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机泵类检修规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856631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机泵类检修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汽机泵类检修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汽机泵类检修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汽机泵类检修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汽机泵类检修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机泵类检修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机泵类检修规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泵类检修规程1.除氧器循环泵检修工艺规程1.1除氧器循环泵主要技术规范1.2解除体前的准备工作1.2.1开具热力机械工作票,核对工作票中的各项安全措施。1.2.2准备好易损件。1.2.3准备各种检修工具及量具。1.3解体检修步骤1.3.1解体前测量泵与电机之间联轴器的轴向距离及中心偏差的原始数据。1.3.2松开电机地脚螺栓,吊开电机,拆下联轴器。1.3.3拆开泵体轴承室与泵壳体之间的螺栓及轴承室托架固定螺栓;松开轴承室底部的放油堵,放掉轴承室内存油及冷却水管,移走泵体。1.3.4测量泵体叶轮与泵壳流道的中心偏差。1.3.5测量叶轮入口边与泵壳内环之间的径向间隙。1.3.6拆下叶轮紧固螺母,拆下

2、叶轮,检查叶轮有无破损及变形。1.3.7拆下填料函压盖取下盘根。1.3.8取下轴套,测量圆周磨损量,确定是否更换轴套。1.3.9检查轴承磨损情况,如损坏更换。1.3.10对泵轴及轴承进行清洗,清理轴承室。1.3.11回装各部件按拆卸逆过程回装。1.3.12联轴器找中心。1.4注意事项:拆装过程中一定清理干净后再回装,防止异物进入轴承室。1.5质量标准1.5.1叶轮入口边与泵壳之间轴向间隙 mm。1.5.2叶轮出口边与泵壳体出口流道的中心偏差在 mm以内。1.5.3轴承室压盖膨胀间隙 mm。1.5.4轴套磨损不能超过 mm。1.5.5轴弯曲 mm。1.5.6水轮入口边处晃度 mm。2.凝结水泵检

3、修工艺规程2.1设备技术规范及构造2.2凝结水泵解体2.2.1联轴器相对位置和联轴器螺丝作好记号。拆去联轴器螺栓,如转子下沉,应测量联轴器平面间隙,并做好记录。2.2.2拆去电机与支座的固定螺栓,平稳地吊出电机,结合面调整垫片,作好记号,以便回装时顺利找正。2.2.3拆去与泵座有关的管路及泵座固定螺栓,吊出泵体后在圆筒体上用专用盖板盖好,以免检修人员或工具等掉入筒体内。2.2.4将泵体吊出后水平放置,导流壳部分垫上枕木,使泵体基本处于水平状态,旋动调整螺母,使转子向上移动到工作位置,测量诱导轮径向间隙,并作好记录。2.2.5旋动调整螺母使转子继续向上直至诱导轮径向接触,然后松去调整螺母,将转子

4、向下移动,至叶轮轴与密封环接触为止。此移动量为转子半窜动量。拆下轴承座,再把轴头并帽拆下,取下诱导轮,再次测量转子的窜动量,作好记录。2.2.6松开联轴器并帽上的止动螺钉,拆下并帽,用捋子把联轴器拆下。取出挡水圈、填料压盖,拆去盘根,为拆离泵座作好准备。2.2.7在中间接管下垫上枕木,拆去与泵座的连接螺栓,吊住泵座沿轴向脱离传动轴。拆去支座和接管,当接管移到靠近轴头时,在接管的另一头泵轴下放一只支撑架,将支架及接管拆离泵轴。拆下固定套与键的固定螺丝,将固定套向泵轴方向移动,当卡套露出时,固定套不必再移动,拆去泵轴与传动轴的固定套、卡套。2.2.8拆去末级导流壳的连接螺栓,导流壳向出口方向拆离,

5、然后拆去轴套与叶轮的连接螺栓,使轴套脱离叶轮,将露出的分半卡环取下,末级叶轮也可朝出口方向拆离泵轴。同样方法拆去次级导流壳、次级叶轮。拆去诱导轮衬套与首级导流壳的连接螺栓。从首级导流壳上取下,再将首级叶轮与泵轴朝入口方向拆离,与首级导流壳脱开。2.3注意事项在拆装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能损坏密封环表面和定位止口。测量结合面垫厚度并作记录,有关零件作好记号。2.4质量标准2.4.1泵轴、传动轴 轴头装配卡套的缩颈根部应保持圆角,无裂纹。轴端螺纹完好。2.4.2卡套、固定套卡套将两根轴连接后,两轴端面应有一定的间隙,但卡套与缩颈角砌向平面应紧密配合,间隙为 mm。卡套为两半结构装在轴上缩颈的径向接触,其

6、外圆与固定套的配合间隙 mm mm,固定套与轴配合间隙 mm mm。2.4.3叶轮、诱导轮 叶轮、诱导轮无汽蚀,若汽蚀严重,对其进行补焊打磨。2.4.4轴套 表面光滑,其内孔与轴配合间隙 mm mm,叶轮口环无磨损,叶轮密封环间隙 mm mm,间隙过大,给予更换。2.4.5分半卡环 分半卡环装入轴上缩颈,其端面应有 mm的装配公差,径向尺寸不得大于叶轮定位轴套环型槽,其配合间隙为 mm mm。2.4.6联轴器 联轴器内孔与轴为过渡配合 mm紧力。下轴套与国配合间隙 mm mm。2.4.7下轴承座 下轴承座有立筋支撑,其中一根立筋内有轴承润滑水孔。立筋有无裂缝,裂缝会导致泵振动增大。2.4.8诱

7、导轮衬套、导流壳 衬套有面无汽蚀,各级导流壳结合面无损伤。2.4.9导轴承 导轴承与轴套配合间隙 mm mm。 2.4.10清理检查变径管2.4.11清理检查泵座2.4.12将待装泵轴放在支架上,回装首级叶轮定位套、首级叶轮、导流壳,诱导轮衬套。2.4.13依次装复次级轮、末级轮及导流壳体。2.4.14转子小装后测量总窜量。2.4.15装复诱导轮、下轴承支架。2.4.16在泵轴上装上键、固定套,联接泵轴与传动轴,装复变径管。2.4.17装上轴套、减压套等部件。2.4.18装填料环压盖、挡水圈、并帽等部件。2.4.19转盘转子,无卡涩。2.4.20泵体组装工作全部结束,再次复测转子的窜动量与工作

8、部分组装后的窜量是否一致。2.4.21测量转子落下时联轴器平面到电机支座的平面距离,确定泵体的工作位置。2.4.22转子提升量 mm。2.4.23中心情况中心找正:圆周 mm,端面 mm。3.采暖泵检修规程3.1设备技术规范3.2采暖泵解体3.2.1拆下联轴器防护罩。3.2.2拧下油室放油堵,放尽轴承室内存油。3.2.3解开电机与泵之间的联轴器,电机地脚垫片位置记好,以备回装。3.2.4拆下泵盖与泵体的连接螺栓,用顶丝将泵盖顶出配合止口,拆下托架地脚螺栓,从泵座上吊下泵盖与托呆,支撑平稳。3.2.5拆下叶轮锁母的止动垫圈,用专用工具拆下叶轮锁母(另一端卡住泵轴使其不能转动),取下叶轮及键,拆下

9、泵盖与托架间的连接螺栓。3.2.6拆下两端轴承压盖,测量垫片的厚度。3.2.7松开填料压盖,取出盘根,取出水封环,取出泵盖。3.2.8用紫铜棒顶住叶轮侧轴头,轻轻敲击,将轴承与轴一并从联轴器侧抽出,取下水封环,填料压盖及传动端轴承。3.2.9用捋子拆下联轴器,取下联轴器及键。3.2.10拆下自由端端盖。3.3组装3.3.1将自由端轴承装到轴上,从对轮侧穿入托架,在对轮侧装上青壳纸和自由端轴承端盖。3.3.2将纸垫和传动端轴承端盖、挡水圈、轴套、填料压盖、填料环依次装到轴上,固定传动端轴承端盖。3.3.3将泵盖安装到托架上,拧紧连接螺栓。3.3.4将轴上叶轮键装好,装上叶轮止动垫圈,旋紧叶轮锁母

10、,锁母止动垫圈,盘动转子检查有无卡涩、摩擦。3.3.5装上泵体(泵盖间有密封纸垫)再盘动转子,检查密封环有无摩擦。3.3.6泵在泵座上就位后,拧紧托呆与泵座紧固螺丝,联轴器找正后,上好联轴器罩,安装好盘根,紧度适中,启动后再稍加调整。3.4质量标准3.4.1泵的全部零件清洁无破损,结合面无泄漏,填料压盖松紧合适,车灵活,无卡涩。3.4.2联轴器中心找正: 圆周 mm 端面 mm3.4.3轴承膨胀间隙 mm。3.4.4水泵叶轮水路对中。3.4.5轴弯曲 mm。3.4.6叶轮密封环径向间隙 mm。4.热网循环泵检修规程4.1设备技术规范4.2热网循环泵解体4.2.1拆下联轴器防护罩。4.2.2.拧

11、下油室放油堵,放尽轴承室内存油。4.2.3解开电机与泵之间的联轴器,电机地脚垫片位置记好,以备回装。 4.2.4拆下泵盖与泵体的连接螺栓,用顶丝将泵盖顶出配合止口,拆下长架地脚螺栓,从泵座上吊下泵盖与托架,支撑平稳。4.2.5拆下叶轮锁母的止动垫圈,用专用工具拆下叶轮锁母(另一端卡住泵轴使其不能转动),取下叶轮及键,拆下泵盖与托架间的连接螺栓。4.2.6拆下两端轴承压盖,测量垫片的厚度。4.2.7松开填料压盖,取出盘根,取出水封环,取出泵盖。4.2.8用紫铜棒顶出叶轮侧轴头,轻轻敲击,将轴承与轴一并从联轴器侧抽出,取下水封环,填料压盖及轴承6309。4.2.9用捋子拆下联轴器,取下联轴器及键。

12、4.2.10拆下自由端端盖。4.3组装4.3.1将自由端轴承装到轴上,从对轮侧穿入托架,在对轮侧装上青壳纸和自由端轴承端正盖。4.3.2将纸垫和传动端轴承端盖、挡水圈、轴套、填料压盖、填料环依次装到轴上,固定传动端轴承端盖。4.3.3将泵盖安装到托架上,拧紧连接螺栓。4.3.4将轴上叶轮键装好,装上叶轮止动垫圈,旋紧叶轮锁母,锁母止动垫圈,盘动转子检查有无卡涩、摩擦。4.3.5装上泵体(泵盖间有密封纸垫)再盘动转子,检查密封环有无摩擦。4.3.6泵在泵座上就位后,拧紧托架与泵座紧固螺丝,联轴器找正后,上好联轴器罩,安装好盘根,紧度适中,启动后再稍加调整。4.4质量标准4.4.1泵的全部零件清洁

13、无破损,结合面无泄漏,填料压盖松紧合适,车灵活,无卡涩。4.4.2联轴器中心找正: 圆周 mm 端面 mm4.4.3轴承膨胀间隙 mm。4.4.4水泵叶轮水路对中4.4.5轴弯曲 mm4.4.6叶轮密封环径向间隙 mm。5.汽动给水泵组(前置泵)检修规程5.1设备技术规范5.2前置泵解体顺序5.2.1拆下泵联轴器5.2.2放掉两端轴承室内存油5.2.3拆除冷却水管路5.2.4拆除自由端轴承室、轴承组件5.2.5拆除传动端轴承室、轴承组件5.2.6拆除自由端机械密封组件5.2.7拆除传动端机械密封组件5.2.8拆卸泵盖5.2.9转子解体与总装5.3联轴器解体5.3.1拆下联轴器防护罩。5.3.2

14、拆下联轴器螺栓,并取下联轴器叠片组件。5.3.3拆下锁紧联轴器螺帽的紧定螺钉,然后用专用工具拆下联轴器螺帽。5.3.4用紫铜棒从两侧均匀使力敲打联轴器,拆下并保存好联轴器及键。5.4轴承解体5.4.1拆下轴承室及冷却水管5.4.2拆下轴承室底部放油塞,放掉轴承室内存油。5.4.5拆下轴承测温元件(热工仪表负责拆除)。5.4.6拆下轴套锁螺螺母及锁紧垫圈。5.4.7拆下轴承座与轴承。5.5机械密封的抽出5.5.1拆下机械密封静环大盖与密封冷却壳体的连接螺栓,机械密封套的紧定螺钉。5.5.2取下静环压盖,注意切勿碰损压盖里的密封压圈,用专用工具取下机械密封组件。5.6转子拆除及解体5.6.1拆下泵壳连接螺栓。5.6.2将钢丝绳装入泵盖上的吊耳里,用顶丝将泵盖顶起,小心吊起泵盖并吊离。5.6.3吊开转子,吊至检修场地。5.6.4将转子用厚木块垫牢固,使其平衡放置。5.6.5从泵轴上拆下机械密封套、键。5.7检查更换及维修5.7.1所有部件彻底清理,并检查是否有磨损及损坏。5.7.2测量叶轮密封环间隙。5.7.3检查叶轮是否有冲蚀现象,特别是在叶片的端部。5.7.4检查轴的损坏和弯曲情况,轴弯曲 mm。5.7.5检查机械密封轴套有无损坏和磨损情况。5.7.6检查机械密封动、静环,观察其结合面是否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