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教案2课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754998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科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教案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苏科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教案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苏科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教案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苏科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教案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苏科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教案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苏科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教案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科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教案2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数学 科目第 八 册第 八 单元教学计划教材简析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如果物体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往往用“第几”描述它的位置。如,从前往后数第5个,从左往右数第7个等。如果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往往用两个“第几”。如电影票上的第6排第8号,图书架上的第3层第4本等。这些描述联系生活经验,十分有用,方便了表达和交流,体现了自然数有表示次序的作用。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的基础上,应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并且渗透以后要认识的直角坐标系。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教学要求(一

2、) 在现实的情境里教学数对的知识和使用方法例1呈现一幅教室里上课的情境,要求学生说出画面里的小军坐在哪里。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小军的座位,交流中会出现不同的表述。正如“蘑菇”卡通说的“第4组第3个”,“辣椒”卡通说的“第3排第4个”甚至会出现有争议的描述。这就表明确定位置应该有共同遵守的规则,由此产生学习的需要:怎样描述小军的座位是合理的?为教学新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 应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点的位置 例2在红山公园的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景点或设施的位置。例题的呈现形式有三个特点:一是公园的各个景点和设施都画成一个点,图上的点只表示景点或设施的所在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

3、景点、设施的那些点分布在方格纸上,每个点都是方格纸的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三是方格纸的竖线相当于“列”,横线相当于“行”。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出了列数0、1、2、310,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出了行数0、1、2、38。图上的“0”既是列的起点,也是行的起点。例题的这些特点,把用数对表示公园景点、设施所在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课时安排课题课时数起止日期备注课题练习用数对确定位置练习十五 课题: 用数对确定位置上课时间: 总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

4、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具学具课件、学具。教学过程诊断调整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题1情境图。(1)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小军坐在哪里?)(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如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2.揭题。刚才许多同学都知道小军的位置了,那怎样才能正

5、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介绍“列”和“行”的知识。(1)介绍: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学生可能会提类似“为什么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规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思考和结论,才会能避免争议和混乱。(2)课件出示下图,帮助学生理解“列”和“行”的知识。第5行 第4行第3行第2行第1行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6列教师任意指出图上的 ,让学生说出它在第几列第几行,并强调要先说列,再说行。(3)用先说

6、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军的位置。 学生交流得出: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 2.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1)教师介绍: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2)小组交流讨论。提问:从数对(4,3)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引导学生交流得出: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也就是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3.教学例题2。(1)认识方格图。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例题2红山公园平面图。提问:观察这幅图,说说这幅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

7、同?指导学生观察图,发现不同之处:一是红山公园的各个场所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所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所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10;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8,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2)尝试用数对表示图中场所的位置。提问:你会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吗?学生尝试用数对来表示。教师巡视指导。(3)组织汇报交流。指名汇报怎样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启发学生认识到:大门在平面图中处于“竖线3,横线1”的交叉位置上,所以用数对(3,1)来表示;书报亭在平面图中

8、处于“竖线2,横线3”的交叉位置上,所以用数对(2,3)来表示。(4)让学生先用数对表示儿童乐园、盆景园、草坪等其他场所的位置,再与同学交流。学生观察得出:儿童乐园(2,6),盆景园(5,7),草坪(7,6),饭店(5,2),水池(8,2),假山(9,4)。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98页“练一练”。(1)在上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学生先在图上找,然后用数对(2,4)来表示。(2)指名说说(6,5)表示图中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2.完成教材第99页“练一练”。这道题练习了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点的位置,又练习了根据数对描出方格纸上的点。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一说。3.完成教材第10

9、0页“练习十五”第1题。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然后组织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课题: 练习十五 上课时间: 总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方法。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难点: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课件、学具。教学过程诊断调整一、知识再

10、现1.提问: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和数对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100103页“练习十五”习题。1.第2题。这道题在巩固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时,引导学生对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进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表示同一列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一个数都相同;表示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二个数都相同。2.第3题。这道题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是开放的,如这些红花的位置都在偶数列,第2到第6行之间;这些红花的排列是对称的,第6列或第4行可看作对称轴;这些红花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案,中心在(6,4)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能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

11、展开。练习时,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红花的位置;再让学生说说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3.第5题。(1)课件出示第5题平面图。让学生看图,用数对表示实验小学和文化馆的位置。(2)提问:图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吗?(3)小明从实验小学到文化馆,要向东走几格,再向北走几格?他从实验小学到电影院可以怎样走?4.第6题。这道题是根据数对来画路线。画路线时先在方格纸上描出点,再连线,连线时要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来连。小乐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有许多种画法,可以让学生先在图中画出一条路线,再描出相应的点,最后用数对表示出这些点所在的位置。三、综合练习1.第7题。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个年级二班信箱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出来。第(2)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列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列,只能确定都在第4行,所以王洁是四年级的学生。第(3)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行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行,只能确定都在第4列,因此可能是四班的。2.第10题。(1)组织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的示意图,说说是怎样记录棋子位置的。(2)学生独立记录棋盘上“黑王、黑车、白兵”的位置。(3)观察思考“c6c2”是哪枚棋子从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并标出来。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引导学生对练习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五、课堂作业 补板书设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