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774628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今年我担任了一年级班主任,面对着一张张可爱而稚嫩的新面孔,我感觉特亲切的同时也有些不知所措: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存在的问题也各种各样,像我们班就有赵XX式的“小磨蹭”、孟XX式的“独行者”,田XX式的“小马虎”,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个习惯问题。一年级新生入校后的常规教育我应该如何来抓,怎样才能使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正强调了习惯的重要性。对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

2、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助,关键之关键是小学一、二年级,特别是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一年级新生第一次踏入小学的校园,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所以说常规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在此阶段。下面,我就谈谈近一个月自己在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方面的做法。一、让孩子喜欢学校孩子开学第一天对学校充满了好奇,我想尽办法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喜爱。入学第一节课我首先以谜语的形式介绍了自己:“黄金布,包银条,中间弯弯两头翘 ,猜一水果。”孩子们兴致极高,不一会就猜出是香蕉。我趁机说:“同学们,以后大家见了就叫我焦老师,但是在写我名字的时候,

3、要把草字头去掉的。那现在认识我了,快跟我打个招呼吧!”孩子们一边伸出小手,一边高兴地跟我打招呼:“焦老师好!”之后,我引导学生让他们一一到讲台前介绍自己,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他们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言的胆量,孩子们都很积极。彼此认识以后,我告诉了孩子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之处:上小学后能学会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学会算术;要参加唱歌比赛,广播操比赛,还要参加学校的小小运动会;在学校,能结识更多的新朋友、新老师等等。学生听后,手舞足蹈,特别兴奋,感到上学是一件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上学的兴趣。二、让孩子遵守常规常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由易到难,把握好

4、训练的层次,使学生一步上一个台阶,逐渐适应小学生活。 1、开学伊始,明确常规要求。学校是讲求纪律和规范的。开学第二天,我并不是急于讲课,而是开始渗透常规教育:告诉学生要按时上学、交给学生怎样上课、下课做游戏时的安全事项、如何做值日等等。记得在课上我介绍学校常规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当时谭昌浩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学校比幼儿园的规矩要多。”我听了后,因势利导:“对啊,所以说我们要比比看,看谁最遵守学校的规矩,谁是真正的小学生!”2、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常规训练。要想让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一下子就记住所有的学校常规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找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

5、的儿歌和游戏训练常规。立正时,让学生背:“两脚并并拢,中指贴裤缝。两眼看前方,抬头挺起胸。”课堂内,要学生说一说“上课怎样坐”“头摆正、肩放平、身子挺直,小手放好、眼睛看老师。”写字时,要让学生边说边做:“一寸一尺一拳头。”在一问一答活动中,学生就轻轻松松地掌握了规范,明确了要求。同时我还通过活动,训练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力,特别是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如让孩子全班静坐,比一比谁坐得好;分组进行排队比赛,看看哪一组做到快静齐等等,这样坚持下来常规训练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因势利导,强化常规训练。工作中,我发现由于一年级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他们的认识和行为常常会不一致。一段时间的训

6、练后他们已经了解并熟记了各种规范和要求,但是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仍旧会冒头:个别学生下课时会继续攀爬体育器械,上下楼乱打乱跑,不讲礼貌说脏话等等。一旦发现我会抓住苗头,随时随地进行强化常规训练,此时教师的态度应做到严慈相济,让学生懂得常规必须遵守,违反就要受到小小的惩罚。如放学站队拖拖拉拉的学生,我会陪着他晚走2分钟;放学时超过三次忘记把凳子放到桌子上的学生,我会陪他一起帮值日生做值日。这样一来,孩子心里就会明白:不遵守规则,是会受到惩罚的,那么他就会自觉地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规则内化为自觉的行为,那么我们所谓的小小惩罚也就不需要了。三、让孩子参与常规管理。低年级的孩子最崇拜老师,期望当

7、小老师,小干部。因此,在开学第三周我给孩子创造一些自我管理的机会成立了小小班委会,评选出了一批管学习的,管卫生的,管纪律的,管课间活动的小委员,还有值日小组长,学习小组长,人人都有事干。在评选过程中,孩子们争先恐后,评选完后,我给他们明确了责任。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很多小委员在接下来的几天都能各负其责,发现问题,及时告诉我。让孩子参与常规管理,每位学生都在尝试角色体验,既培养了责任心,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小干部学习常规管理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自理的能力,除了指导他们管理的方法外,我不时地提醒自己:要学会放手。举个例子来说,为了做好甲型流感的防控,我们每天要收发学生在家测量记录的体温登记

8、表,前两周工作我都包了,当小干部选出来后,我就放手了。由两个小班长每天负责收发体温登记表,一开始我担心孩子不认识字,会发错,但放手后,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再比如,第一周下午的值日,由我带着打扫,教给孩子打扫卫生的方法。第二周开始,我开始放手给学生,由各组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值日,我最后做检查和评价。我们不要小看这小小的放手,孩子们特别喜欢,干得很带劲,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所以说作为一年级的老师不要总以为学生年龄小而包办太多,使其依赖于我们,而应大胆地放手让他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放手的过程中,培养孩子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促进其责任心的发展及养成良好的习惯。归结到一点:老师学会放手,学生的能力才会得到充分锻炼。 经过一个月的常规训练,现在我班的学生在慢慢步入正轨:上课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坐得住认真听课;下课时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常规;做值日时能够有序而且教室整洁干净。当然我提到的是大部分学生,因为还有一部分自制力较弱的学生,还需要我们循循善诱,加强常规教育。总之,一年级的小学生如一张白纸,可塑性强,对于外界的影响容易接受,我们的常规训练就要抓住这个时机,加以合理、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常抓不懈,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