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章认识低碳生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75705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第二章认识低碳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4.第二章认识低碳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4.第二章认识低碳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4.第二章认识低碳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4.第二章认识低碳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第二章认识低碳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第二章认识低碳生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认识低碳生活生活方式通俗地讲就是怎么生活,是指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 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生活方式可分为劳动生活方 式、物质资料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和闲暇生活方式四种。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生活方式,生活方 式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文化、政治、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低碳经济发展背景 下的低碳社会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变化的需要,是一种环保、科学、健康的高品质生活。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并行的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生 活日用、起居休闲等方式都发

2、生了剧烈变化,由以往相对稳定、缓慢、趋同的社会方式急速趋于城市化、 市场化、信息化、开放化的生活方式。新旧、中西、城乡、工农多种生活元素并存变换。一方面,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电气化、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居民生活更加依 赖高能耗、高排放的动力技术系统,人类生活更加倾向于以便利、享受为目的,以高碳消费偏爱为特征的 生活方式。走低碳之路,不仅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同时也要求生活方式由高碳生 活转向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节俭的、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从而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生活方式, 是与奢侈消费相对的生活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是艰难的,生活方

3、式的转型同样是艰难的。生活方式 转型不仅是一个观念、认识的转变问题,而且是一个改变长期形成思维习惯、行事方式和生活习惯的问题。第一节 低碳生活方式的内涵人类高碳行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使人类面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疾 病增多等诸多严重的环境后果,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自身矛盾的加剧,以及诸多社会问题丛生。第一,高碳引起的气候变暖,将危及人类生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家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一个全球环境问题提出。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的评估中预测: 如果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升高1.52.5 C, 20%3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威

4、胁。一旦气温升高4C,能适应这种变化的生物将所剩无几。也就是说,人类如果再不对气候变暖的问题加以限制的话,哪怕是增加几 摄氏度,也会发生灾难性事件。例如,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就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 70倍;在20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 135倍物种灭绝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类活动导致气温升高却是其中重要的原 因之一。据科学家推测,气温升高1度,美国牛肉之州内布拉斯加州的肥美草原将成为寸草不生的大漠,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雪

5、将全部融化,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将因为增加的二氧化碳融入海中、海水的酸性 大增而全部死亡。气温升高2度,格陵兰岛的冰盖将彻底融化,全球海洋的水平面上升7米,欧洲大陆变大漠。气度升高3度是地球的一个重大拐点,意味着全球变暖的趋势将彻底失控。占地100万平方千米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将被烧毁、逐渐变成大漠,非洲南部和美国西部开始出现更大面积的沙漠;南亚次大陆, 由于印度河水位开始下降,印度与巴基斯坦将因抢水而爆发冲突或战争。气温升高4度,三分之一生物灭绝,人类口粮受影响,欧洲人将被迫大量向北迁居。气温升高5至6度,地球将面临毁灭性灾难,95瀝物灭绝。不时期人冀坪41间的特征牡奩融廖甲的社盘工业杜金知识社

6、住明工业丸刪益元船1万筆处圮前)7/年至金元也世圮世紀阙年霞20狀捉90年代以后社JK自髓994 ft览力F球性我童佩代牧横坤挤坤境怩护查一查查阅文献资料,近五十年来哪些物种因气候变暖而灭绝。第二,高碳引发城市社会问题,扰乱城市秩序。能源、资源的大量需求与消耗,已造成相关的城市社 会问题,如土地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浪费问题、农民失地问题、城市老龄化 问题、社会保障不充分问题、就业不充分问题、消费畸形化问题、住房与交通拥挤问题、流动人口问题以 及城市空间不合理、城市竞争力追求 GDP形成的政绩效应问题等等。不同电的硼排敲聘比类S1廿MKttM石煤Mft*CO,(彭千瓦时)

7、40924273249146227291133 1第三,高碳助长物化社会, 阻断未来发展。人是社会中的个体, 时刻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刺激源的影响。 高碳生产必然带来的是人们高碳消费以及奢侈攀比的消费观念。有些人赞赏并享受这种奢侈的高碳生活, 因为高碳能够瞬间满足他们各种物质方面的欲望。久而久之,高碳的生活习惯由此养成和持续,甚至延续 到其子孙后代。但是这种涸泽而渔的消费方式完全忽视未来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国际未来学研究团体罗马 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说“人们不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且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这是高碳社会引发的未来困境的贴切形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部人类与自身

8、欲望的斗争史,就是理性的道德规范 和非理性的欲望潜能较智较力的演变史。进入20世纪以来,物或者商品成为一些人新的上帝。以物的依赖性为特征的社会就是所谓物化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们以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占有为目的,国家以维护 这种占有为基本职能。物质财富的占有成为统治一切的经济基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赤裸 裸的利害关系,甚至家庭关系也变成纯粹的金钱关系。人们的追求、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无不浸透了铜臭。 金钱成为一些人崇拜的圣灵,而人变得微不足道。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减少能源消耗,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减缓生态恶化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的核心内容是低污染、

9、低消耗、低排放和多节约。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但反映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反映了人类因气候恶化而对未来 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气候问题的共识是:人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过量碳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 因,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活动。可持续发展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绿色运动”。目前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公认概念,其定义源于1987低碳生活宣传画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既能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能满足他们 的需要的发展模式”,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上取得共识,在地球宪章中得到充分体现。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仅是一种生活

10、方式、一 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大家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吃 饱穿暖。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质量,若 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难以提高。在环境令人担忧、资源日渐匮乏的今天,人人都应该增强环保意识,担负环 保责任,为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尽一已之力。生活质量是指社会提供国民生活条件的充分程度和国 民对生活需求的满意程度。生活水平不同于生活质量,前者指数量上的变化,后者反映的是“经济社会和人”的整体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主要是 人口、住房、收入分配、生活成本、交通、健康、教育、社会福利、宜居环境等等方面。*4T AIM

11、#*1电濯机.工n和議业状就,xnwM.人禺闊HLnithh仏荐磴芝岀占牧AlttMMt时闾人上何和话祥廈r也昭有丘炙累.昭芳負峭、口与白骨K 乐姮覧宵冷制,殳朴曲建.棺岛促金茯BIN绘直出*応#Ti *1既的人节*-战网堺,电底*地耳LHJfluj平人flJ+堆Fi St酌穂坤號星椎苛肝旧标灼迥承两规杠今川-从扎即睥阳鞅金加iih人帀知讥和诵聆恵飞棒联L科节.划ift kA,區母用ftiSJCM堆*人95抠樹靶谒时度.MMUYT*全面低議生话康禅怙播掠体黑塔粕團由人通过人的话曲ph mjrfrujftijiiff越来越多的人们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消耗的能量降到最低

12、,从而减少 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缓解气候持续变暖。低碳生活理念也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 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由狩猎经济一一农牧综合经济一一畜牧业经济一一农业经济一 工业经济一一生态经济(即低碳经济)一一全面发展时代的更替。从碳变量的变化轨迹来看,相应地是由原始无碳经济时代一一微碳经济时代一一少碳经济时代一一多碳经济时代一一高碳经济时代一一低碳经 济时代一一无碳世界的依次更替:因此,经济活动及其过程中的碳变量的变化,既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 标志,又是低碳经济取代高碳经济、最终形成无碳世界的历史必然。议一议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经济生活知 识分析低碳生活方式对中国

13、社会经济转型 的影响?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同时 也是低成本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描绘 了每个人的“碳足迹”,即产生、使用和消 费一些东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低碳生 活是一种简约的生活方式,只要从身边的一 些衣、食、住、用、行细节做起,就可以减 少碳排放量。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 低碳还 能带来心灵上的宁静。 一位哲学家指出,人 生其实应该追求两个简单:物质生活的简单 和人际关系的简单。有了这两个简单,心灵 就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宁静。b(%)ItAh经乔社会形态与碳变社会之间关系的示哥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的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写到,“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这种空虚烙在了无

14、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一一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一一所表现 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的空虚。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内 心空虚之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低碳也不意味着刻意节俭,刻意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去做一些改变,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因此,只要你愿意,只要那是你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或消费方式,你不会感到生活质量降低了,你的生活目标仍然可以达成,只是在一些细节、在一些行为方式上 与以往稍有不同,也可以说是生活方式或者消费方式的自觉改变。低碳生

15、活也不是落后的生活方式。低碳 生活不是要倒退到从前,而是一种以先进的环保低碳技术为基础、以道德的生活理念为要旨的优质生活。在低碳经济状态下,交通便利、房屋舒适宽敞等都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合理应用低碳技术及科学环保还降 低能耗、节省了资金。课外探究查阅相关数据资料,制作 2015年武汉地区PM2.5月变化示意图。说说从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注意注明数据来源)第二节 低碳生活的实现方式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的集体理性和共同行动,真正有意义的是落实在生活中的具体行动, 如何引导和推促人们在生活中开始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什么是对其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对这一问题的 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行为心理学原理,低碳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可以划分为内在动机影响因素 和外在条件影响因素。内在动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知识和价值观;外在条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机制和方便 性。影响低碳生活实现的内在动机因素。行为动机的形成首先基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