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4课走向小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76103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第4课走向小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题第4课走向小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题第4课走向小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第4课走向小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第4课走向小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第4课 走向小康课标解读与教材析 课标解读: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2、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教材分析:走向小康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内容,重点是了解我们的小康还是总体小康。以及全面认识全面小康。学 情 分 析 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另外,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上的学习、新闻报刊的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于小康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为学生学习本课提供了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有限的,老师

2、应及时地给予指导。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第四课是本单元“财富论坛”的引子,相对于其他课来说,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本课的两个框题可以合并在一节课上。“感受小康”“解读小康”两个框题相比较,第二框题“解读小康”是重点。因此,本节课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小康”一词的含义、小康的实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目标中的地位、“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含义。 教学目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懂得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能力目标 学习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我国政府经济建设“三步走”

3、的战略目标;初步了解我国政府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了解“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概念。 创新支点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资料,通过分析,讨论,讲解,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1教师学习“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知识;搜集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指导学生查找反映我国人民小康生活的照片或其他文字资料,思考并写出自己对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的看法,准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学方法与媒体教具 教学方法: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以讨论分析为主,辅之以讲授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增强分析能

4、力.其主要思路是:分析导入学生认知讨论现象得出结论.各环节均体现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媒体教具:PPT课件、有关影片剪辑资料、文字材料教 学 过 程 学法指导引入:看图片,感受小康生活1呈现一组反映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变化的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家庭近年来发生的变化以及家人的感受。教学环节一:感受小康1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这个词就是“小康”。那么,什么是“小康”?我们来感受一下人们对小康生活的描述。 2. 教师呈现一组老百姓对小康生活的描述,学生了解老百姓眼中的小康生活。 (1)我家盖了三间瓦房,买了

5、拖拉机,我过的就是小康生活,不愁吃穿嘛! (2)我家买了一百多平米的新房,买了小轿车,我家算是小康了。 (3)我妈妈爸爸都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属于中等偏上,我妈妈说我家的生活就算是小康生活了。 3.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反映小康生活的资料,或者自己家庭生活的状况,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小康生活。教学环节二:我眼中的小康1呈现本备课系统提供的多媒体资源我眼中的小康,让学生了解一些人对小康社会的看法,引发学生的讨论。 2学生交流各自对小康社会的看法。可以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人们的精神面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意见和看法,总结出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的内容。教学环节三:解读小康1教

6、师:前面我们初步了解了“小康”一词,懂得了小康生活是一种衣食无忧、内心感到满足的生活状况。“小康”是否就是指“靓起来的服饰”“精起来的饮食”“大起来的住房”“鼓起来的钱袋子”等等这些物质生活?“小康”一词是怎么来的?“小康”到底指什么?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才能够全面地把握我们现在的状况,懂得我国经济建设的意义,了解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 2呈现对“小康”概念的各种表述,如“小康”一词的来源、包含的意义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含义等。学生讨论其意义,畅谈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的美好。本备课系统提供的资料小康词典可以供师生参考。 3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6 页的第一篇阅读资料,回答如下问题。 “小康”一词源自

7、哪里?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6 页的第二篇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最早提出“小康”设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六大 从( )年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A1979 B2000 C2003 D20085. 呈现教科书第27页中的第一篇阅读资料,让学生通过分析资料了解我国现阶段小康生活的状况:到2000年,我国国家经济总量、综合国

8、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总体实现了小康,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6.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7页最后一段阅读资料,了解我国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了解“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第28页的阅读资料了解“全面小康”或更高层次的小康的内容。总结本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成就,了解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要经历的基本过程。现在,我们懂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懂得了建设国家、改善人民生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

9、努力。 可以请学生发表意见,说说学习了本节课后的感想。 初步感受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变化,体会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初步感受小康生活,了解人民对小康生活的期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小康社会。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康社会的美好,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铺垫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小康”一词的含义以及我国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了解建设小康社会与提高我国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我国政府是如何促进生产发展、实施强国富民政策让学生懂得: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体实现了小康。但是,我国现代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等的小康总结升华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教师主要强调重点让学生掌握。如:实现总体小康的时间、正确认识现在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的目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