两侧加设聚苯板(20厚)主要起到保护结构防水层的作用。素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素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铺土:回填土施工时,每步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夯实的铺土厚度不大于200mm),铺完土打夯前找平。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步夯击不少于三遍,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机械打夯完成后,靠墙边及转角处需人工用木夯夯实,打夯要领为“夯高过膝,一夯压半夯,夯排三次”。回填土施工缝的留设:不得在墙体转角处留接槎,上下两层素土

11、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施工缝位置按每层500mm宽留出踏步槎。找平与验收:回填素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素土。回填土每层夯(压)实后,根据相关的规范规定,分别按取样平面图(见附图1)的点位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素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上层回填土的施工。5.3 质量标准5.3.1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5.3.2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5.3.3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

12、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在机械碾压不到的地方,配合人工夯实,要确保无漏夯。5.3.4 回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回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项序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验方法场地平整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3050水准仪2分层压实系数碾压度95%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回填土料设计要求取样检查2分层厚度及含水量设计要求水准仪3表面平整度2030钢尺或水准仪5.4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5.4.1 基础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回填土的施工,以免对结构造成损坏。5.4.2 虚铺土过厚、夯实不够或冬施时冻土块较多会造成回填土下沉,而导致地面、散水

13、裂缝甚至下沉。 5.4.3 未按要求测定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5.4.4 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底有有机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以及冬期做散水,施工用水渗入垫层中,受冻膨胀等造成。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各项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4.5 回填土夯压不密: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

14、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实。6. 施工保证措施6.1 质量保证措施6.1.1 土方填筑时,对填筑段应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填筑中进行监督并密切配合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工作。6.1.2 试验干容重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6.1.3 在土方填筑过程中,安排专职试验员分步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土的回填。6.1.4 在堆土料场,不定期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查,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土料应及时翻晒,待其含水量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回填。6.1.5 出现不合格的回填土,必须及时返工、修理和补强。6.1.6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安装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因铺填超厚而造成夯击不密实;严

15、禁运土车辆直接向槽内倒土。6.1.7 回填的土内不得掺入石灰粉或建筑垃圾,土质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6.1.8 土方填筑完工后,首先对工程全部填筑部位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有关内容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工程师进行验收。6.2 成品保护措施6.2.1 回填土施工前应对所有回填部位的外露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处及时通知防水施工队修复;施工过程中,现场应安排专业防水员巡查,施工人员发出破损处必须及时修复。6.2.2 顶板防水保护层强度必须达到100%以上时方可进行回填。6.2.3 机械碾压时,距墙边不得小于1000mm。6.3 安全消防保证措施6.3.1 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6.3.2 回填过程中,槽边必须设专人监护;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6.3.3 运输土方的车辆在槽边的停放距离不得小于2米,卸土时,槽边监护人员必须通知槽内施工人员远离卸土点。6.3.4 回填土施工人员在塔吊旋转半径内施工时,挂钩人员必须将起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