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056366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导 论一、知识点精讲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十九世纪中 叶。产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和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 矛盾 ,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和社会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 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特征。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把经 济学研究的重点由流通转到生产领域并创立了劳 动价值论,这些成果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继 承并发展。此外, 空想社会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赖以形成的

2、思想理论来源。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 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以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作出了原则 性的预见。列宁深入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特征, 并 对实际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问题作出 了开创性研究。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有关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做了探索。以毛泽东、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 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理 论的一系列创新和重大发展。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上述理论基础分 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得出的剩余价值理论,构 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主体部分。唯 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 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 遍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 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状况来研究生产关系,要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现实生产关 系的变革和调整,要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 件。3、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要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 制这两个层面来把握。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1、马克思主

4、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根 本目的和任务,是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内在的、自 身运动发展的规律性,为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 调整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推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2、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现象 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 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它 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挥作用,并 随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经济规律不会随 人们的主观意志发生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 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 律,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3、经济规律存在三种不同类型: 一是一切社 会形态共有的经

5、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 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二是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三是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 经济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二、典型试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生产关系B .物质资料生产C.商品D.社会总产品【B】2、列宁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A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B .揭示了资本的积累过程C .提出了平均利润学说D .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D】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B.社会生产力C .社会生产关系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C】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

6、研究生产关系本身时A .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来研究B .要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两个层面来研究C .要从经济和政治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D .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B】(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理论来源有A 德国古典哲学 政治经济学C 空想社会主义E 历史唯物主义B.资产阶级古典D.辩证唯物主义【BC】2、马克思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伟大发现 是A .劳动价值理论B.剩余价值理论C .辩证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E 平均利润学说【BD】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A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B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D 人类从事其他

7、活动的先决条件E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ABCD】4、生产关系是A 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C 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D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E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ABCD】E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所 继承的理论成果主要有A .剩余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C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D .把研究的重点由流通转向生产领域E .把研究的重点由经济转向政治领域【BD】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知识点精讲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1、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会经济基础中占统治和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8、, 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人类社会形态的发 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生产关系随着生 产力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 革的一般规律。2、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及相 应的经济运行机制的总称。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 系的性质,经济体制反映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 行的方式。经济体制以经济制度为基础,又受到 其他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中,可以形 成大致相同的经济体制。在同一个经济制度发展 的不同时期也可以形成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体 制的选择和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巩固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1、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 的两种

9、基本形态,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反映着社 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自然经济是 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以“自给自足”为 特征的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 基础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从自然经济 过渡到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自身的充分发展,是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商品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2、商品经济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要经历简单 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市场经济就 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市场经济以商品经济关 系的存在为基础,随着商品经济关系不断发展并 覆盖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过程,商品经济就发展 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由市场体 制对

10、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起基础调节作 用。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价 值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 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反映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等量劳动相交换的经济 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使 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具有价值,一定量的 价值存在于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之中。使用价值反 映商品的生产者与自然的关系。2、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基本因 素,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 动和抽象劳动是产生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 个方面,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所反映的经 济关系不同;性质不同;在商品生产过程中 的作用不同。劳动二重性原

11、理体现了马克思对古 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理 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或枢 纽。3、商品的价值是指, 生产商品过程所耗费的 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商品的价值 量由商品生产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4、商品、价值本质上都不是物, 而是反映着 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劳动的经济关系。使用价 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商品 与货币的矛盾,都是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这些 矛盾都是来源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经 济的基本矛盾。5、

1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即价值 形式。价值形式会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发 展而发展,它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货币是价值 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和完成形式。货币是固定充 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 等价物。货币的产生,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 价值的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它既促 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导致了商品经济中危机 产生的可能性。6、货币共有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 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在社会经济发 展过程中,货币的职能及货币的具体形式也在不 断发展。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 号或价值符号,它

13、的产生来自于货币执行流通手 段职能的特点及其发展。信用货币即信用凭证的 货币化,它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进一步发展 的结果。7、关于货币职能的重点分析(1) 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就是用货币来衡量表现商品的价值。货币通过 价格来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自身的计量单 位即价格标准。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 价值为基础。 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价值、 供求、货币自身的价值(实践上表现为纸币发行 量)、国家的经济政策、 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竞 争。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特点在于:它 可以是观念的货币,而不需要是现实的货币。(2)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就是用货币来

14、购买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 换称为商品流通。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在 于:它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又可以是不足值的货 币。正是这一特点的不断发展最终导致了纸币的 产生。流通手段在现象表现为现货交易,即“一 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 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总量 =商品价格总额 / 单位 货币的流通速度。纸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量 要求与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如果 不适应,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这二者 分别对应于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于总需 求这两种宏观经济形势。(3)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随着商业信用 (赊帐买卖)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在现象

15、上表现为“先给货,后付 款”。支付工资、利息、税收、租金等行为,都属 于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的出 现,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增大了商品经 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4)贮藏手段: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也就是把它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本质上只能是黄金、 白银等贵重金属。纸币在一定条件下承担贮藏手 段的职能,其前提是币值稳定。在由纸币承担贮 藏手段职能时,流通中的货币量无法由市场自发 调节,而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干预。8、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 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9、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价格依据供求围 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商品经 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会有所变化。价值规律表现形 式中,最本质、最核心的是,价格要能够随市场 供求关系变化而上下波动,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 我国价格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是要建立起以 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10、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社会的 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促使生产经营者改进技 术和管理,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形 成经济活动中的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