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导学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847274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芦花荡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芦花荡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芦花荡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芦花荡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芦花荡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芦花荡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芦花荡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池县列宁学校导学案主 备: 田娟 科 目: 语文 授课班级: 八一班课题:芦花荡目标点击一、知识与技能1.准确把握小说三要素的概念,能够运用小说三要素分析本文。2.区分人物描写的不同方法,能综合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构建人物立体形象。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它的妙处及其作用,并能仿写。4.赏析“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和传奇色彩。 二、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能够按照小说的情节复述课文。 2、找出文中描写老头子的文字,分析该人物的形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文中“老头子”等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的英雄性格,让学生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2、。 重难点预见: 重点:通过体会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难点: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它的妙处,并分析其作用。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 自主预习(见学案)二、 检查预习三、 小说的文学常识(口头提问) 四、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课件出示目标)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但是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

3、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五、 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并明确下列问题: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画出来分析。3、根据故事的情节将课文划分为五部分。(二)品味赏析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提示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

4、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他“只穿一条兰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鱼鹰”。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鲜敕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芦花荡处于一种什么环境中?4、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小结评价: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并分析了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随堂检测:

5、配练第3页1-3题。作业布置:找出文中描写老头子的语句并分析该人物的形象。 第二课时 芦花荡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二、问题探究。 1、人物描写写法探究: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老头子。他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2、人物描写艺术探究: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三、拓展延伸。3、 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你还想起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三、总结梳理、整合提高、

6、内化目标。 四、达标检测,反馈矫正,反思目标 五、拓展检测(阅读训练) 阅读课文57-62自然段,回答:1、 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老头子机智地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2、“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这里是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 3、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4、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头子机智勇敢的性格5、“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用“找”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也写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6、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这里的景物描写意在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 六、小结评价 七、布置作业:预习蜡烛,扫清字词障碍。1地址: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村(745614) 电话(传真):09345371030网址:http:/ 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