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总复习资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00814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总复习资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组成原理总复习资料第一章1、主机: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合起来构成计算机的主机。2、CPU:中央处理器,使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3、ALU: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4、指令:构成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元素,表示成二进制数编码的操作命令。5、位:计算机中的一个二进制数据代码(0或1),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表示单位。6、字长:一个数据字中包含的位数,一般为8位,16位,32位或64位等。7、操作系统:主要的系统软件,控制其它程序的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且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8、汇编程序:将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计算机软件。9、汇编语言:采用文字方

2、式(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10、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计算机软件。11、解释程序:解释执行高级语言程序的计算机软件,解释并执行源程序的语句。12、接口:部件之间的连接电路,如输入输出接口是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电路。13、伪指令:汇编语言程序通常还提供有关该程序装入内存中的位置的信息、表示程序段和数据段开始或结束的信息以及表示程序的开始和结束的信息等,还可以有条件汇编、文件包含、常熟定义等信息。表示这些信息的汇编指令称为伪指令。14、虚拟地址:在虚拟存储器中,CPU根据指令生成的地址,又称为逻辑地址。15、机器语言:是一种用二进制代码标识的能够被计算

3、机硬件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16. 运算器:计算机中完成运算功能的部件,由 ALU 和寄存器构成。17. 外围设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设备。18. 数据:编码形式的各种信息,在计算机中作为程序的操作对象。19. 指令:是一种经过编码的操作命令,它指定需要进行的操作,支配计算机中的信息传递以及主机与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是构成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元素。20. 透明:在计算机中,从某个角度看不到的特性称该特性是透明的。21. 字:数据运算和存储的单位,其位数取决于具体的计算机。22. 字节:衡量数据量以及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1 字节等于 8 位二进制信息。23.

4、 地址:给主存器中不同的存储位置指定的一个二进制编号。24. 存储器:计算机中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分为内存和外存。25. 总线:计算机中连接功能单元的公共线路,是一束信号线的集合,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26. 硬件:由物理元器件构成的系统,计算机硬件是一个能够执行指令的设备。27. 软件:由程序构成的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8. 兼容:计算机部件的通用性。29. 软件兼容:一个计算机系统上的软件能在另一个计算机系统上运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则称这两个计算机系统是软件兼容的。30. 程序:完成某种功能的指令序列。31. 寄存器:是运算器中若干个临时存放数据的部件,由触发器构成

5、,用于存储最频繁使用的数据。32. 容量:是衡量容纳信息能力的指标。33. 主存: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件实现,速度较高成本高且当电源断开时存储器的内容会丢失。34. 辅存:一般通过输入输出部件连接到主存储器的外围设备,成本低,存储时间长。35. 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计算机软件。36. 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进行命令解释、操作管理、系统维护、网络通信、软件开发和输入输出管理的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无关。37. 应用软件:完成应用功能的软件,专门为解决某个应用领域中的具体任务而编写。38. 指令流: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与 CPU 之间形成的不断传递的指令序列。从存储器流

6、向控制器。39. 数据流: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与 CPU 之间形成的不断传递的数据序列。存在于运算器与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40. 接口:计算机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传递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电路。计算机可以与多种不同的外围设备连接,因而需要有多种不同的输入输出接口。41.第一代 电子管时代(1946-1958)耗电高,体积大,定点计算,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第二代 晶体管时代(1958-1965)变集中处理为分级处理,浮点运算、高级语言第三代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0)存储容量大,运算速度快,几十至几百万次/秒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1至今)向大型机和微型机两个方向发展现代计算

7、机发展方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大体上每18个月翻一番,今后可再用10年。42.巨型机世界几家公司生产,最快1.4万亿次,9千个CPU组成Cray-1,Cray-2,Cray-3,国产银河I, 银河II, 银河III小巨型机功能同巨型机相近,价格相对便宜,发展十分迅速美国Convex公司的C系列机为其代表产品。大型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作为计算中心的主机使用,统一调度主机资源,代表产品有IBM360,370,4300等。小型机它可以满足部门性的需求,供小型企事业单位使用,典型产品有IBM-AS/400,DEC-VAX系列,国产太级工作站用于特殊的专业领域,

8、例如图象处理和辅助设计等。典型产品有HP-APOLLO,SUN工作站等。微型机个人或家庭使用,PC机/个人计算机,价格低廉。第二章:1、原码:带符号数据表示方法之一,一个符号位表示数据的正负,0代表正号,1代表符号,其余的代码表示数据的绝对值。2、补码:带符号数据表示方法之一,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将二进制位按位取反后自阿最低位加13、反码:带符号数据表示方法之一,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将二进制位按位取反。4、移码:带符号数据表示方法之一,符号位用1表示正号,0代表负号,其余为与补码相同。5、阶码:在浮点数据编码中,表示小数点的位置的代码6、尾数:在浮点数据编码中,表示

9、数据有效值的代码。7、上溢:指数据的绝对值太大,以致大于数据编码所能表示的数据范围。8、下溢:指数据的绝对值太小,以致小于数据编码所能表示的数据范围。9、Booth算法:一种带符号数乘法的方法,它采用相加和相减的操作计算补码数据的乘积。10、海明距离:在信息编码中,两个合法代码对应位上编码不同的位数。11、检错码:能够发现某些错误或具有自动纠错能力的数据编码。12、纠错码:能够发现某些错误并具有自动纠错能力的数据编码。13、海明码:一种常见的纠错码,呢观念检测出2位错误,并能纠正1位错误。14、循环码:一种纠错码,其合法码字移动任意位后的结果仍然是一个合法码字。15、桶形移位器:一种移位电路,

10、具有移2位、移4位和移8位等功能。16、半加器:半加器电路时只对两个输入数据位进行加法,输出一个结果位,不考虑数据的进位,也不产生进行输出的加法器电路。17、阶码上溢:在浮点数中,当数据的绝对值太大,以至于大于阶码所能表示的数据,称为阶码上溢。18、机器零:在浮点数据编码中,尾数部分为0时不论其阶码为何值,都看作是零值,称为机器零。19、简叙奇偶校验码的构成规则:(1)偶校验码的构成规则:所有信息位和单个校验位的模2加等于0,即每个码字(包括校验位)中1的数目为偶数。(2)奇校验位的构成规则:所有信息位和单个校验位的模2加等于1,即每个码字(包括校验位)中1的数目为奇数。20、浮点数乘除法运算

11、的五个步骤是什么?第1步、阶码的加减运算。第2步、尾数的乘除法运算。第3步、规格化。第4步、对结果进行舍入。第5步、检查结果是否溢出,即检查阶码是否溢出。21. 规格化数:在浮点数据编码中,为使浮点数具有唯一的表示方式所作的规定,规定尾数部分用纯小数形式给出,而且尾数的绝对值应大于 1/R,即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不为零。22. 海明距离:在信息编码中,两个合法代码对应位上编码不同的位数。23. 冯诺依曼舍入法:浮点数据的一种舍入方法,在截去多余位时,将剩下数据的最低位置 1。24. 奇校验码:让编码组代码中 1 的个数为奇数,违反此规律为校验错。第三章1、RAM:随机访问存储器,能够快速方便地访问

12、地址中的内容,访问的速度与存储位置无关。包括:S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2、ROM:只读存储器,一种只能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3、PROM:可编程的ROM,可以被用户编程一次。4、EPROM:可擦写可编程的ROM,可以被用户编程多次。5、相联存储器:一种按内容的存储器,每个存储单元有匹配电路,可用于cache中查找数据。6、多体交叉存储器:由多个相互独立、容量相同的存储器构成的存储器。每个存储器独立工作,读写操作重叠进行。7、直接映像:cache的一种地址映像方式,一个主存块只能映像到cache中的唯一对一个指定块。8、组相联映像:cache的一种地址映像

13、方式,将存储器空间分成若干组,各组之间是直接映像,而组内各块之间则是全相联映像。9、全写法:cache命中时的一种更新策略,写操作时将数据既写入cache又写入主存。10、写回法:cache命中时的一种更新策略,写cache时不写主存,而当cache数据被替代出去时才写回主存。11、按写分配:cache不命中时的一种更新策略,写操作时把对应的数据块从主存调入cache。12、简叙静态存储器的读操作:(1)外部电路驱动芯片的地址线,将需要读取的数据的二进制地址送到存储器芯片。(2)将WE*控制信号置高电平,将CS*信号和OE*信号置低电平。(3)存储器芯片开始读操作,然后驱动数据输出咸,将存储的

14、数据输出。13、cache:cache是一个高速小容量的临时存储器,可以用高速的静态存储器芯片实现或集成到CPU芯片内部,存储CPU最经常访问的指令或操作数据。14、数据寄存器:是存放操作数运算和运算的重点结果,以减少访问存储器的次数,或者存放从存储器读取的数据以及写入存储的数据的寄存器。15、从结构上提高存储器的带宽的措施有哪些?他们的特点是什么?措施:增加存储器的数据宽度和采用多提交叉存储技术。16、在计算机中常用的寻址方式有哪几种?(1)立即数寻址(2)寄存器寻址(3)直接寻址(4)寄存器间接寻址(5)基址变址寻址。17、全相联映像:cache的一种地址映像方式,每个主存块可映像到任何c

15、ache块。17、物理地址:实际的主存储器的地址称为“真实地址”。18、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只能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他勇于存储计算机中的一些固定的信息。19.固件:固化在硬件中的固定不变的常用软件。20、cache的常用替换算法:随机法、先进先出法、近期最少使用法等。随机法:使随机地确定替换存储单元。先进先出法:替换最早调入的存储单元,cache中的块就像一个队列一样,先进入的县调出。近期最少使用法:能比较好的利用访存局部性原理,替换出近期用得最少的存储块。21、快闪存储器:快擦存储器,它是在EPROM和EEPROM的制造技术基础萨化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电可擦非挥发性存储器元件。22、cache命中率:访问主存的数据或代码存在于cache中的情形为cache命中,cache命中的统计概率为cache的命中率。23、段式虚拟存储器的优点是用户地址空间分离,段表占用存储空间数量少,管理简单。段式虚拟存储器的缺点是真个段落必须一起调入或调出,这样使得段长不能大于内存容量。24、一般而言,需要在一条机器指令中包含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