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构建有效而充满活力的课堂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848396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学定教,构建有效而充满活力的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学定教,构建有效而充满活力的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以学定教,构建有效而充满活力的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以学定教,构建有效而充满活力的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以学定教,构建有效而充满活力的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学定教,构建有效而充满活力的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学定教,构建有效而充满活力的课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学定教,构建有效而充满活力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 有实用性的知识, 促使学生的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 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 有进步,有收获。 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 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 展。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 对于维持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 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 既能培养学生的学 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 课堂充满活

2、力。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情境的创设, 要有利于学生数学 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 面的发展。所以, 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 发挥情境的作用, 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 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 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2. 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 息社会里,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 教师创设的情境也 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

3、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 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 轮得票统计图(北京 56 票,多伦多 22 票,巴黎 18 票,伊斯坦布尔 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 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 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 验情境、竞争情境等。 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 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 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 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

4、, 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对学 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 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 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 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 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 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 而是其中内化 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 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

5、生的思想提高取 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 融会贯通深思熟 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 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 才能成为活动 的原动力和催化剂。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 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 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 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 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

6、的主体性、 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 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 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 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 新课 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 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 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 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

7、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 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 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 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 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 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 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 伸与拓展,将抽象

8、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 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 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 正实现课的导入“生活化”一一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 例题教学“生活化”一一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 活化”一一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 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 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 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 态

9、”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 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而充满活力的。五、注重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 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 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 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 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 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 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 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 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 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学定教,在发挥学生主体 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课堂成为 高效而充满活力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