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与对策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755934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与对策(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管理计算机系统技术方案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要求41.1 系统主要功能目标41.2 系统功能设计要求4第二章系统设计原则52.1 计算机网络设计原则52.1.1技术先进性52.1.2可靠性52.1.3应用的实效性52.1.4安全性52.1.5可扩充性和可升级性62.2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62.2.1可靠性62.2.2先进性62.2.3实用性72.2.4安全性72.2.5智能性7第三章网络系统结构及解决方案83.1网络结构83.2网络设计原则的实现93.2.1技术先进性93.2.2可靠性103.2.3应用的实效性103.2.4安全性103.2.4.1网络设备安全。113.2.4.2网络

2、数据流的控制123.2.5可扩充性和可升级性13第四章软件系统设计134.1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范围和功能144.1.1设备技术管理系统144.1.2设备维修的管理164.1.2.1设备关键部位定期修理164.1.2.2设备关键部位到期修理情况报告单184.1.2.3大修理项目任务单184.1.2.4设备日常修理管理184.1.2.5设备故障管理194.1.3 备件管理系统194.1.3.1目的与意义194.1.3.2系统功效204.1.3.3系统功能204.1.3.4系统结构204.1.4设备采购计划预警系统224.1.5把设备管理文本文件收入系统中分类存放234.1.6设备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结

3、构图234.1.6.1设备技术管理的功能组成244.1.6.2资产技术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244.2软件技术方案设计254.2.1技术方案设计原则254.2.2管理系统软件设计方案264.2.2.1.网络操作系统方案264.2.2.2网络服务器方案264.2.2.3网络工作站软件方案264.2.3系统的管理要求274.2.3.1企业组织结构与变动274.2.3.2事物流程27第五章实施方案与步骤285.1系统调研、分析与设计阶段285.1.1阶段目标与任务285.1.2时间与费用285.2实现设备技术管理系统阶段295.2.1阶段目标与任务295.2.2时间与费用295.3实现设备维修管理系统阶

4、段295.3.1阶段目标与任务295.3.2时间与费用295.4实现备件管理系统阶段295.4.1阶段目标与任务295.4.2时间与费用30第六章公司近期业绩306.1全国性特大型项目306.2典型计算机网络系统30第一章 项目概况及设计要求1.1 系统主要功能目标本次网络工程的建设是我们公司针对首钢总公司机动部三个分系统设备技术管理系统、检修管理系统和备件管理系统之间业务处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的要求来设计的。首钢总公司机动部的设备技术及固定资产管理、检修管理和备件管理,是机动部管理工作的三个重要方面。建立机动部设备技术及固定资产管理、检修管理、备件管理计算机系统(统称为设备管理系统)网

5、络,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业务管理模式,来实现三个分系统设备技术管理系统、检修管理系统和备件管理系统之间业务处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实现跨区域、跨部门信息的及时、准确、安全、可靠的交换,形成全部门范围内的信息交换网,同时为下一步与总公司的联网做好积极准备。1.2 系统功能设计要求从大型企业设备资产、设备检修、备件管理的综合功能、与生产管理的关系、管理体系特点、现有资源、外部关联关系以及系统的整体目标要求来看,本系统对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应用实效性与安全性的要求都较高。本系统应能同时满足如下要求:网络系统为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提供支持平台,这一平台能同时满足企业及其下属企业用户共享系统

6、中的各种资源、内外部关联单位实现直接访问、对外可与INTERNET相连实现远距离办公。高度的信息集成,使现有的管理机构与下属企业管理科室的各用户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形成或集成为一个可共享的信息资源系统,并支持今后增加或扩展的应用系统与其信息资源共享。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网络系统应能适应将来技术发展的需要,以使本项目投资所形成的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期(保持在3-4年内不落后,并可支持8年以内的应用),这是衡量投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采取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保证系统具有最良好的应用实效性、技术性能和大型管理系统对系统运行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及其良好的可维护性的要求,并提供足够的软硬件扩展

7、接口,降低运行维护费用与自扩展所需要的成本。第二章 系统设计原则2.1 计算机网络设计原则在设计首钢总公司机动部设备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时我们遵循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2.1.1技术先进性在保证技术的成熟条件下,网络方案的设计采用先进的网络设备符合当前国内国际发展方向,具有国际标准的先进网络技术。同时,选择拥有先进网络技术的厂商,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及支持。2.1.2可靠性整个网络系统的设计考虑到了网络及相关设备厂家的选择、关键的存储设备使用RAID技术等可靠性因素。2.1.3应用的实效性本方案所采用的网络设备都是目前市场主流的网络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以及软硬件操作的简单实用性。2.1.4

8、安全性考虑到首钢总公司机动部设备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工作性质,本网络系统对数据的安全性进行了防范。系统可在较长时期内经受各种不可预见的数据毁坏事故,保证高比例的数据恢复能力,并在数据传输方面,以需者方知为原则,切实达到满足不同条件下的安全性要求。2.1.5可扩充性和可升级性网络系统的性能具备一定的超前性,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系统具有良好的可升级性,主干可平滑过渡到千兆以太网;随着网络节点和用户的增加、网络带宽的增加,系统还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设备能够保持在3-4年内不落后,并可支持8年以内的应用。2.2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首钢总公司机动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在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和

9、实用性以及智能性等方面独具特色:2.2.1可靠性由于首钢总公司机动部设备管理系统要处理的数据量较大,任一时刻的系统故障都会影响对首钢设备的维护管理,这就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我们在硬件方面采用具有容错功能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选用双机备份及Cluster技术的硬件设备配置方案,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并有适当的应急措施;每台设备均考虑可离线应急操作,设备间可相互替代;在软件方面采用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日志、故障处理等系统故障对策。采用网络管理、严格的系统运行控制等系统监控功能,全面提高系统的可靠性。2.2.2先进性采用当今国内、国际上先进和成熟的企业内部网Intrane

10、t技术,使新建立的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今后业务技术发展变化的需要。系统结构是瘦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利用网络交换技术、网管技术,通过智能化的网络设备及网管软件实现对传输信息网络系统的有效管理与控制,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及时排除网络故障和调整、平衡网上信息流量。2.2.3实用性实用性指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传输维护管理流程需要。因为随着业务的发展,传输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就显得更加重要。系统设计将充分考虑传输管理人员当前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用性,把满足传输管理人员维护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技术方案。在总体设计的

11、前提下,系统实施中首先面向传输业务低层管理,稳步向中高层管理及传输网管理全面自动化过渡,这样做可以使系统始终与传输专业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但增加了系统的实用性,而且使系统将来更容易扩充并与办公自动化有关系统互联。2.2.4安全性数据的安全性对传输管理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系统总体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这一点。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基于MS WindowsNT 4.0,数据库选用Oracle 8I,两者都在安全性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样可以使整个系统符合IS09000中的数据安全标准。在应用系统层次通过操作权限控制、设备钥匙、密码控制、系统日志监督、数据更新严格凭证等多种手段防止系统数据被窃取

12、和篡改。界面操作采用用户名、口令管理,信息分级存放,用户权限等级管理和领导批阅电子签名管理等安全措施。用户都有各自的名,不同用户的界面与功能各不相同,重要操作均有口令保护,并设有签名口令实现电子签名。使用代理服务器,安装防火墙软件,保证了系统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控制外界对首钢Intranet网内资源的访问。对重要数据,系统采取数据库管理和字节加密等方式来隔绝非授权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的访问。2.2.5智能性本系统在电路调度和障碍紧急调度方面,具有智能性。根据给定条件自动配置管理方案,检验方案是否正确。智能性极大方便传输维护和管理工作。第三章 网络系统结构及解决方案3.1网络结构本网络为

13、一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使用微机服务器,并设置数据服务器与WEB服务器。网络系统可支持三级管理应用,即公司下属企业下属车间三级管理;在下属企业实行两级管理,既可以是网络应用,也可以是单机应用。下属企业与公司总部之间通过Internet或电话拨号实现远程数据通信。整个部门网络采用快速以太网构成网络主干,整个网络系统为星型拓扑结构,网络交换中心配置2台3Com SuperStackII3300 SM高性能带有百兆上联口的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它们之间实现堆叠,每一个交换机均提供24口10/100MB自适应快速以太网端口和1个1000MB端口。其中,2台3Com SuperStackII3300 SM 交

14、换机用以连接本部门的局域网信息点;一台Cisco 2509作为远程拨号访问服务器,通过MODEM池和PSTN线路连接到各远程局域网节点。LAN 工作站下属企业ServerLAN 工作站下属企业ServerPSTNCisco 2509PSTNModem 池移动用户首钢总公司机动部设备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拓扑图2台3Com SuperStack II 3300Web ServerData ServerLAN 工作站公司机动部PSTN本系统的网络拓扑图见下图:3.2网络设计原则的实现根据首钢总公司机动部设备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的目标及应遵循原则,公司建设整个网络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及解决方案如下:3.2

15、.1技术先进性根据首钢总公司机动部设备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需求和技术要求,整个部门系统构成一个快速以太网的高速交换网络平台,网络主干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网络主干选用3Com公司的以太网产品和解决方案,考虑到系统今后的发展以及适应将来整个系统主干可平滑过渡到千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原有的以太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具备与原来以太网技术兼容性好、高带宽、简单应用的优点,同时也能提供服务质量和较强扩展性。另外,它在网络的安全性和网络的性能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2.2可靠性首钢总公司机动部设备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用于总公司机动部三个分系统设备技术管理系统、检修管理系统和备件管理系统之间的业务处理的一个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网络的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为了保证首钢总公司机动部设备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拟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保证系统的可靠性:(1) 主干采用世界知名厂家的网络设备;(2) 对于存储设备采用RAID技术,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3) 对中心机房的主要设备配置UPS不间断电源,以应付断电、电压忽高忽低等现象。3.2.3应用的实效性本方案所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