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010168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朝花夕拾3、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3、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德育目标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教学难点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

2、叙。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3、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精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重点研讨第一部分。体味作者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学步骤:一、导语每个人的童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券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有关童年的记忆。二、作品吸背景介绍本文是一篇写

3、于1926年9月18日的回忆性散文,当时鲁迅被反动派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正值暑假,学生还没开学,就写下这篇散文,后来收入到朝花夕拾散文集中。“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原名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它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1、范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2、正音确凿亿co)菜畦(q1)斑螫(wu)攒亿敛(li脑髓(su1)枇(b。谷蝉蜕(tu1)书塾(sh0宿儒(rt)倜(ti)傥(tfing)窦(deu)3、请学生说说初读后的感受四、划分文章层次讨论后归纳全文分两部

4、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来不及走到中间去”)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从“出门向东”到完)写三味书屋情形。五、研读第一部分1、齐读第一部分2、探究质疑(1)第1自然段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是否有矛盾呢?讨论后归纳:没有矛盾,前一句是用大人的眼来看的,“确凿只有”断是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中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地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定獐的乐园。所以不矛盾。(2)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讨论后归纳:A、从句式上看,用“不心说也不心说单是”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单

5、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已趣味无穷,可见园里的佳趣定然比比皆是,这是以一概全的写法。B、从描写的范围看:先写整体,后写局部。C、从描写的对象来看:既有植物,也有动物。D、从观察的角度来看: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触觉:有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有可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的何乎乌的臃肿的根。味觉:有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E、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像和特殊

6、的感受。F、从遣词描写来看,用词盐分准确、生动,形容黄蜂用“肥胖、伏”,形容叫天子用“轻捷、直窜”,形容石井栏用“光滑”都十分贴切。(3)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讨论并归纳: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4)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手下捕鸟?讨论的归纳: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六、小结写百草园,作者抓住了一个“乐”字来写,有乐景、乐闻、乐事。洋溢着生机和活力,情趣盎然。表现了儿

7、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七、作业1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1、2、,二1,三。2 、阅读课文第7、8段,完成( 1)解释下列词语鉴赏秕谷( 2)第7段详写的捕鸟的时间、收获、经验等,这样写的作用是。( 3)第7段的中心是()A、写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B、写冬天雪地捕鸟的乐趣C、写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的体会( 4)请用原文词语组成一句话,概括下雪后在百草园只好来捕鸟的原因。( 5)第八段回忆闰土父亲关于捕鸟的答话,对答话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告诉我捕鸟不能性急B、告诉我捕鸟要有耐心,要等鸟雀走到中间去C、闰土父亲的话启迪我遇事要沉着冷静,这也是一种朴素的启蒙教育,所以作者难以忘

8、怀。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研读第二部分,理解文章主旨,品味语言特色教学步骤一、检查提问二、研读“三味书屋”部分1、质疑:“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讨论归纳:不知道,有“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2、质疑:“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归纳:运用了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私塾的反感。3、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归纳:趣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4、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讨论后归纳:先生很“和蔼”,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

9、、博学的人。5、怎样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讨论并归纳;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们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动怒之意的原因。这种教育思想是不可聚拢,它挫伤子学生求知的积极性。6、“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归纳: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7、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与百草园相比,哪个好玩?讨论后明确:百草园好玩。百草园很大,这个园很小,在百草

10、园有许多动植物,有许多好看、好听、好吃、好玩的东西,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而这个园只能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寻蝉蜕,最好的工作只不过是捉了苍蝇喂蚂蚁,又必须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玩的伴又不能太多,时间也不能太久。8、三味书屋里读的是什么书?作者写些教学内容有什么用意?讨论并归纳:读书、习字、对课。读的书脱离学生实际,艰深难懂,逼着学生死记硬背,作者这样写表达他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9、怎样理解少年鲁迅背着先生画画这个问题?讨论归纳;因为私塾只要求学生读书,不许做别的活动。画画是少年鲁迅的艺术爱好。背着先生画画,表现了少年鲁迅发展个性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私塾教育的不满。三、小结1、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幼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2、体味语言特色本文语言简练生活、准确传神,如在描写百草园的景物时使用的大量修饰词、准确、形象。在写捕鸟一节时,使用了很多准确生动的动词等。四、体验与反思童年是美好的,请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说说自己快乐的童年。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可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较好的发言人面向全班交流。五、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3二、22、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思考童年生活对鲁迅成长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