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内容情感1学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049823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内容情感1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内容情感1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内容情感1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内容情感1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内容情感1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内容情感1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内容情感1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内容情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并对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元素加以评价。从近些年的高考卷来看,真正要求作出评价的试题不多,倒是分析概括诗歌思想感情的试题较多。主要体现在提炼情感主旨和理解诗句意义两方面。1提炼情感主旨 诗歌的题材往往决定着诗歌的思想内容,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所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鉴赏古代诗歌,把握诗歌情感,就必须对不同类别的诗歌题材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根据题材对诗歌情感作出较为准确的预判。(1)送别抒怀诗送别抒怀诗

2、是高考命题选取较多的一类诗歌,它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抒发离愁别绪、别后思念之情等方面。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 、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等。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送别的悲伤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此外还有高适的别董大,表

3、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充满豪情壮志,慷慨激昂。 答题示例1 _临江仙 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题:(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解此题,可先参看标题和注释,梳理词作的内容,最后依题作答。题干要求概括出“丰富”的情感,这就说明不止一处。“记得”“如今”句说明重逢,“薄

4、宦”说明仕途不顺,注释告诉读者有送别之情。考生可扣住重逢之喜、仕途之悲、离别之愁三个方面的情感来作答。参考答案:(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的愁绪。(2)羁旅思乡诗羁旅思乡诗通常表现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对家乡亲人、国都君主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难、宦游之艰。阅读这类诗歌要大体了解诗人的经历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歌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古代诗歌阅读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第9题:“诗的尾联(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

5、忱)“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答案:使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3)边塞征战诗边塞征战诗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伤;抨击统治者穷兵黩武,对战争的不满和控诉;思乡念亲或征人思妇的愁苦思情;友人惜别感伤或壮别感奋等。边塞征战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应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答题示例2 _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题: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请简要回答。解此

6、题,重在理解诗句内容。“大漠风尘日色昏”写景,烘托出紧张的局势;“红旗半卷出辕门”写军队的气势;“前军夜战洮河北”写战事的艰苦;“已报生擒吐谷浑”却笔锋一转,写前军已大获全胜,连敌军首领也被生擒。根据诗句内容可以看出,作者以轻快跳脱之笔,使全诗富有戏剧性。参考答案: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首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4)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

7、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盛唐时代是我国山水田园诗的繁荣时期。答题示例3 _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解此题,要扣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情感”“志向”。情感,是指诗人的心绪与思想;志向,是指诗人相对恒定、努力追寻的理想与愿望。作答时可浓缩描写之景,揣摩作者的“情感”,再抓住尾联的议论之语,体

8、味其“志向”。参考答案: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用“夕晖”准确些编者)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5)怀古咏史诗怀古咏史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

9、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借古伤今、讽今、伤己,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了词人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已逝,而那潇洒儒雅、运筹帷幄的周郎,更激起词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作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答题示例4 _上元怀古(其一) 李山甫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古城秋。【注】上元古金陵,现在南京。李

10、山甫唐朝诗人,累举不第,文笔雄健,名著一方。题: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两句表达感情的方式与前六句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解此题,先要理解诗句意思。前四句总结南朝兴亡的教训;颈联通过尧行德无敌与秦守固难持对比,进一步警示统治者重视“德系盛衰”的历史规律。尾联以问答作结,用景物描写结尾,通过秋天雨后青苔烟草笼罩的古城,渲染出萧瑟凄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金陵昔盛今衰的感慨。明确了这些,也就能准确答出其表达方式。参考答案: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历史变迁之感。繁华已逝,只剩一座冷寂的荒城在潇潇秋雨中静默,令人感慨万千。尾联上半句警醒发问,破空而入,下半句以景作答,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而前六

11、句寓情于史实(或借古抒怀),借对史实的铺叙、议论,在对比中寄托自己兴亡之感。(6)即景感怀诗即景感怀诗,指的是作者因所见景物而引起某种感触的一类诗歌。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怀诗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为“景”的触动而生发。这类诗作题材广泛,山水田园诗、送别抒怀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怀乡诗都可能是即景感怀之作。还有一些诗歌,它们也是诗人面对眼前之景而生发感慨之作,归入即景感怀诗。答题示例5 _琅琊溪 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槎(ch)指拼扎而成的

12、简易木桥。题: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是一首即景感怀的诗歌。解此题,要细读诗文,把握本诗的意象和意境,从而迅速概括出画面内容。根据意象、意境,可探求作者寓于其中的思想感情。诗后的注解既能从某个角度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提示作用,也能对正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干扰作用。我们要透彻地理解文本,不能一看到“被贬”就“伤感”,从而造成对诗歌情感的误解。要透过注释中的写作背景,看出相较于钩心斗角的仕途给作者带来的厌恶之感,作者在琅琊溪忘却仕途烦恼,醉心山水,表达的是一种闲适之情。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

13、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7)即事感怀诗即事感怀,指的是作者就某件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送别抒怀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怀乡诗等,如果即事感怀,也是“即事感怀诗”。一般就把那些无法归入送别抒怀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怀乡诗等几类的抒怀诗,归入此类。答题示例6 _喜外弟卢纶见 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

14、,况是蔡家亲注。 【注】蔡家亲表亲。题: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是一首即事感怀的诗歌。体味诗歌表达的情感要从题目、形象描述、抒情句、诗后的注释等方面综合去看。本诗题目中有“喜”“见”二字,可见见到外弟卢纶是件高兴的事。再看诗中描述自己的境况“四无邻”“旧业贫”“白头人”,而外弟(君)却“相见频”(时常来看我),从而又引出一个“愧”字,这就表达了一种复杂的心情:外弟来看自己是件高兴的事,但是因为自己境况不好,对常来看自己的外弟又有些愧疚。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有悲”)的感情。(8)咏物抒怀诗咏物抒怀在中国诗歌中具有悠久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在古代诗歌中,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作者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类诗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描绘物象,绘形绘声绘色,以求精确逼真或传神;一类托物寓意,借物言志,借题发挥,由此及彼。答题示例7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