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通方案及措施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85564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通方案及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保通方案及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保通方案及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保通方案及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保通方案及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通方案及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通方案及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富士康E区北门下穿隧道工程施工组织、保通方案及措施施工单位:河南一建集团富士康E区北门下穿隧道工程施工组织、保通方案及措施施工组织:富士康E区北门下穿隧道工程由于南北下穿郑港十路(现状路),施工按两个施工段划分,第一施工段为郑港十路北侧道路红线以北,第二施工段为郑港十路北侧道路红线以南,第一施工段施工完毕,第二施工段施工之前,先行施工郑港十路在本施工区域内的临时道路,保证郑港十路道路正常通行,然后施工第二施工段。保通方案及措施:一、管线改迁工程由于地下通道主体穿过郑港九路及郑港十路,施工时对现场原有管线有一定影响,需对主体区域的市政管线进行改迁,本

2、次改迁主要涉及:雨水管道、污水管道、污水压力管道,具体改迁情况如下:1、郑港十路污水管道:横穿通道主体的现状DN800污水管线废除,新建DN1000污水管沿通道主体向南绕过出口,连通主体两侧现状污水管。新建DN1000污水管管位距通道主体西侧10米,距通道主体南侧4米,距通道主体东侧8米。雨水管道:横穿通道主体的现状d1800雨水管线拆除,新建一条断面为3000*2000雨水盖板渠沿通道主体向南绕过出入口,连通主体两侧的两道现状雨水管。新建雨水盖板距通道主体西侧13米,距通道主体南侧7.07米,距通道主体东侧15.5米。污水压力管道:横穿通道主体的现状污水压力管在通道主体施工过程中临时拆除,待

3、通道施工后再原位恢复新建。拆除前应与产权单位做好协商,关闭附近两侧的阀门,并做好相应标记。2、郑港九路污水管道:由于横穿通道主体的已设计DN500污水管线为该污水系统的起点,故此次将通道主体范围内的已设计DN500污水管线废除。雨水管道:横穿通道主体的两道已设计dlOOO雨水管线废除,新建一条断面为2000*1500雨水盖板渠沿通道主体向北绕过出口,连通主体两侧的两道已设计雨水管道。新建雨水盖板渠距通道西北两侧均3米,距通道主体东侧4米。(一)污水管道施工污水管道采用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污水压力管道采焊接钢管,管道规格为D820x9设计压力为0.6Mpa;d400、dlOOO雨水管道采用钢筋

4、混凝土承插口管,d1800雨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企口管,雨水盖板渠混凝土为C30P6抗渗混凝土,底板垫层为C15混凝土,垫层下设300mm厚3:7灰土分层夯实。污水管道采用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管道质量及性能要求应符合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CJ/T270-2007标准。沟槽开挖管道连接采用卡箍弹性连接方式,连接结构及具体操作应严格执行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248:2008)的规定。管道基底下铺设100mm厚的中粗砂基础层。污水压力管采用焊接钢管。所使用的压力管道元件应是取得相应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并应有合格证明。d400、d1000雨水管道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d18

5、00雨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企口管。管道基础采用砂石基础。基础垫层下设300mm厚3:7灰土、150mm厚土垫层,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5。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承插管插口插入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新建雨水盖板渠,基础下设C15混凝土垫层,厚100mm,基础垫层下设300mm厚3:7灰土、150mm厚土垫层,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5,土质应均匀,承载力不小于120KPa。(二)检查井施工污水检查井采用污水检查采用国标排水检查井。底板采用C25混凝土,检查井流槽采用C15混凝土。砖砌排水检查井井内外壁全部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粉面砂浆内要求掺加聚丙烯砼纤维。混凝土垫层采用100m

6、m厚度的C15混凝土;土垫层厚度300mm,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5。雨水管道采用砖砌排水检查井。砖砌井井壁采用MU10烧结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底板采用C30混凝土,混凝土的抗渗等级S6,检查井流槽采用C15混凝土。井内外壁全部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粉面砂浆内要求掺加聚丙烯砼纤维。混凝土垫层采用100mm厚度的C15混凝土;灰土垫层采用300厚度的3:7灰土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5;土垫层厚度300mm,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5。井盖及盖座:检查井采用防盗球墨铸铁材料D700井盖、座,井盖承载能力为D400,产品质量应符合检查井盖GB/T23858-2009。检查井

7、爬梯采用塑钢材质踏步。雨水口:雨水进水井采用砖砌偏沟式双箅雨水口,雨水箅子及底座采用球墨铸铁材质。雨水箅子表面应低于周围地面30mm,施工中可根据需要调整雨水口位置或周围路面标高,使雨水口收水效果最佳。雨水口支管除注明外均采用d400钢筋混凝土管,i=0.01;除连接到用户支管上的雨水进水井井深按支管高度控制外,其余雨水口井深按Wl.Om控制。雨水口下设300厚度的3:7灰土、300mm厚度的土垫层,分层夯实。道路范围内硬化路面上的检查井及井口周围加固应严格按照道路要求施工。绿化带内及道路以外检查井不需加固,井口高于种植土表面50mm以上。为确保安全,避免杂物或行人坠入井筒内,应在井盖下方增设

8、防坠落网。防坠落网应牢固可靠,承重能力100kg。管线施工需破除现状路面、硬化道路、铺砖等,施工完毕后,可根据通道施工时序,并根据建设单位意见进行恢复,工程量以实际发生为准。通道主体范围内的管线和检查井废除,由通道主体施工时一并实施。现状污水压力管在通道主体施工时拆除,待主体施工完毕后在原位上新建恢复。位于通道主体范围内的新建雨水口,待通道主体施工完毕后道路恢复时再修建,以保证通道上方路面的排水通畅。(三)施工安装注意事项及质量验收要求1、施工注意事项(1)所有管道开挖的沟槽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开挖、用干净素土回填,分层夯实。其压实度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管道基底之下的

9、树根、淤泥、腐植土、草皮及垃圾要全部清理干净,要求清除至原状土,并换填素土、分层夯实。软湿地基处理措施:有地下水时要加强降水措施,保证降水效果;管道基础下软基厚度不足80cm时,将软基全部清除,用素土换填并分层夯实,再按常规设置基础垫层;管道基础之下软基厚度大于80cm时,将软基清除80cm后,先用砖渣稳固地基,再铺垫水泥石灰土两层(厚30cm),其上再进行管道基础正常浇筑;若软基清除80cm后挖出淤泥,则需首先进行抛石挤淤,稳固地基后再铺筑砖渣及30cm厚水泥石灰土垫层,最后进行管道基础正常浇筑。软基处理措施应视具体情况现场商定并进行试验,根据处理效果确定推广或重新拟定处理方案,工程量现场核

10、定。(3)工程施工前,应先进行现状管线的管端探挖,在复核管位、高程无误后,方可施工。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检查井位置、管道高程等相应调整。(4)施工前需对新建管线沿线进行必要探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暂不废除的地下管线的安全,并可对本次设计检查井位置进行适当调整。(5)本次迁改管线施工需与通道主体施工分期情况紧密结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6)部分现未发现的地下构筑物的拆迁工程量在施工时核定计算;施工中注意验槽,发现异常地质情况应及时采取工程手段予以排除可加大放坡或增加支撑,确保施工安全。(7)施工范围内若遇其他管线,应及时与甲方联系,协同产权单位共同商定处理的方法。临时可采用撑、包、吊、顶等措施加以

11、保护。若遇未知隐藏物或文物,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加以处理。(8)管道施工时,尽量避开雨季,应保证干槽施工。若汛期施工,应提前做好防雨、防雷、防触电、防坍塌及紧急遇大暴雨时的人员疏散和抢险预案及相关物资储备,做好边坡覆盖,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坡体,并及时启动临时排水措施,防止场地外客水入侵,同时做好槽底排水,防止雨洪浸泡槽底。2、施工质量验收要求施工验收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雨水和污水管道施工验收闭水试验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二、保通道路施工保通道路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其中重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沥青砼采用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到施工地

12、段后用摊铺机摊铺、人工找平辅助施工。1、施工方法(1)每一作业段采用全幅摊铺施工。(2)沥青砼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检验一检查基层、施工放样一浇洒透层沥青f集中拌和沥青砼运输f摊铺整型f初压稳压筛补f复压f终压一检测验收2、施工工艺要求在热拌沥青砼铺筑时,提前12天在基层上用沥青洒布浇洒透层沥青。透层沥青要充分渗透,并干燥后,方能铺筑沥青碎石。要防止透层沥青过多,其用量按石油沥青为0.81Kg/m3控制。铺筑面层的多余沥青应清除。基层表面潮湿时,晒干后再清洒透层沥青。基层浇透层沥青后,禁止车辆,人员通行。集中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自卸汽车保温运至施工地段。试验室每天要抽检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级配组成

13、和有关化学性能。运至作业段的沥青混和料,采用一台摊铺机摊铺,人工辅助整形。要保证摊铺温度不底于设计要求。在摊铺前与构筑物相接处,用人工涂刷粘层沥青。压路机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碾压程序为初压、复压、终压。初压采用2Y810压路机进行压实,并使铺料成型稳定。复压采用2Y810压路机进行压实,以铺筑料层达到压实度要求为目的。终压采用2Y810压路机进行静力碾压。以清除轮迹和稳固压实体,终压温度不底70度,在碾压过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温度控制,对机械碾压不到的边缘,死角及构造物相按处,用小型夯实机器夯实。若表面出现经验检查粗麻现象,在动压时用手筛筛补细料后,再进行压实成形。3、接缝处理沥青混合料是路面

14、施工的关键工序,而面层施工的细部工艺接缝处理,直接关系到整个面层施工施工质量。为此,特提出下述接缝处理方法。(1)施工中的路面横缝要垂直,并应尽可能减少接缝。(2)接缝处要划线凿齐,要将接缝边缘的裂缝,松动和厚度不足之处凿除,露出坚硬的边缘,缝边要垂直,在新凿出的缝边均匀涂一薄层沥青,并立即铺热料。(3)面层接缝,不能处于同一垂直面上,要按规范错开。4、质量控制内容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包括所有材料的质量检验、修筑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工序间的检查验收。在施工中,逐班抽样检查时,做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三项试验。(1)在施工过程中,由专职的质量检测机构负责施工质量检查与试验。2)在施工过

15、程中,按上表的内容、频率及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当检测结果达不到规定要求时追加检测数量,查找原因,做出处理。(3)沥青混合料拌合厂,对拌合均匀性、拌合温度、出厂温度及各个料仓的用量进行检查,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4)混合料铺筑现场对混合料质量进行观测,并随时检查厚度、压实度和平整度,并逐个断面测定成型尺寸。(5)施工厚度质量控制,除在摊铺及压实时量取,并测量钻孔试件厚度外,还应校验出每一天的沥青混合料总量与实际铺筑的面积计算出的平均厚度。(6)施工压实度的检查以钻孔法为准。用核子密度仪检查时,通过与钻孔密度的标定关系进行换算,并增加检测次数。施工过程中,钻孔的试件

16、编号贴上标签予以保存,以备工程交工验收时使用。(7)质量检测结果,整理成表,连同原始记录一起及时反馈给主管部门。当发现异常时,停止施工,分析原因,找出影响因素,采取措施,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复工。(8)施工关键工序或重要部位,拍摄照片或进行录像,作为实态记录及保存资料的一部分。三、保通方案及措施地下通道项目下穿郑港十路,地下通道采用大开挖方式,还要保障郑港十路的交通,所以地下通道采用分段施工,并修建郑港十路的保通路段。又要保证施工人员、机械的安全及工程质量。因此,确保原有郑港十路的畅通和安全问题是该项目重点环节。(一)交通保畅组织措施1、项目部成立交通保畅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行政办公室主任任副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