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探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852856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探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根底探析商业模式创新来自企业界的实践,其理论根底仍是一个有待开发的研究领 域。商业模式创新涉及对企业整体系统的根本认识 ,其包含的要素内容涵盖极其 广泛。鉴于此,学者们一致采取了综合的观点,用战略、创业、经济学、社会学等 理论进行融会使用来解释商业模式创新。 Amit和Zott(2001) 56那么从价值创造 的角度来看商业模式创新,尽管如此也是用多种理论来进行综合解释。“没有单一的理论能够充分解释企业的价值创造潜力。 他们利用虚拟市场、价值链分析、 熊彼特创新、企业资源观、战略网络、交易本钱等理论对价值创造的来源与作用 进行了分析。商业模式创新常基于企业战略及相关理论的核心

2、思想,比方价值链、战略定位等;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创立竞争优势产生作用,因此也涉及到企业内部的能力和资源;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还包括导致优异价值创造性的独特组合,对初创企业的经济性作用明显,因此符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有时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 也是创业者将商业创意在实践中实施的过程,因此,也可把创业过程理论模型作 为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根底之一。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根底来源较多,这是由于商业模式要描述企业创造价值 和获取价值的诸多方面,要说明企业各局部间的独特组合,其本身就是一个综合 的充满复杂性的概念。所以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根底常根据自身组成要素而定,偏重于企业内部结构和关系的商业模式创新更重视价值链分

3、析、资源观、系统论等理论,而涉及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商业模式创新那么可从价值网络、 定位以及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来解释。在此试着用几种更加直观清晰的理论分析工 具,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及其演进机理进行全面的理论解释,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国外乡企业有效地进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1 .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 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说明。 57企业的价值创造 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根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 根本活动 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

4、后勤、市场和销售、效劳等;而辅助活动那么包 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根底设施等。 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 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 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 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在价值链分析中,根本价值链可以用来说明如何为一个特别的企业建立一个 反映它所从事的各种具体活动的价值链。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售出,每一个过程都有与之对应的价值链。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不仅有赖于单

5、个价值链的运作 更取决于企业整个价值系统的运作。在同一行业中,不同企业的价值链各不相同。 一个企业的价值链以及价值链中所涉及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该企业的历史 以及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实际上企业进行新商业、新技术、新供给源、新渠 道、新营销和组织结构的创新,这正是价值链创新的一局部内容,也可以说是企业 商业模式创新的局部内容。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可以得到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延长自身根底价值链(如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价值链分拆;价值链延展与分拆相结合;或者不 延长或缩短企业价值链,而是只针对根底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创新。止匕外, 企业可以通过前三种方式中的一种与对价值活动进行创新相结合来

6、实现企业商 业模式的创新。从价值链的理论视角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进行界定,即在明确的外部假设条件、 内部资源和能力(企业被界定在某一产业内)前提下,可以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视 为企业价值链的一个函数,并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企业价值活 动及对这些价值活动所涉及的全体利益方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企业超额利润的 有效的制度安排的集合。实质上,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对企业全部价值活动的有 效整合。58高闯,关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方式与演进机理一一种基于 价值链创新的理论解释.中国工业经济,2006(11):83-902 .资源根底论资源根底论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商业模式创新所需的资源有:企业家

7、把握时机的能力。奥地利学派企业家理论的代表学者柯兹纳对于企业家精神的论述也深刻地 说明了商业模式创新租金的形成。在柯兹纳看来,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个人品质一 一“机敏的化身,他们注意到其他人没有注意到的利润时机,并且通过对利润时 机的敏感,重新界定了整个经济中的手段与目标的框架。 在企业环境中,信息的不 对称创造了时机,而企业家就是在时机出现的瞬间就抓住它。企业家对时机的分 辨能力,也反映了企业家对于不确定的容忍程度和风险偏好,它往往是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第一步。企业的学习能力企业学习能力是反映企业学习效率和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企业学习的研究由于侧重点不同,对其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广泛代表性

8、的观点是 Yeung(1999)等学者从新思想的产生和应用方面对企业学习能力进行界定的观点 他们认为企业学习能力包括具有影响力的新思想的产生能力、新思想的应用能力和学习障碍三个组成局部,即企业学习能力=新思想的产生能力X新思想的应用 能力-学习障碍。由于企业的知识和能力不是每一个员工知识和能力的简单加总, 而是员工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 通过有组织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知识和能力, 而且可以促进个人知识和能力向组织的知识和能力转化, 使知识和能力聚焦, 产生更大的合力。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资源是企业的专用性资产,包括专利、商标、品牌、声誉、顾客基数以及员工。 以资源为根底的观点认为, 企业不仅

9、仅是一个管理单元, 而且是一个有管理觉得决定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伯格维纳菲尔特 Birger Wernerfelt 提出以资源为根底的企业开展模式,认为企业能否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特点,强调要素市场而不是产品市场形成了决定企业是否成功的环境。商业模式创新的着眼点在竞争对手无视或难于模仿的资源或能力上, 而不是把制定战略的重点放在外部环境的分析和行业选择上, 正是基于资源论观点的表达。 商业模式的创新使企业获得配置资源能力的 “异质性, 由此决定了其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率的可能。 这是由企业或企业家在有缺陷的或不完全的要素市场中的开发战略性资产的能力决定的,戴尔的直

10、销模式的典型的证明。创新的方式整合资源也是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一种类型. 对于资源以创新的方式整合能获得更低的本钱或更好的差异化, 而且资源的新组合涉及组织内部大量积累性知识,这些知识往往都具有公司专属的特征如隐性知识 。通过资源的新组合,把输入的同质性资源转化为异质性输出,从而使公司获得竞争优势。从资源理论的角度, 由商业模式创新创造的租金要持久, 还必须具有限制事后竞争的机制 , 即公司在建立起领先地位之后 , 随之要做的就是强制限制竞争, 这样才能使得上述异质性的条件可能得以持久。 资源理论对限制事后竞争的机制的研究主要聚焦在。 导致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资源和能力具有社会复杂性的特点, 信

11、息的不对称, 资产内部相关性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先动优势等特征使得商业模式创新所配套的资源和能力 “难以模仿。 另外商业模式创新中的资源和能力的专有性和嵌入性特征, 并且难以交易也使得商业模式创新中的资源由于以下原因具有不完全要素流动的特征。综上所述 , 第一 , 商业模式创新过程的异质性特征( 企业家对时机的把握能力、创造性的认知模式、创新地获取和整合资源、组织的学习能力 ) 可以帮助公司获得超额回报; 第二 , 商业模式创新活动由于存在对手的模仿障碍, 即创新租金不会被竞争耗散掉; 第三 , 商业模式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具有专有性和嵌入性特征、 并且是难以交易的; 第四 , 竞争的事前限制

12、 , 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先动性往往构成对竞争的事前限制, 使创新租金不会被本钱抵消。 所以从资源根底论来看由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竞争优势是可以持续的。3 . 系统理论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对单个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因为商业模式本身以看作是由产品流、 效劳流 和信息流构成的一个系统流程。正如袁新龙和吴涛烈2005提出,商业模式是 一个系统,由不同局部组成,各局部之间相互关联组成一个互动的机制。 具体表 现在,企业既为客户提供价值,同时企业和其他参与者又分享利益;既包括产品 及效劳,信息和资金流,又包括对不同参与者的角色描述及利益分配。 59商

13、业模式作为一种描述和反映企业运营的工具,具有系统性。商业模式关注 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包括对企业自身及其产品和效劳的定位、 选择客户、获取 和利用各种必要资源、进入市场等。而且构成企业运营的各方面、各层次存在着 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逻辑关系。因此,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 是仅仅就某一环节进行改进的企业改革。在创新商业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 基于系统的观点,对商业模式的关键环节做出成功创新后, 还要对整体商业模式 进行审视,并以系统成效最大的原那么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从系统论的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商业模式创新那么是从企业与企业之间、 企业 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乃至企业与环境之间都用系

14、统的思想来分析。 最典型的是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商业生态系统是美国战略专家詹姆斯弗穆尔 (James F. Moore)于1993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竞争的新生态学 一文中首次 提出的新观念,他指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商业中的有机体)的相互 作用为根底的经济联合体。60是供给商、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投资商、 政府等以生产商品和提供效劳为中心组成的群体。James F.Moore于1996年出版了?竞争的消亡?一书61,利用生态学原理初 步建立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通过对高科技案例公司成长过程的描述,向 人们展示了处于同一商业系统中的相互依存的“商

15、业物种的共同进化现象,以 及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 说明了新时代商业竞争的竞合法那么, 描述了 商业生成系统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其领导策略。商业生态系统认为,现代公司在快速多变的复杂环境中生存,其长期开展已经不是单个公司所能够左右与控制的事情、 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现代公司的开 展壮大是与其相关公司、供给商、顾客、社会组织、公众以及自然环境等共同成 长的。在过去,公司主要精力花在与直接竞争者有关的市场竞争中,近年来,公 司那么强调加强与客户和供给商的关系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很多情况下直接与竞争者共同形成战略联盟,共同研制大型复杂产品、共同开发新市场、互相利 用对方核心资源等。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 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局部是非常丰富的,他建 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当者、政府与社 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奉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表1商业生态系统4P3s七维分析模式范围核心问题应对策略顾客(people)顾客需求顾客需求动态7E位持续CS方家。市场(place )市场界限与市场壁垒设定建立特权保护、迅速扩张形成市场垄断。产品或效劳(product)核心价值的产品或效劳识别产品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