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难点综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011727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难点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计学难点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计学难点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统计学难点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统计学难点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难点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难点综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一、选择判断题1、某班三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80分、90分和95分,这里的数学成绩是( C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2、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特点是( A )A、数量性B、总体性C、社会性D、具体性3、某高校在校学生数为 10000 人,若要研究该校在校学生规模是否适度,这里的在校学生数为 10000 人是( A )A、指标 B、变量 C、标志 D、标志值4、 下列各项中哪项属于存量( A )A、存款余额B、存款发生额C、出生人数D、人口自然增长量5、 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统计工作为( C )A、统计调查B、统计整理 C、统计分析D、统计方

2、法6、 要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状况,则总体单位是( B )A、该地区每一个工业企业职工B、该地区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C、该地区每一个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D、该地区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工资7、 统计工作(B )阶段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8、统计研究中的大量观察法是指( D )A. 一种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B.对总体中所有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C. 搜集大量总体单位资料的方法D. 要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的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1、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 BC)A、所有工业企业都是总体B、各企业工资总额都是标志C、 各企业的劳

3、动生产率是变量D、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质量指标E、某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50万元,这是数量指标2、 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BE )A、某人的身高B、某地区某年的钢铁产量C、某设备的使用年限D、 某职工某年的工资收入E、2007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 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CDE )A、全部成年人数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数量标志C、“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品质标志D、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4、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BE )A、利润率B、产品品种C、男性D、产值E、统计人员技术职务5、下

4、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BD )A、全国总人口 B、社会总产值C、平均工资 D、全国钢产量E、计划完成程度6、在经济普查中(ABCDE )A、基本单位是总体单位B、全部基本单位是统计总体C、行业部门性质是品质标志D、所有制形式是品质标志E、从业人员人数是统计指标1、数量标志是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是用属性(文字)表示的。(错 )2、统计学是研究总体数量方面的规律的,所以就不需要做定性研究。 (错 )3、 流量具有时间量纲,而存量不具有时间量纲。(V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一、选择判断题1、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B )A.将此值

5、归入上限所在组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 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 另立一组2、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A、就是组平均数B、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C、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E、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3、下列情况下,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A、人口普查B、工业企业普查C、某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D、农产量调查E、高校在校生情况调查4、下列对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陈述中,错误的有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B、两者都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单位C、两者都是按非随机的原则抽取单位D、两者都属于专门调查E、两者都用以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5、 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

6、次数分布的要素有( CDEBCD )ADE )BCE )A、总体单位数的多少B、变量值的大小C、组距D、组限E、组数1、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通常采用总量指标。2、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它并不能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X )3、编制组距数列在具体确定组距时,应使组距能体现组内资料的差异性和组间资料的同质性。( X )4、一次性调查是指只调查一次,以后不再进行的调查。(X )5、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V) 6、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 (V )第三章 综合指标一、选择判断题1、下列

7、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的有(BD )A、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B、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C、已知某厂19931998年产值,求平均发展速度D、已知各级工人月工资和相应的工资总额,求工人平均工资E、已知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求平均工资。2、在变量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的组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C )A、接近标志值较大的一组B、不受权数影响C、接近标志值较小的一组D、仅受标志值影响3、某商店在制定女式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 D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4、 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

8、上年提高 4%,执行结果提高 5%,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C )A、5%4%B、5%宁4%C、(105%宁 104%)100%D、(104%宁 105%)100%5、 若在组距数列中,每个组中值减少 10,各组的次数不变时,其算术平均数(A )A、减少10 B、不变C、增加10 D、无法确定6、某公司所属工厂实际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为 1000 万元、 1400 万元、 1200 万元,超额完成计划百分比分别为 11%, 20%, 15%,全公司超额完成计划的( C )A、 46% B、 15.3%C、 15.7% D、 115.3%7、 如果所有变量值都减少某个常数,则其方差( A )A

9、、不变B、减少这个常数C、增加这个常数D、不能预期方差的变化8、下列指标中,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有( ABCD )A、人口性别比B、粮棉播种面积比例C、人民币外汇换汇比率D、从业人员负担系数E、恩格尔系数9、下列强度相对指标只有一种表现形式,而无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的有( ABC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密度E、每万名居民拥有的医生人数10、 下列有关众数的陈述,错误的有( ACD )A、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C、易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D、当各组次数分布均匀时为零E、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11、 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BCDE )A、说明变量

10、值分布的集中趋势B、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C、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D、衡量分配数列的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E、因反映各变量值的离中趋势,故又称为标志变动度1、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比较大小没有实际意义。(V )2、 频率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实质意义上的权数。(V )3、 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具有本质区别。(X )4、 调和平均数是算术平均数变形。( V )5、Z(X X上=最小值(V )6、对于同一原始资料而言,采用f作为权数与采用f/f作为权数计算出的平均数总是相等的。(V )第四章时间序列一、选择判断题1、说明现象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

11、、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2、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 10%,周三上涨了 5%,两天累计涨幅达( B )A、 15% B、 15.5% C、 4.8%D、 5%3、 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D )A、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进出口总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4、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往往是用( D )来测定其平均指标的代表性。A、全距B、四分位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5、某商场各季度末的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季度一季度一季度二季度四季度商品库存额859010595(万兀)BCE )则该动态数列A、各项指标数值是

12、连续统计的结果B、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C、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E、全年平均每季的商品库存额是个动态平均数6、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A、因素分析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间隔扩大法E、同期平均法7、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高次方程法E、加权平均法BCD )CD )1、 “首末折半法”的运用不需要任何前提假设。(X )2、用几何平均法以及方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则有前者小于后者。(X )3、 对连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 X )4、

13、对定基发展速度求平均发展速度没有意义。(V )5、 投资额是时期指标,而资产额是时点指标。(V )二、计算题时间1234次年1季度季初人口数(万人)3203243263283321、某市2002年平均人口数为200万人。 2007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要求计算:(1)2007 年平均人口数;(2)2002 年2007 年该市人口平均增长速度,若按此发展速度发展,预测该地区2010 年将达到 的人口数。320 332+ 324 + 326 + 328 +2、(1) a = -22- = 326(万人)4(2) X =;=5:竺=110.26% a 5 2000平均增长速度=10.26%a = 32

14、6 x (1.1026 )3 436 .99(万人)20102、某商业企业资料如下:指标1月2月3月4月商品销售额(万元)10012095110流通费用额(万元)12151014月初库存额(万元)60504540试计算一季度的月平均商品流通费用率和上半年的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 解:(1) 一季度月平均商品流通费用率:(12 + 15 + 10 ) / 3=11 .75 %(100 + 12 0 + 95 ) / 3(2) 第一季度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2 . 17(次)(100 + 120 + 95 )/3(60 /2 + 50 + 45 + 40 /2)/3第五章 统计指数一、选择题工q P1、 数量指标指数十仏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时的权数是(B )乙 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