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煤矿掘进作业规程范本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99620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出煤矿掘进作业规程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突出煤矿掘进作业规程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突出煤矿掘进作业规程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突出煤矿掘进作业规程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突出煤矿掘进作业规程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出煤矿掘进作业规程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出煤矿掘进作业规程范本(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概况1第一节 概 述1第二节 依 据1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2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面开采情况2第二节 煤(岩)赋存特征2第三节 地质构造2第四节 水文地质2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2第一节 巷道布置2第二节 矿压观测3第三节 支护设计3第四节 支护工艺3第四章 施工工艺5第一节 施工方法5第二节 掘进方式5第三节 爆破作业7第四节 装载与运输7第五节 管线铺设8第六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9第五章 生产系统9第一节 通 风9第二节 压 风10第三节 供 水10第四节 供 电11第五节 排 水11第六节 运 输11第七节 安全监测11第八节 综合防尘12第九节 通讯和信号13

2、第六章 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第一节 劳动组织13第二节 作业循环方式14第三节 主要经济指标15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16第一节 一通三防16第二节 先探后掘19第三节 巷道开口及岔口处理20第四节 炮掘措施21第五节 综掘措施23第七节 支护及出货26第八节 工程质量及顶板管理28第九节 过断层、围岩破碎带29第十节 过钻场措施29第十一节 机 电30第十二节 运 输32第十三节 防灭火措施41第十四节 其它44第八章 避灾路线及灾害应急措施45第九章 救援预案及事故案例46附: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6附:冒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7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概 述一、巷道名称AAAAA回风巷

3、。二、巷道所处位置及相邻关系AAAAA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位于AAAA运输下山以南,F108断层以北,西为22183运输巷,东为AAAA运输巷,顶部为AAA工作面采空区,相应地表位于上岩脚村。三、掘进目的及用途为满足22185工作面的辅助运输及通风需求。五、巷道设计长度和服务年限设计长度:AAAAm(平距),服务年限:AAAA个月。四、巷道性质回采巷道。五、施工方式开口20m段采用打眼爆破方式掘进,其余地段采用EBJ-120TP型掘进机掘送。施工过程中,若遇断层岩石坚硬掘进机无法截割或因掘进机损坏无法截割时,采用打眼爆破方式掘进。六、支护方式永久支护:采用4.73.3米金属U型棚支护。临时支护:顶

4、板采用液压伸缩器配合W钢带护顶,两帮采用斜撑点柱配合大板护帮,迎头挂防护网护壁。七、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自AAAA年AAA月上旬开工,预计AAA年12月下旬完工。第二节 依 据一、工作面设计及批准时间巷道施工的依据是AAAA回采工作面施工设计图。批准时间为AAA年5月。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巷道地质资料依据是AAAA掘进地质说明书及附图,批准时间为AAA0年5月。三、相关的技术要求及安全措施编制依据1、 盘江煤电(集团)公司矿井防灭火管理规定(公司安字【2006】11号)。2、 盘江煤电(集团)公司矿井生产技术管理若干规定(公司发【2006】13号)。3、 盘江煤电(集团)公司工种操

5、作规程【2006】。4、 山脚树矿技术管理制度(矿发【2008】31号)。5、 山脚树矿顶板管理制度(矿发【2009】128号)。6、 煤矿安全规程【2009】。7、 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指南。8、 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9、 贵州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10、 煤矿防治水规定。11、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定。12、 其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面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面开采情况见表1。表1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水平 二水平工作面名称2AAA5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井区 北井工作面标高/m1279.

6、61303.2地面位置相应地表位置为上岩脚村四邻关系22AAA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位于22运输下山以南,F108断层以北,西为22183运输巷,东为2AAA5运输巷,顶部为AA1工作面采空区。邻近采掘情况对其的影响 22183采空区的水对其有影响。第二节 煤(岩)赋存特征煤岩层赋存特征见表2、表3。表2 煤层特征表项目 指标备注 煤层厚度(m) 2.83.0 煤层倾角() 913 煤层硬度 f 0.8 煤层层理(发育程度) 发育 煤层节理(发育程度) 发育表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顶底板名称岩石类别厚度(mm)岩性顶板老 顶细砂岩AA 细砂岩、较硬直接顶粉砂岩AA8AA0 粉砂岩和菱铁质粉砂岩伪 顶片

7、状泥岩50100 泥岩和粉沙质泥岩,质软底板直接底泥 岩3005AA0 泥岩和粉沙质泥岩,质软老 底粉砂岩3001AA0 泥质粉砂岩和粉沙岩第三节 地质构造根据现有资料分析,预计在掘进过程中会遇到F1 、F3 、F73条断层,落差分别为AAAAm,见22185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及附图,掘进期间实行“边探边掘,先探后掘”。第四节 水文地质该巷道沿2AAA运输巷留有4米煤柱掘进,为沿空掘巷,掘进期间需加强对22183采空区积水的探放工作。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 巷道布置待22185回风联巷与22183运输巷贯通后, 在22183运输巷的A点 (坐标X=28AAA53.227,Y=3AA

8、A39.625)以1931518的方位,沿18#煤层底板掘送42m到B点(坐标X=286AAA2.359,Y=354AAA31.660)换向,换向后以2003019的方位,沿18#煤层底板掘送680m到D点(坐标X=28AA92.078,Y=35AAA71.270)结束,总工程量722m(平距)。附图1:工程平面图。第二节 矿压观测1. 矿压观测对象:A、C岔口、B拐点和22185回风巷。2. 观测内容:顶底板相对移近量及两帮相对移近量。3. 观测方法:巷道从开口起设置观测点,其中A、B岔口各设置1个,并作为重点观测区域。从A岔口处往里每隔50m设置1个,遇到巷道压力大地段每隔5m设置一个观测

9、点。每个观测点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并记录好初始观测值L1、L2、H1、H2。初期每天观测一次,巷道压力稳定后,每5天对巷道顶板和底板及两帮的相对移近量进行测量并读数观测,直到巷道施工完毕。4. 观测的工具为5m的钢卷尺、线绳、记录纸等。5. 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其矿压显现规律。附图2:矿压观测点布置示意图。第三节 支护设计一、岔口支护:1. 岔口采用锚网梁索联合支护。锚杆间、排距为700700mm,锚索间、排距为14001400mm,呈4-0-4布置。2. 锚杆:锚杆为20-2500全螺纹钢树脂锚杆。3. 锚索:岔口及岔口2m范围内使用长度为8m、17.8mm的锚索。4. 托盘:锚杆托盘采

10、用规格为1401408mm的方形预应力托盘,锚索托盘采用直径为260mm的铸铁圆形托盘。5. 锚梁:锚梁采用12#圆钢制作,锚梁孔眼距为0.7m,顶锚梁长5.7m,帮锚梁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6. 铁丝网:铁丝网采用10#铁丝编制,规格为100.9m,网孔规格为5050mm,施工时根据现场需要将其分成大小适当的网片。7. 锚固剂:锚固剂型号为MSK2335,锚杆使用3支,锚索使用5支。8. 螺帽:螺帽为M2030mm的预紧力螺帽,锚索的锚具规格为KM18-1。二、巷道支护1. 巷道下净宽4.7m,净中高3.3m,断面面积为12.5m2。2. 采用规格为下净宽净中高4.73.3m金属U型棚支

11、护。附图3:支护平面、断面图。附图4.14.4:A、B岔口支护平、剖面图。三、支护材料1. 棚子的材质为29U型钢。2. 卡子采用厚度14mm的A3钢板制作,宽度为100mm。3. 撑木必须选用直径大于50的圆刹杆。4. 铁丝网采用10#铁丝编制,规格为100.9m和100.7m两种,网孔规格为5050mm,施工时根据棚距不同选择相应规格的铁丝网,并根据现场需要将网分成大小适当的网片。四、支护参数1. 棚距为0.7m,遇断层及围岩破碎地段支护棚距为0.5m,架棚支护梁腿搭接长度为0.4m、卡缆间距为0.36m。2. 金属网搭接长度为100mm,每隔200mm用12#铁丝双排交叉纽结连网。 第四

12、节 支护工艺一、 临时支护1. 围岩较完好地段顶板采用两台液压伸缩器配合两块W钢带及铁丝网临时支护,两帮采用圆木配合大板打设带帽点柱临时支护,迎头煤壁采用油丝绳网配合点锚临时支护。2. 围岩破碎地段顶板及两帮采用铁穿楔临时支护,迎头煤壁采用油丝绳网配合点锚临时支护。一) 临时支护材料及规格1. 液压伸缩器采用MYT-150SK型锚杆机改制而成,最大支撑高度3550mm;泵站采用MYT-150型液压锚杆机泵站,一台泵站同时供两台液压伸缩器使用。(普底用手动型)3. W钢带每块长2.5m,宽0.3m,中部焊接一个锚杆锤,以确保W钢带与液压伸缩器可靠连接。4. 防护网采用6.2mm的油丝绳编制,规格

13、为长宽5.02.5m,网孔规格为200200mm。在防护网的顶端每隔200mm设置1个挂钩以便与顶板永久支护的铁丝网连接。3. 圆木直径不小于160mm,长度为1.52m,根据现场情况选用,大板厚度不小于50mm,规格为长宽1.30.15m。4. 点锚采用长度0.5m的螺纹钢锚杆,并配套规格为长宽300300mm的点锚板及螺帽压住油丝绳网贴紧迎头煤壁。5. 铁穿楔采用2吋铁管或15Kg/m的旧铁轨制作,一端切割成斜口尖状,长度1.5m,施工间距不得大于0.3m。二)临时支护工艺及要求1 每循环割煤结束后,将掘进机从迎头退出23m,停止掘进机运行,将掘进机馈电开关打到“0”位并闭锁。2 将事先拆

14、分好的铁丝网与永久支护时铺好的铁丝网进行连接,连网时采用14#铁丝每隔200mm扭结一道(隔1格扭1次),铁丝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1格)。连网前必须对迎头帮顶的活矸危岩进行彻底找掉。3 网连好后,将液压伸缩器摆放到适当位置,然后装好W钢带并固定好,最后启动液压伸缩器上升使W钢带撑紧顶板。4 上升液压伸缩器前,人员必须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采用长柄工具将连好的铁丝网撑至顶板,然后上升液压伸缩器使W钢带压住铁丝网并紧贴顶板。5 第一台液压伸缩器支护好后,及时施工第二台液压伸缩器,待两台液压伸缩器全部施工结束后,方可在临时支护后方施工永久支护。6 施工临时支护时分两次进行,先施工第一个循环,将W钢带支设在待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