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盥洗常规教案20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855325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盥洗常规教案2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大班盥洗常规教案2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大班盥洗常规教案2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大班盥洗常规教案2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大班盥洗常规教案2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盥洗常规教案2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盥洗常规教案20篇(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班盥洗常规教案20篇正文(1)大班健康教案反思洗手帕设计背景因本班部分小朋友不太讲卫生,为了使他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而设置本课。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能用普通话跟随教师念儿歌。2.丰富词汇:干干净净。3.教育小朋友*清洁的好孩子。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小朋友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难点:读准字音。活动准备(一条干净,一条脏),儿歌录音带,录音机。活动过程1.出示两条小手绢,让小朋友议论这两条手绢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脏手绢变干净?2.教师念儿歌洗手绢,小朋友欣赏。3.请小朋友看书,看图说出儿歌内容。4.小朋友听教师念儿歌,然后回答:

2、(1)是谁在洗手绢?洗手绢的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小朋友用什么来洗手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为什么盆里有那么多花朵朵?5.小朋友欣赏儿歌洗手绢录音,感受儿歌的韵律美。6.小朋友跟教师读儿歌。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小朋友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小朋友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出示两条小手绢,一条干净,一条脏,让小朋友议论,这样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问小朋友你喜欢干净的手绢,还是喜欢脏的手绢,小朋友一定是喜欢干净的手绢,从而就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爱清洁。放录音洗手绢让小朋友欣赏,使小朋友感受儿歌中的连环韵律美。本节课的效果好。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也许我还会准备好一盆水和洗衣粉,让

3、小朋友亲自洗脏的手绢,让他们感到劳动最光荣。(2)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洗手七步法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2、愿意用七步洗手法洗手。3、教育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重点难点:重点是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难点是养成洗手习惯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三块小毛巾,三块香皂,三个脸盆。2、正确洗手方法的图片,吸铁石。经验准备:在一日活动中,提醒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上了美术课,你们画的画都很漂亮,给自己鼓鼓掌。但是看看你们的小手

4、怎么样呢?幼儿:很脏老师:小朋友们好幼儿:老师好老师:等会儿我们就要吃点心了,那么在吃点心前我们要干什么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幼儿:洗手老师:对,那我们除了吃东西前要洗手,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呀?幼儿:上完厕所要洗手,玩完玩具要洗手老师:嗯,小朋友们说的很对,那你们知道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吗?幼儿:因为手很脏老师:对,我们的手上有很多细菌,他们就像小虫子一样,在我们手上躲起来了,如果细菌不小心擦到眼睛里,眼睛会很痒,如果把细菌吃到肚子里,我们也有可能会肚子疼。所以在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我们要洗手。2.基本部分老师:那你们平时是怎么洗手的?幼儿:这样(洗手的动作)老师:请你上来试一试。幼儿:

5、好啦老师:嗯,那你先回到位置上吧。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了包子同学洗手,你们觉得她洗手洗干净了吗?幼儿:洗干净了。老师:嗯,那老师今天再教你们一种新的洗手方法,让你们的小手变得更干净。(老师示范洗手)。老师:那请你们仔细看老师怎么洗手哦。老师:为什么你们的小手没有洗干净呢?因为你们没有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老师也来洗一下小手,你们睁大眼睛看看老师是怎么洗手的。老师刚刚是怎么洗手呢?你来说。幼儿:你刚刚这样洗手。(搓手背的动作)老师:搓搓手背是吗?嗯,搓手背(贴图片)老师:搓搓手背,那你们跟老师一起学一下,搓搓手背。还有呢?还有什么方法洗手呢?幼儿:还有这样洗手(动作措手腕)老师:这样是吗?搓手

6、腕,你们也学习一下搓手腕,搓搓搓。还有呢?幼儿:我看到了,还有这样搓大拇指。老师:对,这样可以把大拇指上的细菌搓掉。还有呢?谁能一下子说出两个三个呀?老师:你来说。幼儿:这样。老师:这样是什么?搓手心。还有呢?幼儿:这个样子。老师:这样是什么?搓指尖,把我们指甲里的细菌搓掉。老师:还有这个是怎么洗的?(拿出剩下的图片)幼儿:这样子,(学习图片上的动作)老师:对,这样搓能把我们关节上的细菌搓掉。还有呢?我们经常搓的方法是什么?幼儿:搓手心老师:对。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搓手的方法。老师:刚刚刚老师是怎样做的?咱们也来学一学吧!那小朋友们,你们能按照图片上的方法来洗一下你们的小手,看看谁洗的最干净。(

7、幼儿尝试洗手,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指导)老师:两只手都要搓到哦。可以看看黑板上的图片来洗手。幼儿:洗好了老师:洗的真干净,给自己鼓鼓掌。老师:小朋友,你们都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那你们回家把这个本领教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好吗?幼儿:好老师:小朋友们再见!教学反思:这次日常生活习惯教学,我们选的是洗手这个活动,因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学习七步洗手法。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四个环节,一让幼儿示范先前的洗手方式,二教师示范洗手,三贴图是图片带领幼儿学习七步洗手法,四让幼儿尝试自己洗手。四个环节层层递进,条理还算比较清晰。在第二环节中教师

8、示范,我没有边讲解边示范,单纯的洗手给幼儿看,可能会造成幼儿对七步洗手法的印象不深。在教师示范前还可以多多开发一下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洗手,然后再教她们七步洗手法的方法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在上课过程中,我裤子上的腰带挂下来我并没有发现,这提醒我上课前要先整理一下衣服。(3)大班语言教案洗澡含反思设计意图:排图讲述是一种创造性的讲述。大班经过幼儿园两年的学习,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看图讲述的有益经验。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大部分幼儿能较认真地观察图片、能用较有条理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但在逻辑思维、合理想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

9、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排图讲述,是幼儿对打乱的图序重新排列并进行连贯讲述的教学方式,由于图序的变化,幼儿需要变换观察与思考的角度,想象合理情节,有利于提高幼儿逻辑思维、连贯、完整讲述的能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现有水平与学习需要,我选择了排图讲述洗澡,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进行排图讲述。启发幼儿在观察理解每一幅图意的基础上,分析图片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将图片合理地有序排列,创编故事情节和讲述故事的内容,体验排图讲述、自主阅读的乐趣,提高幼儿逻辑思维、合理想象和连贯、完整讲

10、述的能力。活动目标:1、能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进行排图讲述。2、尝试根据他人的讲述思路和画面所提供的信息延续讲述。3、体验同伴间互相友爱带来的快乐。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活动准备:1、大挂图四幅2、与大图一样的小图(每组幼儿一套)3、大象、小兔头饰4、小兔跳音乐活动过程:一、以游戏形式引入活动。师与幼儿头戴小兔头饰伴随小兔跳音乐进入教室。二、引导幼儿完整观察挂图,理解画面表现的故事内容。教师出示四幅挂图,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四幅挂图的画面以及画面之间的关系:每幅画面上有什么?这四幅画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11、?请几名幼儿分别讲述挂图中的故事。三、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展开讲述,体验和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提问:1、大象在小河中干什么?小兔在干什么?2、大象为什么要帮助小兔洗澡?小兔这时会想什么?3、小兔在用什么帮助大象洗澡?为什么要帮助大象?大象心里会怎么想?四、幼儿通过游戏的方法分组讲述不同的故事1、每组幼儿一套小图片,用游戏(剪刀、石头、布)决定讲述顺序,讲述手里的小图片。2、第一名幼儿讲述自选的图片,第二名幼儿从剩下的三张图片中选一张接着讲述,第二名幼儿从剩下的两张图片中接着讲述,第四名幼儿讲第四张图片。3、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要求幼儿必须打破大挂图的顺序进行讲述。五、请各组幼儿在集体中展示和

12、介绍自己所讲述的故事内容1、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述本组根据图片编出的不同故事。2、幼儿讲述结束后,教师通过复述帮助各组整理讲述思路3、教师鼓励各组变出不同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不同的图片顺序,可以产生不同的故事。活动延伸:将小图片放到语言区,引导幼儿在活动区玩图片接龙游戏。也可引导幼儿自己用图片进行排图讲述。附:讲述内容洗澡夏天,小河边,大象在用自己的鼻子吸水和喷水,岸上有两只小兔玩得非常高兴,玩得大汗淋漓。大象用鼻子为两只小兔喷水洗澡,小兔们高兴极了。大象为小兔洗完澡后,就开始用鼻子为自己冲澡。小兔用找来的长把刷、水桶、为大象洗澡。活动反思: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洗澡时的情景,体会

13、爱清洁,讲卫生的快乐。通过洗澡这一课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动物、汽车、楼房和地球也爱清洁、爱洗澡,还有什么也需要洗澡,把他们画出来;利用学生熟悉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所想、所思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帮助小朋友回忆起生活场景,抓住洗澡的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表现生活趣事,体验绘画活动的趣味性。培养了小朋友们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在本节课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形象的回忆洗澡的动态、手部和身体的细节特点。我着力安排了让学生反复观察讲述。先是同座间互相做动作,仔细观察,全班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下,逐一讨论身体各部分的动作特点和面部的细节特点。全班讨论结束

14、后,再组织学生观察,请一位学生在集体面前表演。全班同学集体观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动作形象的感知,再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的印象会更深。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展开想象,同时引导他们发散性思维动物、汽车、楼房和地球也爱清洁、爱洗澡,还有什么也需要洗澡,把他们画出来。(4)大班美术教案给宝宝洗澡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用蜡笔简单勾勒出物体的形象。2.尝试在湿画法中用盐进行作画,感受其所产生的奇妙的肌理效果。3.体验玩色的乐趣。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活动准备排笔、大号水粉笔、水粉颜料、盐、纸、盛水桶、抹布、范例。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夏天

15、到了,许多宝宝都出来做游戏了。猜猜会有谁呢?(启发幼儿自由想象)2.师:你想和哪个宝宝玩,就把它画出来吧!教师巡回指导,找出画的好的作品作范例。(二)讲解示范。老师出示范画(已有一个简单的蜡笔画形象):我也找到了一个饮料宝宝做朋友。瞧它玩得多开心呀!l.师:宝宝们玩得真开心。可是天气太热了,宝宝们全身都是汗,我们一起帮它们洗个凉水澡吧。(用排笔蘸清水打湿画纸。)2.师:洗完澡可得赶紧穿上衣服。想一想,你准备给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动作要快,不然宝宝会着凉的!(上色。请一幼儿和老师一起上色)3.师:为了让宝宝更舒服些,我们最后再给它撒点“爽身粉”吧!(撒盐法)要求:用三个手指抓少量的盐,均匀地撒在画面上。a.“爽身粉”是什么呀?(盐)b.原来我们平时厨房里用的盐也可以拿来作画。这种用盐作画的方法就叫撒盐法。4.师:那撒盐法的效果是怎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