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练习题(新)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84902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二练习题(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必修二练习题(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必修二练习题(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必修二练习题(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必修二练习题(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练习题(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练习题(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二练习题一、选择题1.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他能够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C. 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D. 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2. 某材料显示:清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制,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括西式餐具或人物饰像等。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 清朝闭关锁国,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现象B. 这可说明民间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 这可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这些定制的瓷器应该多数从广州出口3.

2、 从近代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到近代最有影响的报纸申报的诞生,再到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举行,能够看出上海是()A.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目标B.引领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C.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中心4.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己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个结局的根源是()A. 清朝主流经济本能的作用B.英国商品的倾销仅限于五口以及东南沿海C.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D.鸦片输入增加削弱了国人的购买力5. 罗荣渠

3、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 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6.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若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若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

4、西学的传播C.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7. 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T: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使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B. 近代化史观

5、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C. 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D. 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8. 图中所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于清末和1949的两次大发展均得益于()18401860-1870189519121919194919521956年代A.政府的支持B.有利的国际环境C.科技的进步D.“实业救国”的思潮9. 北洋军阀的统治在主观上说是中国近代化的倒退,但从客观上讲也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事件能体现后一观点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兴起中国共产党成立A.B.C.D.10.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

6、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有所改变是在()A.“一五计划”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11. 新中国六十年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描述,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 “60年,走出中山装的国度”:个性化、多元化的服饰,成为人性解放的重要一环B. “60年,民主政治”:改革开放前缺乏民主制度,改革开放后建立民主制度C. “60年,婚礼告别革命”:我们正迎来一个婚俗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D. “60年,票证生活”:改革开放前30年是“票证社会”,后30年是“证照社会”12. 钱乘旦在现代

7、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能够姓“资”,也能够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斯大林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A.B.C.D.13. 英国卫报1979年9月24日文章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中说,“中国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但是,首先要解决若干比较紧迫的问题。影响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是()A.人口基数过大&经济模式单一C.社会思想保守D.阶级斗争尚存14. 中国城镇人口在1956年就增加900万,占当时整个城镇人口总数的近1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8、()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一五计划的实施C.人民公社运动D.“大跃进”运动15. 亚蒙-哈默是美国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西方,他是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而在苏联和中国,他却是家喻户晓的“红色资本家”,他以前去了苏联,在苏联建立了铅笔生产厂,把美国成功的管理经验传授给这家工厂。这段材料能够说明()A.列宁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C.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原因D.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成功之处16. 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一一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

9、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殳加的地步。”材料揭示了斯大林模式()A.有利于工业化迅速完成B.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C.允很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17. 下图反映的是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对此解读不本噸的是()百分比50403020100年代IS0016001700180019002000图8A. 第段进行殖民扩张的的国家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B. 第段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掠夺财富C. 第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荷兰D. 第段的殖民扩张使世界

10、市场最终形成18.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A.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C. 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D.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19. “(二战后)随着美国商品大量输入各国,随着拆毁德、日两国军事工业的进程的开始,欧洲和日本国内失业工人大量增加,各国共产党势力迅速壮大,美国不得不更弦改张。更弦改张的直接结果是()A. 欧洲和日本生产能力得以重建,内需扩大给美国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B

11、. 各国经济停滞膨胀C,美国应对竞争力相对衰落D. 美、日、欧三大经济区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20. 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12月12日报道,WTO日前的一份专家小组报告指出,欧盟对中国输欧螺丝和螺栓釆取一刀切国别关税的-做法,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这说明()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己经实现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己经确立C. 欧盟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D. 世贸组织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21. 当代著名史学家沃勒斯坦说:“16世纪欧洲的世界经济体系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长期的通货膨胀”,这是因为()欧洲人口持续増长,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贵重金属的大量流入天主教会禁欲轻商思想的影响资本主

12、义经济的迅速发展A.B.C.D.22. 有人认为:“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是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环,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疽这里的“现实目标指的是()A.黄金和土地B.资本C.商品市场D.原料23. “英国的产业革命虽然表现为生产方式的变革,但它的爆发却首先取决于市场革命的成功。而产业革命带来的军事技术优势不但使新经济体系能战胜旧的体系生存下来,而且使之成为全球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这不能说明英国工业革命A、发生的根木原因是市场的急剧扩大B、诱发的因素是海外市场的急剧扩大C、与英国海外军事扩张有密切的关系D、对世界文

13、明进程、近代化进程影响长远24. 1850年,马克思看到一台电力机车模型后,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己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一一电,将取而代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充分证实了马克思预言的正确性B. 当时实际可用的发电机的问世是此预言的基础C. 电灯、电话、电影放影机的涌现印证了这个预言D. 电气技术比蒸汽技术将提供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二、问答题26.(28分)阅读材料:材聲一: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年代中国英国西班牙15801:5.51:11.71:12.1216351:101:131:13.1316371

14、:131:13.51:13.1315.45一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材料二:(西班牙所属)美洲年均金银岀口额,1500-1545年为300万皮亚斯特(计量单位),1600-1700年为1600万皮亚斯特300年间增长了11倍。整个殖民地时期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了250万公斤黄金和1亿公斤白银。一一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材料三:自美洲发现以来,一直到现今,其银矿出产物的市场,都在逐渐扩大。第一,欧洲市场己逐渐扩大。新大陆的白银看来就是以这种方式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把世界各相隔遥远地区联络起来的,大体上也以白银的买卖为媒介。一亚当-斯密国富论请回答:(1)

15、材料一反映了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发生什么变化?(2分)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6分)(2)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上述变化对中国和世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3)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潮流,明政府是如何应对的?(考生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政策等方面作答)有何启示?(10分)38.(1)变化:反映了16世纪晚期,相对于黄金,中国银价偏高,但到17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2分)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利用中国银价高、金价低的市场行情,将从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量输往中国,套取黄金,导致银价下降。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吸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6分)(2)对中国:有利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推动了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