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844916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目标: 1、查阅资料,对课文的时代背景有个了解,学会自学。 2、初步学会10个生字,理解6个新词语的意思。 3、初步读懂课文,理清思路。 、分段,学懂一、二两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课文。 教学难点:赤壁之战双方的形式,采取火攻的原因。教学课时: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周瑜在赤壁,以万兵力打败0万曹军。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理清课文思路,分清段落。 教学过程: 一、揭提导入 1、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去,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这几句是我国哪一部长篇

2、历史小说最开头的几句词?三国演义。 3、三国演义大家都不陌生,同学都看过电视,并课前查阅过许多资料,请同学说说你了解到的一些三国演义的知识,如时代背景,主要人物都可以。 4、学生上来介绍。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赤壁之战就是根据这部我国著名的小说中的第49、50回的章节改变过来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作好标记。 (2)、通读课文,哪些一学懂了?哪些不理解? 2、交流自学情况,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有些暂不解答,以便进一步学习时重点考虑。 可能有的学生要提出以下问题:(1)曹操有很强的实力,为什么会败给周瑜? (2)曹操是一个很聪明的将领,

3、他能想出把战船连起来对付东吴,为什么就没有觉察出东吴的计策? (3)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上来写在黑板上) 三、讨论分段,沥青课文条理。 1、再读课文,课文按什么来写得?可分几段,说明理由。 四、深入学习,理解第一段。 1、自学互学,讨论思考。自读,齐读,抓住哪些词句,读懂了什么?哪些不理解的? 、交流出示句子: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理解调兵遣将和隔江相对并按照地图标出方向规定,画出曹、周两军对阵的示意图。(通过画图直观了解两军的地理位置,帮助学生理解周瑜为什么想到用火攻方法及曹操打败的原因。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话示意图。)板书:

4、隔江相对 、读,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深入学习,理解第二段。 曹操早已对江南的东吴虎视眈眈,蓄谋已久,这次他认为时机成熟,终于挑起了这场战争的开始。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段。1、自学第二段,,你读懂了哪些词句? 2、检查自学情况。 思考:周瑜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 出示句子:(1)周瑜说:曹军80万,我军才3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把船连在一起,只要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板书:万万 (2)曹操的兵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船不可。、理解非不可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必须)B、坐不惯船,却还要坐船,曹操是怎样解决

5、这个矛盾的?(连接战船) C、书上是怎样写曹操兵士连战船的? D、如有录象,就看一下连船后战船是怎样的及曹操当时的表情说话的语气,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议论。(可以看出曹操很傲慢,轻敌,不可一世) 火攻是东吴将领黄盖分析形势后,精心制定的,(板书:火攻)可是周瑜说这一仗怎么大还得想个计策这说明什么?(周瑜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到)。、读课文这段重点写了什么?(战斗准备)六: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同学通过自查资料掌握了许多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内容。为我们学习赤壁之战奠定了基础。在学文时,我们主要是同学自学,讨论,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从整体到局部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下节课我们还具体学习文章最精彩的部分,周瑜和黄盖如何实施他们的火攻计划的,而曹操又是如何失策的。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