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学设计之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848821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学设计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学设计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学设计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学设计之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学设计之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学设计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学设计之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想像70年5月1日,人们在天安门广场观看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飞越北京上空时的情景,知道我国航天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本课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乐;读写并理解1个新词;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根据词语确定字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想像人们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东方红号飞越北京上空时的情景,体验人们欢乐、自豪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课文第4自然段,特别是有关人造卫星和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词语理解。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乐。掌握第、2、3自然段中的新生词语。学习用原来把上下文连起来。、读通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3自然段。3、想像人们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东方红号飞越北京上空时的欢乐情景。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1、谈话:202X年1月我国成功发射神州一号无人飞船,这次成功发射,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3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上天之梦迈步坚实的一步。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的情景。3、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检查家庭预习情况、 自告奋勇朗读课文句子或段落就,其他同学点评。 2、 交流识字、学词。 (1)学生起立朗读本课生字,并

3、挑选认为自己学得最好的或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告诉大家识字的方法。 师随机进行正音或分析字形。 (2)出示顿时、预定、返回等词语及带点字字义,训练学生给带点字据词定义。(3)指名朗读课文。(三)讨论课文第;3自然段。 、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怎么分。(学生读,并在书上做记号。) 2、交流,分层次。 3、研读课文-3自然段。 (1)朗读课文13段,边读边发现:从这三段课文中,你了解了东方红号哪些情况 (2)自由交流。(东方红1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于197年5月1日晚飞越北京上空;东方红1号从太空向地球发回东方红乐曲-) (3)除了写卫星,课文中还写了许多人的活动,仔细读写人

4、的句子,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出了什么 (4)指导朗读有关句子,指导用原来把两句话连起来。句子一:顿时,广场上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句子二: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正经过北京上空呢! 读两个句子,想想意思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是用哪两个词语把两句话连起来的 练说,把句子补充完整: 170年5月日晚,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原来- 人们看到一颗明亮的星星,在夜空中缓缓移动,原来- 从收音机中传来东方红的乐曲声,原来- (5)讨论:人们为什么如此激动(6)有感情朗读。(四)作业本作业1、2、3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第、5自然段中的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第4、5段,默写第5段。 3、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体会顿号和叹号的用法。 二、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新词并听写。 ()指名朗读课文1-3段。2、研读、5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4段,找找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哪些令人骄傲的成绩。 ()交流汇报。(卫星种类多,发射的卫星数量多,卫星研制时间只有20多年,时间短;技术高,能按预定轨道返回地球-) (3) 指名有感情朗读第5段,尝试背诵。 (4)完成作业本第6题;默写课文第5自然段。(5) 背诵第4自然段。 3、作业本作业4、题;背出课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