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01207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设计意图:在尝试让瓶宝宝发出声音的操作活动中,为了帮助幼儿探索把不同的东西放入瓶子中摇动后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教师选择了有一定差别的材料,如玻璃球、黄豆、米和纸片,在操作中还准备了小勺,鼓励幼儿使用小勺放材料,并融进了开瓶盖、盖瓶盖地练习,发展了,体现了活动的综合教育过程。)一、活动目的:1、过操作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2、探索将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子中摇动后会发出不同的声音。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4、重、难点:探索不同的材料能使瓶宝宝唱出不同声音的歌,从而萌发幼儿好奇、好问、乐于尝试、敢于表达等积极的情感。二、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认识矿泉水瓶

2、、黄豆、绿豆、米,能能说出它们的名称。2、物质准备:(1)人手一个空矿泉水瓶子一把勺子一个小塑料碗、黄豆、绿豆、米若干。(2)不透明的瓶子两个,透明的瓶子两个。三、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导幼儿让手中的瓶子发出声音。教师带幼儿边做大雨和小雨边摇动手中的空矿泉水瓶。-请小朋友拿起你们椅子下面的矿泉水瓶跟着纪老师一起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吧。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手中的瓶子和教师手中的瓶子有什么不同,并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手中的瓶子也能唱歌。-师:我们刚才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游戏时,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瓶子和老师的瓶子有什么不同?-小结:老师的瓶子会唱歌,有声音,小朋友的瓶子不会唱歌,没声音。(二)幼儿

3、探索、操作。1、教师用语言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让我们用桌上的米、黄豆、绿豆来喂瓶宝宝吧,瓶宝宝吃了东西就会唱歌。2、让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用勺子喂瓶宝宝。交代注意事项:先把瓶盖打开,再用勺子把米(或黄豆、绿豆,只选一种)喂到瓶宝宝的肚子里,喂的时候要把矿泉水瓶放在塑料碗里,防止操作材料落在地板上。喂完瓶宝宝要把盖子拧上。(三)交流分享: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宝宝发出声音了吗?1、幼儿喂瓶宝宝,师巡回指导并与个别幼儿交流分享。2、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分享。(四)幼儿再次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不同。1、分组活动:让幼儿尝试换另一种东西放在瓶中,摇一摇、听一听、比较前、后两次操作

4、后,瓶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2、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1)引导幼儿感知不同物体在瓶中发出声音的不同:你第一次在瓶子里放了什么?这一次你又在瓶子里放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2)教师请两名幼儿摇动两个不透明的瓶子,让手中的瓶子发出声音,引导幼儿听听:他俩的瓶子发出声音一样吗?(3)让幼儿猜猜两个瓶子里装的各是什么。(4)教师协助幼儿把两个瓶子中的东西分别倒进两个透明瓶子中,让幼儿验证自己猜想是否正确。(五)结束:在音乐声中,让幼儿一拍摇动一下瓶娃娃为音乐伴奏。活动反思: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其认知规律,活动目标简洁明了,活动准备充分,活动过程清晰,充分体现了选材的生活性;材料的形象性;方法的游戏性;内容的整合性;过程的自主性。整个活动环环紧扣,层次清晰,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