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01251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而精神病患者与其他疾病患者相比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健康教育也有所不同,一般分为入院初期、康复期、出院前期。1 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是为了使他们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有利于配合治疗,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康复,缩短疗程以及防止疾病复发。2 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将精神疾病的特点,治疗,常用药物名称、用法、作用及服药注意事项,家庭护理,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预防复发等问题

2、整理成册,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另外还给予工娱疗和功能锻炼,生活、学习、就业行为等回归社会前的角色适应指导以及时事、卫生常识、科普知识等方面的教育3 教育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时语言要有艺术性和吸引力,不能语言生硬,缺乏趣味性。3.1 个别教育由护士在平时的治疗护理或在病房巡回与病人交谈中发现问题随时给予个别指导。让病人知道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检查治疗的目的以及护理要点、饮食、睡眠与疾病的关系和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等。3.2 集体教育按月计划拟订,以授课形式从理论上阐述疾病的基本知识,注意语言通俗易懂,对认真听课及答题的给予表扬和奖励。一般一月二次。3.3 座谈会一般组织510名恢复期的,

3、有一定自知力的病人及其家属参加,先由护士讲述目的和安排,然后鼓励病人和家属讲出内心的困惑和担心的问题,最后总结,就问题的所在给予指导。每月开展二次。4 教育方法根据病人的知识层次、年龄、家庭条件、生活阅历等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4.1 口头教育是常用方式之一,包括主动和被动形式。主动形式是有计划对患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被动形式是有针对性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4.2 书面教育将有关资料整理成册或卡片交给病人自己阅读或采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进行,一般适用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病人。5 分阶段教育5.1 入院初期此期患者缺乏自知力,护士应对安静合作的病人主动热情地介绍床位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

4、,病房环境、作息制度,探视制度及安全制度和病员组织等,对不合作的病人,要掌握其病情特点,摸索适当的接触方法,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然后再谈及病情。5.2 康复期此期患者的病情基本控制,自知力有所恢复,可以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可能病因、所有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怎样配合治疗提高疗效以及不同患者需要的具体知识,进行工娱疗活动和功能锻炼等。5.3 出院前期患者基本康复,主要是让患者掌握如何避免疾病复发、如何调控情绪、如何适应社会的技能等,为出院后顺利融入社会做准备。并且详细向病人和家属交待服药方法及药物保管,定期门诊随访和如何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等。6 体会要做好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恒心和同情心。通过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率;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避免复发和回归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激发了护士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须有一定的讲课技巧和交流技巧,才能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