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856677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回填施工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方回填施工方案昆铁锦绣家园工程土方回填施工方案编制:审核: 审批:中铁二十局集团昆铁锦绣家园工程经理部o年十月十五日目录一、编制依据1.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 ?建筑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024. 本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交底;5. 我单位在同类工程方面的施工经验.二、工程简介一工程概况1. 昆铁锦绣家园工程工程位于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片区东部,洛龙 街道辖区内,东临自然山体、南临白龙潭山、西邻梁王路、北临黄连山, 昆明南站的东北侧,依新昆明南站而建,西靠火车站进站铁路线,距

2、离昆 明市政府直线距离约,地理位置较为优越;拟建工程规划道路连接于城区 道路锦绣大街南侧,交通极为便利.#地块由16栋24 26层的高层住宅建筑和一栋多层公共效劳配套用房组 成.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卡.总建筑面积:m ;地下总建筑建筑面积: m;地上总建筑面积:m;公服配套用房建筑面积:m;商业建筑面积: 68800 mo二基坑周边环境条件拟建场地地处剥蚀、溶蚀残丘上,拟建用地范围近似三角形展布,地下室近分布 于整个拟建场地之下,建筑红线之内稍有收缩.整个拟建用地东南两侧紧靠新建火车站 扩建的施工便道,道路距离基坑开挖边线不等,基坑外围无市政管网,总体基坑外围 环境较为简单?三工程地质条件1.

3、根据钻探揭示的土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结合区域性资料及其 附近的地层成因时代类比,地基土按成因可分为4个大层:大层为第四 系人工堆积层Qml;大层为第四系坡洪积层Qdl+Pl;大层为第四 系残坡积层Qel+dl;大层为石炭系中上统石灰岩组C2-3 o2. 勘察深度范围内,拟建工程区勘察揭露的地基土特征可大致归纳如 下:1拟建工程地处昆明呈贡盆地边缘剥蚀、溶蚀残丘上,场地内地基 土形成的地质成因较为复杂,浅层覆盖第四系Q 土体岩心岩相变化、连 续性差、空间展布较不稳定,但总体浅层覆盖土体工程力学性质相对较好 且力学强度差异较小.2拟建场地下伏石炭系中上统C2-3石灰岩,属覆盖性岩溶区, 下伏基

4、岩力学强度较髙,属较硬类易溶性碳酸岩,土石界面受潜蚀、风化 等作用及原始地形等影响,溶沟槽、石牙较发育,基岩面起伏较大, 基岩内溶孔、溶隙较多,局部地段东南角差异风化较强烈.3原场地为一山包浑圆的残丘台地,后期经人类工程活动改造为假设 干平台,对原始地形地貌改造较大.4场地浅部层坡洪积地层Qdl+Pl,以粘土为主,为典型的平 缓型水流搬运沉积地层,粘土内夹杂风化碎屑、块及少量流水搬运细小颗 粒,磨圆度较好,含量从浅至深有渐多趋势,偶夹砂土团块.(5) 基岩之上为大层为残坡积层(Qel+dl),为下伏基岩全风化产 物(红粘土),力学强度较高,局部地段该层之中揭露孤石,分布均匀, 场地内零星分布.

5、(6) 场地深部大层为下伏石炭系中上统(C2-3)石灰岩地层,多呈 中风化,全强风化带较薄,但差异风化较强烈,以东南角较为典型,多 出现土石交替状.3为客观地反响场地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根据地基土的成因类型、工 程特性及室内试验成果,将场地地基土划分为4个地质成因层,5个亚 层,3个透镜体:(1) 素填土:埋深,层厚,平均厚度,主要为两局部,一局部为 现已整平场地平台边缘填土,褐红色,主要成份为粘土,来源于早期场地 浅表覆土,为场地早期整平堆积形成的松散土体,随意堆积,堆积年代约 7年,结构松散,欠固结,工程力学性质差,建议承载力特征值 fak=80KPao另一局部分布于场地南侧14#髙层所在位

6、置南半段,为新建火 车站石料加工厂废弃材料堆积形成,为近期堆积,工程力学性质极差,因 其分布范围较小且处于开挖范围内,未单独分层,将其并入填土大层中. 主要分布于平台边缘地带及场地南侧.(2) 1粘土:埋深,层厚,平均厚度,以褐红色为主,局部呈 褐、灰黄色,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偶夹流水搬运细小颗粒,磨圆 度较好,局部含风化碎屑、块等,顶部钻探岩芯易散,分布于场地浅部, 风化、氧化强,其间含较多的铁猛质结核,地表台坎露头可见土体中裂隙 较发育,雨天土体崩解现象突出,可塑硬塑状,以硬塑状为主,场地大 局部地段均有分布,北侧较低平台地段多被场地整平开挖去除分布较小, 总体呈由北向南分布厚度渐

7、厚的趋势,多集中分于场地的中、南侧.(3) 2粘土:埋深,层厚,平均厚度,以灰黄色为主,局部呈 灰、褐红色,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夹流水搬运细小颗粒,磨圆度 较好,局部含铁猛质结核,风化碎屑、块等,含量由深度渐深增加的趋 势,底部砂质含量较多,可塑硬塑状,以硬塑状为主,场地大局部地段 均有分布,亦由北向南分布厚度渐厚的趋势,多集中分于场地的中、南 侧.(4) 红粘土:埋深,层厚,平均厚度,褐红色,为基岩全风化产 物,以粘土为主,属于红粘土范畴,偶夹少量风化碎屑、块等,总体土质 较纯洁,包含物较少,位于基岩面之上,场地现状地下水不发育,未遭水 浸,力学性质相对较好,以硬塑状为主,场地大局部

8、地段均有分布,由场 地中向四周分布厚度渐厚的趋势,多集中分于场地的北侧.(5) 中风化灰岩:埋深,层厚,平均厚度,为拟建场地下伏基 岩,以灰白色为主,风化程度为中等风化,力学强度较髙,属较硬类易溶 性碳酸岩,砂泥质结构,偶含硅质成深灰色,RQD=60%80%,为I类岩 体,岩溶较为发育,基岩面以隐伏溶沟、溶槽及石牙为主,基岩内以溶 蚀较为普遍,场地内大局部孔揭露均有明显的现象,形态以溶孔、隙为 主.基岩裂隙亦较为发育,场地钻探多出现漏水现象,总体基岩完整性由 北向南岩芯渐破碎,分布于整个拟建场地之下,基岩起伏较大.(6) a全风化灰岩:埋深,层厚,平均厚度,褐红色,下伏基岩 全风化产物,分布于

9、中风化之中,风化程度多为全风化土状及角砾碎块 状,切面光滑,韧性髙,干强度髙,硬塑状为主,分布范围较小,主要集 中分布于场地东南角,其余地段零星揭露.7b强风化灰岩:埋深,层厚,平均厚度,下伏基岩差异风化 产物,节理裂隙较为发育,揭露多呈碎块状,风化程度多以强风化为主, 局部含少量全风化,呈土石混合物,分布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分布于场地 东南角,其余地段零星揭露.四水文地质条件4.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场地地下水类型浅部为孔隙潜水或上层滞水,深部为基岩裂隙水或岩溶水.5. 孔隙潜水或上层滞水拟建场地属覆盖型岩溶地貌类型,场地浅部钻探揭露的松散覆盖层以粘性土为 主,为相对的隔水层、富水性弱,孔隙潜水或

10、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浅部松散层孔隙中. 2层坡洪积和3层残坡积地基土富水性弱;主要含水层为层人工填土,结构松散,欠 固结,富水性较强.但无统一水位,且该层土体裂隙发育.为地表水的下渗提供了通道 及赋存空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动态变化较敏感,随季节变化起伏较大,以蒸发 及下渗的排泄方式为主,下渗后易聚集在土石界面尤其石芽间,使土体遭水浸.工 程力学性质降低.6. 基岩裂隙水或岩溶水:场地下伏基岩大层为石炭系C2-3灰岩地层,为场地内的主要地下含水层, 富水性中等强,储水空间以基岩裂隙或溶孔、溶隙及溶洞为主,局部发育有联通性较 好的储水管道系统,据勘察钻探揭露情况,场地区地下隐伏岩溶空间发育程度

11、极不均 匀,导致场地下伏基岩裂隙水或岩溶水空间上分布不均.揭露深度内浅表基岩中风化 层地表下820m网纹状基岩风化裂隙发育,伴有竖向淋滤溶蚀形成的溶孔、溶隙 亦较发育,风化基岩层含基岩裂隙水、富水性中等,深部基岩中风化层地表下 20 50m,风化裂隙发育一般,相反以溶孔、溶隙为主,富水性中等强.7. 拟建场地地下水分析:工程区主要含水层为第大层基岩.勘察揭露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 水为主,由于其裂隙发育极不均匀,工程勘察期间未观测到稳定的统一水位,据邻近水 文、地质资料及我院?呈贡吴家营地区水源地勘察报告?1:万推测,拟建场地地 处呈贡盆地边缘剥蚀、溶蚀残丘上,场地所在位置地势相对较高

12、.属覆盖型岩溶地下水 径流区,岩溶水位约在以下.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东部低中山区其它基岩地 下水单元的补给,地下水在岩石裂隙、地层结构面及岩溶管道中径流,由东向西缓慢运 移、排泄,最终排泄至西侧地势较低的白龙潭.三、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 施工前进行回填土分项工程的平安、技术交底工作,做好标髙的抄测和分层厚度标定工作2. 对土料见证取样,送实验室进行土质实验、素土击实试验等.二材料、施工机具1准备现场检测工具:环刀、天平、酒精灯、烧锅等实验器皿,用于检测每层夯实土的干容重,计算回填土的压实度是否到达设计要求.2施工现场车辆行走道路,土方、白灰等材料的堆放场地.3. 备好转运、夯实机械如

13、装载机、打夯机等、电缆、照明设备及手 推车、铁锹、靠尺等工具.4. 回填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含水率符合规定.抄测好填土标髙线,并且按要求分好各层回填厚度.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植物、砖块等杂物,为 保证回填质量 必须清理干净.三作业条件1. 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到达100%;2. 穿墙洞口及后浇带处封堵完毕;3. 地下室防水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4. 地下室挤塑聚苯板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毕(考虑到施工质量,实际施 工中边做防护边回填);5. 地下室外围脚手架撤除完毕,基底已清理干净.6. 回填土方施工时,事先确定夯填的先后顺序、分层厚度,办理相关 的隐蔽验收手续等,再进入其下一步施工.四、施

14、工方案(一) 土方回填技术要求1 设计要求:(1) 地下室外墙四周的回填土工作,需待主体结构施工至地面以上并 待建筑防水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外侧回填土工作(2) 在根底或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回填土前,应排除积 水,去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回填土类型可为压实性较好的素土,要求回填 土的压实系数2.2. 施工要求:(1) 回填前应对地下室顶板和侧板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 相关结构混凝土强度应到达规定的要求,并将回填处底部的垃圾等杂物清 理干净,方可进行回填.(2) 回填材料应采用粉质粘土,性能稳定、无侵蚀性、不含有机杂 质,不得使用淤泥、耕土、膨胀性土、工业或者建筑废料以及含有有机质

15、 的土,以防地下室与坑壁间积水,产生较大浮力,对地下室带来不利影 响.选用的回填材料须获得工程师的同意方可施工.(3) 回填材料可利用基坑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4) 应根据不同的回填材料选择适用的施工机械.回填施工应分层铺 填和分层压实,回填土的分层铺填厚度不应大于300伽,保证分层压实质 量.压实系数不应小于.(5) 在雨季进行压实填土施工时,应采取防雨举措.(6) 压实填土的施工缝应各层错开搭接,在施工缝的搭接处,适当增 加压实次数.3. 标准要求:回填施工应分层铺填和分层压实,回填土的分层铺填厚度不应大于300 mm,并在 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举措,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限制、压实程度等满足设计要求.(二) 总体施工方案1. 地下室土方回填分层、分段回填;为预防新填土方滑落,应先将分 段处土坡挖成台阶状,以利于新旧土方的结合,分段宽度50cm.2. 回填料及回填方式选用:由于地下室回填空间较窄(局部回填段不 足一米),选用机械和人工回填,先由装载机、挖掘机分层进行摊铺,然 后用人工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分层厚度限制在300mm左右,每层夯实遍 数不少于4遍,最终以密实度检测合格为准.3. 大面积回填前,做好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